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落榜当天,娶了个首富千金小娇妻 > 第二十七章 横渠三句

“总之,这位姜相公现在可是我的人了。”

“周爷爷,您放心,他不是坏人。”

“这次我们搬来这边住,是为了他准备乡试。”

“周爷爷您可是老学究,可得多指点指点他。”

周老爷子这才回过神来,摸着胡子笑起来:“好好好!只要是绾小头你看上的人,我自然就相信了。”

“不过小姜啊,我们这个绾丫头就聪明伶俐,还倔的像头牛似的,可容易被人骗喽。”

说到最后,周老爷子上下打量着姜孟川,语气中的意味不言而喻。

周老爷子这副模样,使得姜孟川颇为无奈的笑了笑。

很明显,这是担心自己拐走他家孙女呢。

“还请老先生赐教。”

姜孟川笑眯眯的朝着周老爷子拱了拱手,也不含糊,直接将话挑明了说。

“好!老夫就欣赏你这样的年轻人!”

“孟川啊,听说你在镇上颇有才名,可有心气考取功名?”

周老爷子笑呵呵地开口说道,抚着胡须,眼神中流露出几分探究。

听到周老爷子这话,姜孟川微微一笑开口说道:“学问为己,功名自得,若有机缘,自当努力。”

周老爷子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欣赏,但又带着几分好奇,换了个话题:“既然如此,我倒有几个问题想问问,不知道贤侄可否解惑?”

“书人,最注重才学,我这个人无其他爱好,就喜欢好的考一考年轻人。”

“不嫌老夫多嘴的话,我们聊聊?

“周老爷子能赐教,自然是晚辈的荣幸。请无妨。”

姜孟川微微颔首开口说道,眼神中流露出几分势在必得。

“听你之言,心中自有志向。”

“孟川啊,你读书如此用功,是立志走科举之路?”

“若如是,今儿却想考到进士,抑甚进一步?”

周老爷子目光灼灼的盯着姜孟川,仿佛是想要从他身上看出什么一般。

既然是要考取功名,那就定然是想要做官的。

眼前这小子看上去也就是个白丁模样,家中怕是也没什么背景。

跟苏家相比……可谓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虽然他也不觉得苏绾会被不学无术的小子骗到手,但多试探一番总是没错的。

闻言姜孟川淡然一笑,神色平静却坚定:“读书者,自当志为何在天下。”

“但若问孟川读书为何,当以三句作答。”

听到姜孟川这话,周老爷子好奇心顿起:“哪三句?”

姜孟川缓缓开口,声音铿锵有力的开口说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此话一出,四周顿时一片寂静,只听得清风轻轻拂过的声音,树叶沙沙作响。

周老爷子更是一愣,和煦的笑容渐渐收敛去,取而代之的是满眼震撼与钦佩,但更多的是严肃。

“好!好一个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圣人有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孟川可曾思考过,治家与治国,这两者到底有何共通之处?”

周老爷子此时的心态已经全然转变,从最开始的只是想要考察一番姜孟川是否有跟苏绾并肩的本事,到现如今的真的想要与其争论一番。

姜孟川微微颔首开口答道:“治家与治国,虽然很大,却同出一理。”

“皆是以‘仁’为本、‘礼’为纲。”

“家中家和,则能兴旺;国中国安,方能昌盛。”

“家规与国法,皆为教化所设,君子修身以齐家,齐家以辅天下,乃理所当然。”

面对周老爷子的这番试探,姜孟川井井有条的开口答道。

这点儿小问题,还是难不倒他的。

际时科举考试,无非也就是此等申论题目。

若是他连这些都答不上来,还有什么底气来参加乡试?

周老爷子眯眼一笑,点头道:“说得好,确实同出一理。”

“不过,家中情绪为重,国中权谋为先,这两者又如何平衡?”

姜孟川略作思忖,随即立刻答道:“家中情感为重,是因为亲情天然生发,但治理同样需有规矩,以德为先。”

“国中虽讲权谋,但若无道义,谋再深亦难服众。”

“治家与治国的平衡,归结于‘正心’,正心则立正行。”

“只要能扶持好心中的那一杆秤,道理自在人心。”

“正心立正行……”

周老爷子轻声重复,眼里多了几分赞许:“小小年纪,倒是有所见地。”

“那依孟川之见,何为贤臣?”

“这可是历来考对策中的一大难题,答得不好,容易迂腐。”

“若际时科举有出……”

周老爷子话音未落,便被姜孟川所打断。

“贤臣有三,一为忠臣,忠于君而不阿谀。”

“二为义臣,遇事敢谏,不徇私情。”

“三为能臣,处事得宜,解民之困。”

“此三者,辅君以正道,安邦以民心,则为贤臣。”

姜孟川迅速开口答道,就如背书论据一般,不假思索。

“那若只有一个人呢?”

“只假如得其忠、不见其能,是否还能称贤?”

周老爷子并不打算就这样轻易的放过姜孟川,目光灼灼的开口问道。

对此姜孟川神色淡然,微微颔首开口说道:“忠者能力不足,则为尸位素餐。”

“能者不足义,则为私利之徒。”

“三者不可偏废,皆是‘贤’之必需。”

随着姜孟川一番话的落下,周老爷子一拍手笑道:“好!孟川此言,老夫甚是支持。”

“老夫再问你一题,治国之根本,何在?”

随着周老爷子这话一出,就连姜孟川都沉默了片刻。

他的眼神中流露出几分狐疑,仅仅只是考察夫婿,当真用问的如此深入?

虽然心中有疑惑,但姜孟川仍旧是沉吟片刻,再次开口答道:“治国之根本,实于‘安民’。”

“水可载舟,亦覆舟,若得民心,国则如大厦之基,巍然不倒。”

”若失民心,则如沙中筑塔,刹刻崩榻。”

“安民者,先修德,次理政。”

“政有德,则民心归;政有法,则民无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