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 > 第212章 不高兴了

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 第212章 不高兴了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9 14:46:34 来源:小说旗

如果这个钱庄也能赚大钱的话,加上半年之后已经承诺的那个,那宫里就有两个赚大钱的来项,其他方面的进项,就可以少点压力了。

嘉靖皇帝自己其实也非常清楚,他有不少钱,其实算是民脂民膏。名声不好,就让严嵩父子去背了。

结果没想到,这严嵩父子胆大包天,竟然只给他小头,大头都被他们自己拿了,这就没法忍了,要换掉。

但是,换掉了严嵩父子之后,修道的钱就少了。总不能是皇帝亲自出面去捞钱,毕竟皇帝也是要脸面的。

他还正在考虑呢,李文贵凭空出世,宫里放着发霉的《永乐大典》竟然能卖五十万两银子,还只是需要宫里闲着没事的内侍去抄录一份就成,这样的买卖,当然要干了!

然后一转头,用欠款买了一万多书社股份,就等于是空手套白狼,每年多了一大笔钱。

说实话,嘉靖皇帝很喜欢,甚至都想让李文贵进宫,当他的财政总管,负责他修道的钱。

此时,他手中拿着钱庄合伙书,就更多了一份期待问李文贵的这个弟弟了。

李文进一听,便立刻恭敬地回答嘉靖皇帝道:“奴婢二哥说了,这个钱庄是为了回报通州百姓见义勇为而想出来的,一开始的时候,就设在通州,本钱少,赚到的钱相对会少。”

听到这话,嘉靖皇帝的眉头便是一皱。

他不管其他,就只想为他修道多一个钱财来源。赚得少的买卖,他可是堂堂大明皇帝,又岂能看得上眼。

不过他也听出来了,有“一开始”这三个字,那么估计有后续,因此,他就耐着性子听着。

果然,李文进接着奏道:“奴婢二哥说,这么做有个好处,就是钱庄所需人才的要求更高,正好可以趁这个机会培养。等人才多了之后,就可以在京师和南京设立钱庄的分庄,至于本钱,如果原始股东凑不齐足够的钱,也可以学书社那样进行增资扩股。到时候,利润明确,相信想够买钱庄股份的人,不会是少数。”

“另外,钱庄是个讲究信誉的买卖,前期最主要的,也是要培养外人对钱庄的信任。只有足够信任了,他们才会放心把银子存到钱庄来换银票,来借贷等等。”

嘉靖皇帝听到这里,眉头早就不皱了,甚至是露出了一丝欣赏的表情。

他听得出来,李文贵对于做这个钱庄买卖,似乎是小心翼翼,步步为营,这一点都不符合他这个年龄,够稳重!

“钱庄做得越大,所赚利润才会越高。如果钱庄和书社一直做下去,那最终最赚钱的,不会是书社,而是钱庄。”

一听这话,嘉靖皇帝就笑了,比书社还赚钱?那岂不是说这钱庄是赚大钱的买卖了?

想到这里,他便大手一挥说道:“既然如此,那就合伙吧,就从书社欠款中再拨十万两出来,够不够?”

很显然,他又想空手套白狼了。

李文进一听,立刻跪倒,头伏在地上禀告道:“皇爷,奴婢二哥说,宫里如果要从书社欠款中拨款是可以的,但是所占股份不能有决断权,只有分红权。”

没等嘉靖皇帝反应,他就又急忙补充说道:“书社的原始股份中,裕王府那份,也只有分红权,没有决断权。”

正是因为有书社的例子在,嘉靖皇帝不用解释,也知道股份决断权和分红权是个什么概念。

虽然说,他其实能接受分红权,因此他就是想要钱而已。不过此时听到李文进点明这个情况,他心中还是有点不悦的。

对他来说,他觉得自己是英明神武,儿子裕王才是一个草包,岂能相提并论?那李文贵一开始就说明他的股份没有决断权,那就是不相信他对钱庄的决策了?

想到这,嘉靖皇帝有点不高兴,便直言问道:“那李文贵就是信不过朕了,是不是?”

皇权之下,这句话问出来,没几个人扛得住的。

就连边上的黄锦听到这话,心中都有点不安了。

能明显看出来,趴在地上的李文进,那腿似乎是有点在抖,立刻禀告道:“奴婢……奴婢二哥说,这钱庄最主要的……是存款,贷款,而吸引存款的,则是方便使用的银票。朝廷……朝廷所发大明宝钞的例子在,如果……如果钱庄依旧是宫里说了算,怕……怕是没人会存银子到钱庄了。”

嘉靖皇帝听得很不满意,但是,他也不是自大狂,当然也知道,大明宝钞一文不值的事实。因此,他也知道,那李文贵的担心,不无道理。

“奴婢……二哥说,本来可以解释,说……说宫里负责数钱就成,他会负责赚钱。但是……但是他说不敢欺瞒皇爷,个中道理,还是说清楚好……”

皇帝最忌讳的是什么?当然是欺瞒他了!

因此,嘉靖皇帝听到这话之后,心中舒服了点,便开口打断李文进的话道:“朕又不会吃了你,怕什么,好好说话,不要结结巴巴的。”

一听这话,黄锦便松了口气,便知道李文贵这话说对了。

李文进听到皇帝的话,便深吸了口气,努力不再结巴,继续说道:“奴婢二哥……说,宫里参与钱庄买卖,对钱庄,对宫里都有很大的好处……”

嘉靖皇帝听到这里,便往地上坐去,黄锦一见,连忙送上一个蒲团,嘉靖皇帝就直接坐了,然后很有兴趣地说道:“继续说,有什么好处?”

李文进本来就是要继续说的,听到皇帝很感兴趣的意思,就立刻往下说道:“……钱庄的买卖,至少是前期主要是放贷这种事情,自古有之,且利息都非常高,百姓非是被逼无奈才会借贷。而一旦借贷的话,很多时候便会家破人亡。二哥收留的家仆便是一个例子,只是向村里地主借贷了一担粮食救济,结果利滚利,最终要卖儿卖女还还不起。”

“钱庄以低息惠及百姓,便会得罪原本放高利贷的人,有宫里作为东家的话,他们便不敢找钱庄的麻烦,那便是不把宫里放在眼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