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每日医案 > 七百四十三章中医药调理失音(一)

每日医案 七百四十三章中医药调理失音(一)

作者:短耳的兔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09 14:45:31 来源:小说旗

失音(一)

[病案]徐某,一位42岁的中年男性,在1971年10月6日首次就诊。他一直以来身体较为虚弱,声音嘶哑已经持续了半年。开始时,他的声音只是微弱,但仍能勉强听到。然而,在经过中医、西医以及针灸等多种治疗方法后,病情仍未得到改善,反而声音越发低沉,严重时甚至完全失音。

患者的咽喉总是感到干燥,尤其是夜间,这让他感到非常不适。此外,他的大便呈溏薄状,每日有两次。他的面色发黄,身体消瘦,腰膝处感到乏力酸软。在舌头上,他呈现出红色,舌苔呈现淡黄色,脉象细弱。

经过检查,医生发现徐某的咽喉部分出现慢性充血和增厚现象。经过西医诊断,徐某被确诊为患有慢性喉炎。

[治则]清滋肺阴,宣肺开音,健脾固肠。

[方药]北沙参12克,炒生地12克,石斛12克,枸杞子9克,桔梗9克,牛蒡子9克,芦根15克,白术9克,茯苓9克,熟诃子9克,乌梅9克,木蝴蝶9克,凤凰衣9克。服3剂,发音稍有改善,大便较稀。上方去牛蒡子,加麦冬9克,甘草3克。再服5剂,声音复常,咽喉粘膜充血增厚现象消失,大便已成形。以后服麦味地黄丸巩固疗效,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评析]失音与肺、肾关系密切,《类证治载》曰:“肺为音所自出,而肾为之根,以肺通会厌,而肾脉挟舌本也。”这句话揭示了肺和肾在发音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久病肺阴干耗,肺部功能减弱,同时脾失健运,胃肠功能不稳定的患者来说,失音症状的出现是难以避免的。因此,在治疗失音的过程中,我们应以滋养肺阴为主,同时辅助健脾固肠的治疗方法。

失音这一症状在中医理论中,多与肺、肾、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在治疗失音时,我们应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以及个人差异来调整药物配方,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药物选择方面,滋补肺阴的药物不宜过于滋腻,以免影响脾的正常运化功能。健脾胃的药物也不宜过于燥烈,以免消耗津液。一些中草药如沙参、生地、麦冬、石斛等具有滋阴养肺的作用;枸杞子具有滋肝肾之功;桔梗、牛蒡子、芦根等药材则能宣肺清热;白术、茯苓、熟诃子等药材可以健脾固肠,乌梅则可敛肺生津;木蝴蝶、凤凰衣等药材可以清肺开音。

中医治疗失音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药物的协同作用,使肺阴得到滋养,胃肠功能得到巩固,津液得到恢复,声音也得以开启,从而达到治疗失音的目的。同时,为了提高治疗效果,患者还需要注意合理饮食、作息规律和锻炼。

首先,患者应该注意饮食的调整,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过于油腻、辛辣、生冷的食物。此外,还应保持饮食规律,不暴饮暴食,以保证脾胃功能正常。

其次,作息规律对治疗失音也十分重要。患者应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过度劳累,以利于身体恢复。

最后,适当的锻炼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患者可选择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轻松的运动,以增强身体抵抗力,促进气血循环,改善失音症状。

总之,在中医治疗失音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药物、饮食、作息和锻炼等多种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使患者早日康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