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 > 第277章 新年

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 第277章 新年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9 14:46:34 来源:小说旗

海瑞听到这话,不由得愣了下。

高耀这边,已经给他解释道:“这是你在书社时候干活的福利,按照规定,书社员工等,都能有两百股的原始股份额度,你在书社干活,没有给你酬劳,正好把你的酬劳配了这两百股份,这便是多出来的两百股份的缘由,清清白白的,海大人尽管放心好了。”

海瑞听到这个话,顿时愣住了。

等他回过神来之后,却是摇摇头说道:“这个两百股,下官不能收。下官是被发配去书社干活的,岂有收取钱财的道理!”

听到这话,高耀和黄锦两人再次对视了一眼。看他们的表情,诧异中都带了一点佩服之色。

这一次,由黄锦对海瑞说道:“你给书社干活,那也都是实实在在的。当初书社提供给你食宿,也是按照书社的规定来的,自然也是有酬劳的。毕竟书社是书社,可不是朝廷的衙门。那个地方,就是讲做事和回报的地方而已!”

海瑞一听,顿时有点为难,他的直觉感觉,这个好处不能收。但是,一时之间,他不知道怎么说好了。

朝廷的罪囚,要么是在大牢,要么就是被押送到朝廷所属的衙门,比如边军,草场等等地方干活。

这被发配到一个民间做买卖的地方干活,以前没怎么想,如今想想,好像也是第一回,没有先例可考!

黄锦看到海瑞还在犹豫,便又补充说道:“再说了,海大人去书社干活,那也不是什么罪囚,先帝时候,可没给你定罪的不是?”

他说这话的时候,看到海瑞一愣时,又说道:“这可是经过皇爷认可的,觉得是海大人该得的报酬,书社那边同意,户部这边才会办的。”

话都说到这里了,难不成还能抗旨不尊?

家里人也只有逢年过节才杀只自家养的鸡,算是有肉吃。自己过得清苦没事,但是,家里人……

他还在想着呢,高耀在边上插话道:“海中丞,陛下如此操心,还不谢恩?”

海瑞被他这么一说,便只好放下了犹豫,当即谢恩。

他不知道,这个两百份水泥作坊的原始股份,却是李文贵主动给隆庆帝提出,并且担心书社这边来处理这个事情,海瑞这个犟种会不同意,因此经过隆庆帝来做这事。

要不然,隆庆帝才不会管那么多的。

此时,在海瑞谢恩之后,黄锦又笑呵呵地说道:“贵妃娘娘听说海大人喜得贵子,因此召你娘和娘子一起进宫,探讨下怎么养孩子的事情。还请你转达下,随咱家进宫吧!”

这个事情,背后其实也是李文贵在推动。

他知道海瑞前后生了三个儿子都夭折了,老婆也死了几个,他有些怀疑,这和海瑞家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有关系,甚至可能是和他家日子过得清苦有关。

因此,他就给李彩凤说了,由李彩凤这边出面,提醒下海瑞家这边的一些注意事项。

又给钱,又指点平日的生活习惯,就希望海瑞一家,能比原本历史上过得好一些。

不管如何,这也算是李文贵作为穿越者,对历史上有名清官的一点敬意了!

海瑞自然不可能知道这背后的故事,听到宫里如此重视,他顿时感激涕零,连忙去禀告了老母亲。

他娘同样没想到会有这事,感觉皇恩浩荡,便立刻和儿媳收拾下,带着孙子随黄锦进宫去了。

有李文贵的面子在,不管是李彩凤,还是隆庆帝,都是相当照顾海瑞一家了。

在海瑞他娘和儿媳从宫里出来的时候,皇后和贵妃又给她们赏赐了不少东西。绫罗绸缎,金银首饰,鸡鸭鱼肉之类的不少。

完全可以说,这个年,将是海家最阔绰的一个年。

同时,也让朝堂上下都看到,皇帝对海瑞的重视,也等于是给了他一张护身符。任何人想要污蔑海瑞,都要想想皇帝那边怎么过?

“噼里啪啦”声中,大明朝所有的百姓,都过年了。

这一年,也是李家最为荣耀的一个年。

李伟得了爵位,李文全虽然没有得,但是他是长子,以后会继承他爹的爵位。

李文贵作为二儿子,也有锦衣卫千户的虚职,有点相当于陈景行嫁女给裕王当王妃时候的待遇。

至于钱财,那绝对是一年比一年多,多到李伟这个以前非常抠门的主,如今都已经不知道李家到底有多少钱了。

主要是那些股份的价值不好算,他也算不清。

鞭炮声中一岁除,新的一年到来了。

李文贵已是十七岁了,有感于他被嘉靖皇帝连夜召见宫时,陈家真得是体现出了真心,以陈景行的年龄摆在那,却还冒着风雪,连夜赶去京师。

因此,李文贵和陈家小姐的婚事,也就定下了。对隆庆帝来说,也是很乐意的事情。特别是对皇后和贵妃这边的关系,就显得更为牢固。

李彩莲的婚事,也摆到了案头,达官贵人派来的媒婆,都在李家排队了,不过一时半会,都还没定下。

外面的人不知道,李彩莲的婚事,其实真正能做主的,并不是李伟,而是李文贵。

李文贵没有看对眼的,李彩莲的婚事便一直拖着。

新的一年到来,便是隆庆元年,有关隆庆新政,也开始正式实施。

比如说,开海新政。

开海这个事情,在嘉靖朝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有讨论,并且有了决断了。只不过因为嘉靖皇帝归天,这个事情暂时中断了而已。

朝堂上,高拱作为隆庆帝最早,并且时间最长的师傅,也已经进了内阁,而张居正作为徐阶重点培养的学生,又在徐阶的推荐下进入裕王府当过侍讲官,同样受隆庆帝重视,开始在朝堂上发力。

宫内这边,经过几个月的过渡之后,原来的司礼监掌印太监黄锦也终于退下来了,并没有发配去守皇陵,只是告老还乡,算是得了一个善终。

他当然知道,他能得善终,该是谁的影响最大。

为此,黄锦在离开京师之时,便特意先去了通州拜访大明财神李文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