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每日医案 > 八百四十八章中医药调理蜂毒暴喑

每日医案 八百四十八章中医药调理蜂毒暴喑

作者:短耳的兔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23 16:02:54 来源:小说旗

蜂毒暴喑

[病案]李某,男,32岁,于1985年9月12日中午因蜂蛰伤急来就诊。患者自述约五分钟前在户外活动时不慎被蜜蜂蛰伤右耳后部位。受伤后,患者迅速出现声音嘶哑、语言表达困难、咽喉部阻塞感,并伴有轻度疼痛。随后,患者全身皮肤出现弥漫性丘疹和片状疹块,疹块处瘙痒难忍,皮肤潮红。患者同时感到畏寒发热,手指末端发凉,并伴有头昏、乏力等症状。因症状迅速加重,患者被紧急送往医院。

入院后,医生对患者进行了详细检查。体格检查发现,患者右耳后有一扁平疹块,色泽鲜红,周围皮肤轻度肿胀。咽喉部检查显示急性充血水肿,悬雍垂明显水肿,鼻部有冷涕不断流出。患者面红唇青,口唇麻木,全身瘫软无力,头昏欲吐,胸闷心悸,伴有明显的窒息感。尽管患者神志尚清,听觉正常,但其整体状况较为危重。血压测量结果显示为9.3\/6.7 Ktpa(70\/50毫米汞柱),提示患者存在低血压。舌象表现为舌红、苔湿润,脉象细微而滑。

综合患者的病史、症状及体征,医生初步诊断为蜂毒直中咽喉。

[治则]清泄毒热,扶正救逆。

[取穴]少商(双)、中冲(双)、商阳(双)、尺泽(双),双耳垂三棱针放血2滴;足三里(双)、内关(双)补法,廉泉、承浆平补平泻,留针10分钟。另急灌人参蛤蚧精五支之后,含服六神丸。经针刺放血后,咽喉肿痛与阻塞感明显减轻,语言尚可听清,继之全身疹块渐退痒轻,口唇麻木消失,手指渐温有血色,干呕止,10分钟后心悸、头昏、胸闷均减,鼻流冷涕止。观咽喉悬雍垂充血水肿明显消退,30分钟后语言基本恢复正常。血压14.4\/9.3kpa(108\/70毫米汞柱),脉细滑有力。前后治疗观察共45分钟,患者无明显不适。瞩其服银花9克、甘草9克、绿豆适量烧汤频服代茶。十天后随访,一切正常。

[评析]患者暴喑来势迅猛,病起急骤,其症状表现与中医紧喉风、急喉风颇为相似,西医则称为急性喉炎。此病在临床上较为罕见,文献记载及可资借鉴的案例甚少,治疗颇为棘手。然根据蜂毒骤病急针治的理论,结合患者病情,采用针刺放血疗法,以清泄毒热,取得了显着疗效。

治疗过程中,选取手太阳经之少商、尺泽二穴,手阳明经之商阳穴,手厥阴经之中冲穴,以三棱针快速点刺,放出少量血液,旨在清泄咽喉及全身之毒热。此法效如桴鼓,患者症状迅速缓解。然细察病情,患者除热毒直中咽喉、弥漫全身之外,尚伴有逆症表现:鼻流冷涕、脉象细微、手指苍白、畏寒肢冷、血压下降等。此乃正气不足,邪气内陷之象。

鉴于此,在清泄毒热的基础上,加用扶正救逆之法。针刺取足三里、内关二穴,采用补法,以温阳益气、扶正固脱。同时,急予人参蛤蚧精口服,以补气固本、回阳救逆。经此综合治疗,患者正气渐复,邪气消退,病情迅速好转,终获痊愈。

此案治疗过程中,体现了中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疗原则。在急症处理时,既要迅速缓解症状,又要注意顾护正气,方能取得满意疗效。同时,也提示我们在面对罕见疾病时,应灵活运用中医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知识,综合判断,辨证施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