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 > 第149章 又收徒

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 第149章 又收徒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9 14:46:34 来源:小说旗

李春芳看到李文贵的视线,便笑着介绍道:“那就介绍下吧,这位是本官的好友,姓吴名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居士。岁贡生,目前在国子监就读。”

李文贵一听这话,不由得大喜,原来眼前这人,竟然是大名鼎鼎的《西游记》作者吴承恩!

当然,这个大名鼎鼎,恐怕还是要到后世。《西游记》央视版的电视剧播出,才让华夏人都认识了那只猴子。

吴承恩听到李春芳介绍他,便站起来向李文贵一礼。

与此同时,李春芳以为李文贵不知道,就继续介绍道:“汝忠就写了一本七八十万字的长篇神鬼故事《西游记》,但是却没赚几个钱。这和你比起来,真得是天差地别了。”

说完之后,他转头看看吴承恩,然后又看向李文贵问道:“不知小友可否多收一个徒弟,教教本官这好友怎么写能赚钱的长篇故事?”

如果说,这个赚钱只是赚十几两,甚至几十两,那不管是李春芳还是吴承恩,都不会很稀罕。

但是,当这个赚钱的数量,上升到年入万两以上,就算是礼部尚书都会心动。

在明朝,一品官员的年俸禄通常为禄米1044石。普通年份中,大概一两银子能买两石,如果年景比较好一点,那可能还能买更多粮食。

换句话说,大明朝最高级的一品官员的年俸禄都只有五百两银子左右。李文贵这边,年入万两银子以上,这差距有多大,可想而知!

而此时的吴承恩,是科举连续失败,正是失意的时候。按照原本历史发展的话,他会在几年之后,选择以贡生的身份去当了长兴县丞。结果没想到,他当了没两年便被人诬为贪污入狱,释放之后,放浪诗酒,约万历十年,贫老以终。

如今,有一个机会,能凭文字赚大钱,吴承恩当然也是心动的。

因此,他在好友李春芳牵线之后,便双手作揖,向李文贵一拜,带着点忐忑等待下文。

虽然李文贵年纪不大,只是一个少年郎而已。可他都收了徐渭为徒弟,徐渭的名气,在这个时候比起他还更有名,因此,他拜李文贵为师,也就没有一点心理障碍了!

此时,李文贵听到李春芳的话,看到吴承恩向他行礼,心中当然愿意,便带着笑容说道:“既然都写过七八十万字的长篇故事,想必这基础就是极好的,只要能按草民的规矩来,草民愿意教。”

听到这话,吴承恩顿时大喜,连忙上前,行跪拜礼,认了李文贵这个师傅。

李春芳看到这一幕,似乎看到自己的好友虽然仕途不顺,但是却衣食无忧的前景,也很是高兴,立刻安排酒宴,亲自招待李文贵等人。

原本以为会有一场冲突的事情,变成收了个名徒,皆大欢喜的局面,李文贵也是很高兴。

酒宴上,没人把李文贵当小孩,李文贵也不在意,和他们一样喝黄酒,聊天。

酒宴到了后半段,李春芳就有些惊讶了,看着坐他身边的李文贵说道:“真是没想到,小友年纪轻轻,见识却如此不凡,似有大才也,这是如何做到的?”

酒宴上聊天说泡,李文贵什么话题都能接上,也能说个几句。这对于后世的人来说,其实并不算特别。

因为后世的文化传播很发达,至少互联上获取消息什么的,不要太方便了。

但是,在这个时代,普通的百姓,一辈子可能都只是生活在方圆不到百里的地方而已。至于读书,那也是要有钱才能读,还不一定能读到,需要去借。

有钱的读书人家,都会有藏书阁,这便是学问底气的所在。

一般情况下,普通的读书人,就算很喜欢读书,怕也没多少书可以读,需要自己去想方设法地找书读。

在这样的背景下,李文贵小小年纪,见识不凡,什么都能聊个几句的表现,就真得是非常特别,也难怪李春芳这种状元都会惊讶。

此时,对于李春芳的问话,李文贵早已回答过,便又拿做梦回答了一遍,引得李春芳和吴承恩等人都是非常羡慕。

试想一下,要是有什么事情不好做,却能在梦里做一回,就等于多一份经历,那是真得太宝贵了!

第二天一早,李春芳亲自送李文贵出门。

吴承恩要去国子监办休学,然后再去通州找李文贵,这次就不跟李文贵回通州了。

李春芳是还要上朝去的,就只是在他府门口和李文贵分别。临别之际,他便对李文贵说道:“小友性格,本官实在喜欢,如若以后有遇到什么事情需要本官帮忙的,尽管来找本官便是,不用客气。”

在他看来,他提议让李文贵收吴承恩为徒弟,李文贵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那就是他欠了李文贵一个人情。加上酒宴之上,又聊得痛快,他便有此一说,给出了一个承诺。

不得不说,礼部尚书的承诺,还是很重的,特别是这位礼部尚书,还会成为大明首辅。

于是,李文贵便告别了李春芳和吴承恩,带着吕秀才和徐渭先回通州了。

到通州这边之后,他先去了书社编辑部,不管怎么样,必须要把今天的更新完成,这就是他苦逼的地方。

家里那边,让他钱掌柜派人去说下。

等陈景行过来时,李文贵正在口述故事,让他放心的同时,便去找了徐渭了解情况。

这个结局,又是陈景行没想到的。可以说,在他看来,收不收那个吴承恩还是次要的,但是赢得了礼部尚书的好感,甚至礼部尚书还愿意帮李文贵一次,这就难能可贵了!

通过这个事情,陈景行对于李文贵的办事能力,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李文贵傍晚回到家时,全家人都在门口迎住了他,李彩莲更是哭了,对李文贵说道:“二哥,你真得吓死我们了。昨天,爹都急哭了!”

李伟一听,有点脸红,立刻训道:“丫头,不要瞎说,没有的事!”

不过李文贵看着自己的家人,看他们的表情,心中有数,感觉心里暖暖的。

这个家,真的不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