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每日医案 > 七百四十六章中医药调理失音(四)

每日医案 七百四十六章中医药调理失音(四)

作者:短耳的兔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09 14:45:31 来源:小说旗

失音(四)

[病案]李某,一名36岁的男性患者,于1973年12月的某一天,在一次情绪激动的争吵后,他大量饮用了冷水。随后,他突然出现失音的症状,同时还感到胸闷不适。在接受了中西药物的治疗后,病情并未得到缓解。患者的舌质呈现出淡白色,脉搏呈现浮细的状态。根据这些症状,医生诊断为喉肌无力、癔病性失音和声带闭合不全等疾病。

[治则]温寒散结,宣利肺气。

[方药]荆芥15克,细辛2.5克,半夏15克,桔梗15克,薤白20克,前胡15克,生甘草25克。服2剂后即音扬声出,病愈。以后用和肝益脾、宣肺利窍之剂巩固疗效,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评析]失音这一病症在中医学中被称为“瘩”或“喑”,属于一种常见的语言障碍。患者往往表现为发音不清晰或完全无法发出声音。在中医理论中,声音的产生与肺和肾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直指方》所云:“肺为声音之门,肾为声音之根。”因此,发音不扬与肺肾功能失调有关,失音也分为虚实两种类型。

实证失音是由于窍闭而引起的,即气道被堵塞导致声音无法发出。而虚证失音则是由于内夺而引起的,即肺部功能不足导致声音无法发出。张景岳在《医学正传》中指出:“喑哑之病,当知虚实。”

在实际病例中,患者可能因为暴怒后饮用了冷水,导致肝气上逆与冷相结,壅遏于肺。肺部郁闭,无法正常宣发,以致气道不利,声音不扬。因此,在治疗失音症状时,中医会采用温肺通阳、开肺气、散寒邪、化痰等多种方法。

在治疗失音的方剂中,荆芥、细辛具有温肺通阳、解寒邪的功效;半夏、桔梗具有开肺气、除寒邪化痰的作用;薤白能够下气散结;前胡具有宣利肺道的功能;甘草则具有调和诸药的作用。这些药物相互配伍,能够温寒利肺,使声音恢复。

此外,中医还强调饮食调理,如适量食用一些温性食物,如红枣、枸杞、桂圆、黄精等,以增强身体抵抗力。同时,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以减轻对肺肾的影响。此外,中医还提倡适当进行运动锻炼,如太极拳、八段锦等,以增强身体机能,提高肺肾功能。

针对失音的病因,中医还会采取针灸、拔罐等外治疗法,以刺激经络穴位,促进气血流通,改善肺肾功能。针灸治疗通常采用对局部穴位进行刺激,如哑门、风池、翳风等穴位,以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目的。拔罐则通过在特定穴位进行拔罐,以改善局部气血循环,缓解肺肾功能失调。

总之,中医治疗失音的方法多种多样,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治疗。通过辨证施治,调整肺肾功能,改善发音障碍,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语言交流能力。虽然失音这一病症在中医学中有很多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也需要关注其他可能影响发音的因素,如声带损伤、神经疾病等,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患者得到全面有效的治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