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每日医案 > 八百二十六章中医药调理面汗淋漓

每日医案 八百二十六章中医药调理面汗淋漓

作者:短耳的兔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7 08:19:54 来源:小说旗

面汗淋漓

[病案]林某,男,29岁,于1962年6月15日就诊。患者主诉面部大汗已持续四年有余,期间并无其他明显不适,且身体其他部位未见汗出异常。曾多次服用补虚类药物,如补气养血之品,然疗效不显,症状未见明显改善。

就诊时,患者气色红润,面色光泽,未见明显病容。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舌体大小适中,舌下脉络未见异常。患者言语清晰,声音洪亮,未见言语迟缓或声音低微之象。脉象表现为洪数有力,尤以右寸脉为甚。

[治则]针刺泻肺热。

[取穴]针合谷,泻法,留针5分钟,面汗全收。复诊一次而愈。

[评析]自汗一证,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多归属于阳虚范畴,此乃历代医家之共识,如《景岳全书》所言:\"自汗者,阳虚不能固表也。\"然本案患者之自汗,却呈现出实症之象,此乃临床之少见,尤值得深入探讨。细究其病因病机,实系肺气壮实所致,此与常理相悖,更显特殊。

肺主皮毛,司呼吸,为气之本,其气过盛则皮毛开泄,汗液外溢。此理可溯至《黄帝内经》:\"肺主皮毛,开窍于鼻。\"肺气之盛,实为本案自汗之关键所在。肺与大肠相表里,二者经脉相连,功能相关,肺气之盛衰直接影响大肠之功能,此乃中医整体观念之体现。正如《灵枢·经脉》所云:\"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

合谷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原穴者,乃脏腑原气所聚之处,具有调节本经经气之重要作用。泻合谷穴,既能清泻大肠之热,又能通过表里关系,间接清泻肺热。此治法之妙,在于把握了经络脏腑之间的密切联系。肺热得清,肺气自平,皮毛开合有度,汗液得以收敛,故能获效。此理可证之于《针灸甲乙经》:\"合谷,手阳明之原,主热病汗不出。\"

此案之治疗,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之精髓。通过表里关系,运用经络理论,取穴精准,疗效显着,值得临床借鉴。其治疗思路突破了传统自汗多属阳虚之定论,展示了中医辨证论治之灵活性。正如《医学入门》所言:\"治病必求于本,本者,病之原也。\"本案之治,正是抓住了肺气壮实这一病机关键,方能取得良效。

此外,本案之诊治过程,也启示我们临床诊疗当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详察病因,细辨病机;其二,把握脏腑经络之联系;其三,灵活运用针灸疗法;其四,重视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之结合。唯有如此,方能提高临床疗效,彰显中医特色。

综上所述,本案虽属临床少见,却颇具代表性。其诊治思路与方法,不仅丰富了自汗证的治疗经验,更为中医临床提供了新的思路。此案之成功,再次证明了中医理论之深邃与临床实践之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