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 > 第178章 希望书院(为打赏次数加更)

在裕王的腰杆硬起来之前,陈景行是没有任何本钱能和当朝礼部尚书抗衡的。

不过,他都没来得及说想,李文贵便宽慰他道:“无妨,这连载书的售卖,其实有很多门道,不是他想学就能学会的,我们只需要专心经营好书社便成!”

听到这话,陈景行还是有点不放心,低声问李文贵道:“那礼部尚书可是吴承恩的好友,万一他投去了那边怎么办?”

如今吴承恩刚开始给书社赚钱了,如果跑了的话,他铁定心疼。

李文贵一听他这担心,当即笑着说道:“吴承恩既然主动说起这事,那就说明他心中坦荡荡,不会背师弃义的。”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又说道:“伯父也不用担心李大人,任何人敢用什么手段来影响我们书社的收入,那就是影响宫里面的收入。回头宫里人来要钱的时候,便可直接说明,我就不信,这世上还有人能头硬到抢宫里的钱!”

一听这话,陈景行恍然大悟:对啊,书社是要每个月分一半利润给宫里,用于支付《永乐大典》的钱!

那个时候,还觉得每月少了一半的利润有些心疼。可反过来说,这岂不是抱住了宫里的大腿,谁还敢打书社的主意,那就可以往宫里递消息了的!

这一刻,陈景行非常庆幸,这个《永乐大典》的费用,用书社每月的利润来支付是多么英明的决定!

李文贵看到他的表情,便知道他想明白了,就不多说了。毕竟抱宫里大腿这事,不能说,只能做。

回头当今皇帝死了,裕王登基,书社还是抱着宫里的大腿,这也不能说,只能他自己知道。

此时,他便开口对笑起来的陈景行说道:“我们还是继续接着讨论书社的发展吧!”

陈景行听到他的话,回过神来,心情愉快地说道:“好好好,贤侄接着说!”

李文贵听了,把他昨晚回去之后想到的事情给陈景行说道:“从目前售卖的读者数量看,京师的读者数量,差不多是到头了,这对我们书社不是好事。昨天我们定下的,是开分社。另外,我昨晚想了下,京师这边,或许我们还可以多做一些事情。”

他看到陈景行听得认真,就继续接着说道:“要成为我们的读者,肯定是要识字,但是,识字的人就那么多。我的想法是,以书社的名义,开义学,让更多的人能识字。”

说到这里,李文贵看到陈景行露出惊讶地表情,便给他解释道:“这么做,一是继续宣传书社,毕竟开义学,这是善事,被人称颂,有利于传播书社的名声。二是让更多的人识字,就能培育出更多的读者,这是长久之计,假如有那么一天,我们大明朝所有人都识字的话,那这读者数量就最大化了!”

陈景行听得目瞪口呆,回过神来之后,忍不住说道:“贤侄,你还真能想,我们大明朝所有人都能读书识字,这可能么?”

说到这里,他又补充说道:“这可是圣贤都做不到的事情啊!”

李文贵听了,却是毫不气馁,甚至是微笑着说道:“圣贤做不到的事情,未必我们就做不到。要想所有人都识字,基本上就是一个钱字而已!”

“第一是要有钱,才能供人读书识字,这钱肯定要不少,我们能尽多少力便尽多少力,朝廷也能出力就更好。”

“第二是读书识字之后能不能赚钱,如果百姓认为读书无用论,那他们即使有条件能读书,怕也不会想读书,还不如去做赚钱的事情。”

“不过我们书社的存在,可以向世人证明,读书识字,未必是一定要科举当官,像我们一样写故事,照样能赚钱。这就会让人看到希望,他们就乐意读书了。”

“除此之外,读书识字的人,还能做很多事情……”

陈景行听着李文贵在那侃侃而谈,他忽然之间相信,李文贵说这个事情,绝对不是心血来潮,想到就说了,而是真这么计划了的!

一时之间,他都有点难以想象,要是大明朝的人都能读书识字,那会是一个怎么样的世界?

古人确实难以想象这一幕,但是对于李文贵来说,他却是见过的。因此,他比起古人,有更大的信心。

此时,就听他对陈景行说道:“当然了,我说这么多,都是很久以后的事情,就当下来说,我们只能根据书社的运营情况,拿出一小部分利润来做这个事情,先来个榜样,就建在通州,叫通州希望书院,免费让穷苦小孩读书。甚至可以保证,如果他们读书出来,书社会优先雇佣他们。”

“不管如何,书社的员工,能读书识字的,总比不会读书识字的更强一点。”

“等通州这边开起来之后,有经验了,我们还可以在京师外城再开一座,叫做京师希望书院,以后书社开到南京去了,再来一座南京希望书院,总之,我们带这个头,做善事的同时,也为书社未来谋划人才和潜在的读者。”

李文贵说到这里,当即总结道:“短期内,就是多开分社,长期来说,就是要开书院。相信我们这么做了之后,读书人都会对我们书社有好感,可以让书社在其他竞争者面前更能立于不败之地!”

陈景行一听李文贵最后这句话,便立刻想到了礼部尚书,他倒是相信,那礼部尚书想和书社来争,但是他怕是不会做这事情。那他开的书铺,就会弱书社很多。

如此一来,就算没有宫里的这层关系,礼部尚书怕也不好意思来和书社争这买卖了!

陈景行心中这么想着,便对李文贵说道:“怎么经营书社的事情,长短结合,既有当下扩张经营的打算,又有未来的谋划,只要能每个月都有利润,不耽搁宫里和裕王府,我这边是没意见的!”

李文贵一听便笑了,道:“那就这么定了!”

他当然不会一开始就做个大胖子出来,而是从小规模开始,花不了多少钱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