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 > 第173章 宫里来人

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 第173章 宫里来人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9 14:46:34 来源:小说旗

正说话间,就听到嘈杂的脚步声传来,却是钱掌柜领着两个人过来了。

其中一人,都是老熟人了,就是裕王府的冯保,另外一个人,同样面白无须,一看就知道和冯保一个样。

冯保看到李文贵,立刻上前两步,先是恭敬地见礼,然后才给李文贵和陈景行介绍道:“这位是宫里派来的刘公公,是黄公公的心腹义子。”

黄锦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宫里第一人,他的干儿子,肯定有很多。这人既然被称之为心腹,那显然是有些权势的。

不过这宦官在陈景行和李文贵面前,却没有摆架子,态度很是谦虚,开门见山地说道:“咱家奉命过来看看书社一个月的利润有多少。”

陈景行看了李文贵一眼,便转回头,看着这个刘宦官,露出笑脸招待道:“好好好,那前面请。”

李文贵没去,就看着陈景行领着他们去前院那边核查账册了。

他看得出来,估计是宫里怕这边虚报利润,每个月给钱少了。

由此可见,这嘉靖皇帝对于钱这个事情,还真是上心!

就这点钱,哪位还是天下最有权势的皇帝,犯得着瞒利润么?

李文贵心中想着,不由得摇摇头,然后转身,就准备回自己办公室了。

但是,他才刚转身,忽然之间就回过神来,便又立刻转身,追到前院去了。

等他到了前院柜台这边时,他就看到陈景行拿着账册,在亲自给那刘宦官讲解营收和利润:“……由此,上个月的利润,大概是五千两,按照和宫里的约定,利润的一半,便是两千五百两,公公正好可以带回宫里。”

原本的预想,一个月的利润,大概是三千多两,宫里大概能分两千两不到。结果,因为吴承恩和徐谓的爆发,导致上个月的利润超了预期。

这还是因为他们两人只是发行了小半个月的书册而已,可以预计,这个月的利润,肯定还会有更大的增长。

这刘公公在来之前,估计黄锦给他说过大概有多少。此时他听到数据之后,脸上明显有些意外。

钱掌柜这边,也在忙碌着,把对应的钱算出来,当着刘宦官的面,放到专门的箱子里,等到陈景行说完之后,便也陪笑说道:“这箱子里就是两千五百两银子,都是官制银,还请公公核实。”

这是皇帝的钱,刘宦官也不敢马虎大意,还是去认真核实了。

另外一边,陈景行又笑着对冯保说道:“冯公公,裕王府这边的银子,我们也来算下。”

“我们能分的银子是两千五百两,我和贤侄都决定,留五百两用于下个月的支出,这样就能分两千两。裕王府占了四成,便是八百两。”

“另外,包括冯公公在内,裕王府那边一共有八个人写有短篇,八人所分的薪水清单在这里,就也由冯公公转交。”

“……”

李文贵就在边上听着,对于这些账目,他当然是知道的。冯保这个月能拿二十八两,孟冲和陈洪能拿二十二两,还有其他几个人,则是十三两。

短篇故事的合集,内容比较多,因此售价比较高。原本估计的话,因为是一锤子买卖,其他书铺很容易盗版。但是因为有印书友会社的邀请函,他们就发现,就算是这个短篇合集,大部分人都还是买正版的。因此,利润就高了一些。

此时,冯保听到陈景行的话,看到了他们裕王府的这些人能领得薪水金额,不由得很是开心。

要知道,就凭他们在裕王府发放的俸禄,和这笔钱比起来,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裕王说过,他们写书赚得钱,还要和裕王府五五分成,那最后落到他手里的,同样还有很多。

于是,他也开始清点他该拿回裕王府的钱。

这时候,陈景行就有空了,看到李文贵跟过来,便走了过去,看着李文贵问道:“贤侄是有什么要交代冯公公的么?”

李文贵听了,摇摇头回答道:“不是,我想找下这位刘公公。”

陈景行一听,有点意外,转头看了一眼正在数银子的刘宦官,忽然之间,他回过神来,便低声问道:“是为你小弟的事情?”

李文贵听了,点点头回答道:“恩,上次见黄公公,没机会打听。如今和宫里有这长久的关系在,我想问问我小弟的事情。”

陈景行听到这话,点点头,没再说话了。

冯保这边,核实完他要领的银子之后,看着陪在他身边的钱掌柜问道:“师傅的其他徒弟,都有多少薪水?”

很显然,师兄弟之间,他就有些好奇。

钱掌柜听了,抬头看了李文贵这边一眼,眼神中露出征询的意思。

李文贵见了,点了点头。

后世的薪水都要保密,但是他觉得,他的徒弟之间无需保密,凭本事吃饭而已!

钱掌柜得到李文贵的同意,便拿出一本账册,翻了几下,然后送到了冯保的面前。

冯保一见,连忙伸头去看。然后,就连李文贵这边,都能看到他的眼睛一下瞪大。

只听他带着惊讶声说道:“我还以为徐师兄最高,没想到却是吴师弟最高!”

不过,不管那个人的薪水数额,都让他非常羡慕。

李文贵见此,便给他解释道:“他有写长篇故事的基础,每两日便出一书,还能保证质量,自然收入就高了!”

这时候,刘宦官已经核实完毕,听到他们说话,也没觉得不好意思,探头过去看了一眼,顿时,他的眼睛也是一下睁大,然后带着惊讶问道:“他们也能分到这么多银子?”

明朝的官员俸禄,是按照品级来定的。并且,宦官的俸禄,比起外面同品级文官的俸禄还要低,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明朝的俸禄制度,是朱元璋定下的。

司礼监掌印太监虽然权势极大,但是也只是正四品而已,按照明朝的俸禄规定,正四品官员,月俸是二十四石,年俸是二百八十八石。

如果折算成银子的话,一般按照一两银子两石来算,那就是一年俸禄也才一百四十四两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