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每日医案 > 八百一十八章传统医学针刺调理笑症

每日医案 八百一十八章传统医学针刺调理笑症

作者:短耳的兔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7 08:19:54 来源:小说旗

笑症

[病案]张某,女,42岁,因突发性嘻笑不休三日前来就诊。患者于三日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阵发性嘻笑,每次发作持续约15至30分钟,笑止后即感神疲乏力,昼夜发作数次。曾于某医院就诊,给予镇静剂注射治疗,虽能短暂入睡,但醒后嘻笑症状复发,未见明显缓解。来诊时,患者正值嘻笑发作,表现为嗤嗤作笑,颈部静脉怒张,情绪激动,难以自控,且伴有小便失禁的症状。舌象表现为舌质红、苔少,脉象细数。

[治则]滋水养阴,宁心安神。

[取穴]大陵、人中施泻法;列缺、涌泉施平补平泻法,太溪施补法。5分钟后笑声渐减。每隔15分钟行针一次,三次后笑止。停针一小时,观察四小时,笑声未作,方才离去。次日复诊,诉昨夜入睡尚安,未见嘻笑。依前法再治疗一次遂告愈。

[评析]少阴经统摄心肾二脏,主司水火之平衡。心为君主之官,肾为先天之本,二者相互为用,水火既济则阴阳调和。若心肾阴液两虚,少阴经热化,阴不制阳,心阳独亢,则易出现\"神惮散而不藏\"的病机。心神失守,其嘻之志不得潜藏,外泄而为笑声,此即《内经》所谓\"喜笑不休\"之证。

在治疗方面,列缺、人中以及大陵这三个穴位都属于关键穴位。首先来说说列缺穴吧,它可是手太阴肺经的络穴呢!不仅如此,它还是大名鼎鼎的四总穴和八脉交会穴中的一员。其功效相当显着,可以有效地宣泄肺热,让肺部的热毒得以散发出去;还能够通利咽喉与胸膈部位,使得呼吸顺畅无阻,胸部也不再感到憋闷。更重要的是,这个穴位可以清除上焦的燥热之气,从而起到安神定魄的作用,让人心情平静、思绪安宁。

接下来看看人中穴,此穴隶属于督脉这条人体重要经脉。它有着独特的能力,那就是能够协调肾脏和督脉之间的关系,保持两者的平衡与和谐。同时,人中穴还擅长清泄体内的阳邪,将那些过于旺盛的阳气疏导开来,避免它们扰乱心神。通过刺激人中穴,可以宁心定志,使人的精神得到安定,仿佛找到了归属一般。

最后要说的是大陵穴了,它乃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原穴哦!原穴通常都是经络气血汇聚之处,因此大陵穴具备很强的养心安神之效。当我们的心脏受到惊扰或者情绪波动较大时,按摩或针刺大陵穴就能迅速地让心灵恢复宁静。此外,大陵穴对于宽胸和胃也颇有帮助,它就像是一个贴心的小卫士,时刻守护着我们身体内部的舒适与安稳。总之,大陵穴能够直接对心神进行有效的调节,让我们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此外,涌泉、太溪二穴亦为重要配穴。涌泉为足少阴肾经之井穴,太溪为足少阴肾经之原穴,二者均能滋水养阴,符合\"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治疗原则。诸穴相配,既能清心泻火,又能滋阴潜阳,使水火既济,阴阳调和,故而能获良效。

在临床运用时,需根据患者具体证候灵活配穴。若以心火亢盛为主,可重取列缺、大陵;若以肾阴不足为甚,则当重用涌泉、太溪;若神志不宁明显,人中穴尤为要穴。针刺手法上,列缺、人中宜用泻法,大陵、涌泉、太溪宜用补法,以达标本兼治之效。

此治法体现了中医\"治病求本\"的原则,通过调节心肾阴阳,使水火既济,从而达到治疗嘻笑不休的目的。临床实践证明,此法不仅对单纯性嘻笑不休有效,对某些精神情志疾病亦有一定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