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 > 第160章 赈灾的难点

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 第160章 赈灾的难点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9 14:46:34 来源:小说旗

于是,陈景行便给李文贵介绍了起来。

还真别说,因为李文贵给他分析过,这涉及到裕王,对裕王接替皇位可能会有好处之后,他是真得很上心。

蜂窝煤作坊目前有多少利润,可以拨出多少利润,从何处买粮,人手如何调拨;书社这边,又有多少利润,可以拨出多少利润等等,他都说得很详细。

就算李文贵不过来,看陈景行的进度,估计明天也能开始张罗起来了。

对此,李文贵很满意,他感觉和陈景行合作,真得是省下了不少麻烦,是个很好的合作伙伴。

因此,他听完陈景行的话之后,他便高兴地对陈景行说道:“伯父慈悲为怀,才会如此迅速,积德积福,肯定会有善报!”

听到这话,陈景行微微一笑,心底却是有点遗憾的。

如果说,积德积福,能有回报的话,他可以再多做积德积福的事情,就为换取小女儿能给裕王生个儿子!

可是,这都过去了四五年,竟然不能生育,不得不说,真得是憾事!

抛开这个念头,陈景行提醒李文贵道:“我们这边赈灾的消息传出去之后,肯定会有难民,原本是去京师那边的,也会转道来我们通州了。如果……我说如果啊……”

说到这里,他特意强调了下,盯着李文贵,继续说道:“……如果我们后续无法赈灾,但是又有更多的难民聚集到了通州的话,通州这边可能会乱。到时候,官府很可能会怪罪我们的。所以这一点,我们必须要考虑周全。”

听到这话,李文贵不由得愣了下。

陈景行所说得这个事情,他还真没考虑过。不过认真想想,却也不难理解了。

毕竟难民聚集起来,人多了的话,因为饿肚子,那是很可能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的,到时候,说句不好听的,绵羊都能变恶狼,谁也不知道他们在饿肚子的威胁之下,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来!

像崇祯年间所说,为什么他们不饿死在家里这种话,李文贵是无论如何都说不出来的。

此时,李文贵得到陈景行的提醒,便立刻说道:“伯父的意思,就是不能一次性就在前面几天都赈灾完了,这样闻讯拥过来的难民没吃了,就会闹事。因此,要细水长流,保证后续每天能赈灾多少。如此,前期的量就不会大,也不会吸引多少难民过来,而在通州的,又能得到后续的保障?”

陈景行听得连连点头,他没想到,李文贵在写书之外的事情,竟然也是一点就透,当即赞许地说道:“没错,就是这个计划。粮食可以去买一些,后续不够的话,我府里也存了一些,可以拿出来应急一下。”

冬季的粮食一直都是比较贵的,到明年收获之前,都很难再降下来。

想着这个,李文贵的脑海中,第一念头就是番薯。但是,根据历史记载,这个番薯是要到万历年间,有人从吕宋那边带了回到福建,现在福建开始种植,然后慢慢往北传播的。

至于土豆和玉米,传入华夏的时间要更晚。

番薯是西班牙人从美洲带过来的,而西班牙人在这个时候都还没殖民吕宋。看来,如果自己要想快点得到番薯的话,那就要派人横渡太平洋,主动跑到美洲那边去找番薯。

没事,回头等自己有钱了,裕王登基之后又刚好有隆庆开关,就可以运作这个事情,回头不要说美洲的作物了,就连美洲都可以拿下来。以大明朝的体量,除非整个欧洲一起来抢美洲,说不定他们占着更近一点距离,还能有优势,但是这可能么?

所以,有自己这个穿越客的情况下,美洲要还是被欧洲人占了去,就愧对这次的穿越了!

一时之间,李文贵思维发散,想了好多。

陈景行说话间得不到他的回应,也立刻知道他走神了。

于是,他“贤侄”、“贤侄”的唤了几句,才把李文贵唤回了神,而后便笑着问道:“贤侄,你又想到哪里去了?”

李文贵稍微有点脸红,然后解释道:“想到了一些赚钱的点子,不过还不成熟,以至于想入神了。等我想好之后,便会对伯父说的。”

陈景行一听这话,顿时大喜,哪还计较他走神不走神了,甚至巴不得他经常走神,如此才能多想出一些赚钱点子。到时候,陈家的富贵,就是几辈子都花不完了。

李文贵说完之后,当即转移话题说道:“伯父刚才所言,我觉得很有道理,有一点,我们最好也注意下,就是给难民赈灾的同时,也要兼顾我们通州人这边,不能因为外地难民影响了通州人的利益,导致双方之间出现矛盾!”

陈景行听了,稍微一愣,这一点,是他没想过的。不过一如之前李文贵听他说了之后,能马上明白一般,此时,他听了李文贵所说,也立刻明白了李文贵为什么有这个说法。

因此,他便立刻表态道:“没错,就连赈灾所买的粮食,也不能过多,要不然粮价更高,会加重我们通州百姓的负担,这样他们肯定是不乐意的。不过,粮食总量就摆在那,不管我们买多少粮食,对粮价肯定也有影响的。”

李文贵听了,点点头说道:“所以,我们赈灾的时候,不妨雇佣通州城里的贫苦百姓,让他们去帮忙,给他们工钱,就能弥补下他们买粮方面多付出的钱,这人手,就不用从伯父府上来调度了。”

本来的话,陈景行刚才所讲计划中,人手的调度,除少部分是蜂窝煤作坊和书社伙计之外,大部分都从他陈府家丁中抽调。

如今,李文贵这么一提议,陈景行便笑着说道:“还是贤侄的脑子灵活,一下便想到这了,不错,那就这么定下了。”

李文贵听了,又给建议道:“伯父,蜂窝煤这边,我问了下我爹,产量有些紧张了,我们又不涨价的话,富户很可能囤积更多,甚至有可能倒卖,因此,我建议,蜂窝煤要限量供应,先行保障通州普通百姓,他们买的量少,惠及的人家就能多一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