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 > 第291章 抠门的晋商

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 第291章 抠门的晋商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9 14:46:34 来源:小说旗

从表面上来说,堂堂大明首辅,把自己的亲信官家派给李文贵办事,那是非常看重李文贵的表现了。

但是,实际上,徐阶和李文贵都知道,这是徐阶在讨好李文贵。

对此,李文贵也没拒绝。他能和徐阶说那些话,要分原始股份给徐阶,就是要多一个朋友的意思,拒绝徐阶的好意,那就违背了这个意思。

另外,去了江南那边,如果有徐阶的管家能帮他做一些事情,也确实会方便很多。

因此,李文贵便笑着谢过徐阶,然后对他说道:“如今朝廷已经宣布开海,因此,我想收购一个造船厂。”

一听这话,本来满心欢喜的徐阶,不由得心中大为失望。

在他想来,李文贵肯定是又格物出了什么好东西,比如玻璃,水泥之类的,那就能赚大钱。

但是,此时李文贵说,因为朝廷实施了开海之策,所以觉得开海会需要船,就想收购造船厂?

这种事情,别人早想到了,还轮得到李文贵再去做?

而且在这种预期之下,造船厂也不可能卖给别人吧,就算要卖,那也铁定是高价!

不过徐阶心中虽然是这么想的,但是表面上,却一点都没表现出来,还是保持着笑呵呵的面容。

李文贵看他波澜不惊的,也还是给他解释道:“我在想一种不依靠风力和人力就能动起来的船,不但大江大河上可以自如航行,就算在大海上也能比普通海船要有优势。我相信,等到造船厂起来之后,便会供不应求。”

听到这话,徐阶就算城府再深,也忍不住惊讶地问道:“船?不用人力和风力?”

他想象不出来,这么一来的话,船靠什么来航行?仙术么?“

亏了嘉靖皇帝已经仙去,要不然会更感兴趣!

李文贵听到徐阶的问话,当即微微一笑说道:”眼下还不能说,只是一个想法而已,那个核心部件应该有点难度,等我能做出来了,那时候再说不迟。“

徐阶听他这么一说,兴趣就更大了。

他是南直隶松江府人氏,当然比其他人更要知道,如果李文贵能造出他所说的船的话,那到底会有多受欢迎!

一艘可以不依靠人力和风力就能航行的船,真要出来了,大明现有的船只,只要东家有实力的,肯定都会换的!

这会是一笔多大的买卖,简直是难以想象!

于是,他便热情地对李文贵说道:”贤侄真得是太厉害了,可惜你已是皇亲国戚,要不然的话,老夫肯定要极力向朝廷举荐,培养贤侄能像老夫一样在朝为官!“

他如今重点培养的人,其实是张居正。但是此时说来的意思,好像是很想培养李文贵当他的接班人。

对于这个话,李文贵只是微微一笑。这么漂亮的话,只是假设,也就是说说而已,他听过就算了。

于是,他又说了几句之后,便告辞走了。

如今的他,还是住在通州,得骑马赶回去的。他准备等从江南回来之后,再在京师买房,要不然,姐夫当了皇帝,他在京师的次数会越来越多,来回也不方便。

第二天,朝廷这边就贴出了布告,有意竞拍北方各省水泥代理权的,就去户部登记验资,三天之后开拍。

陕西、山西、河南、山东、辽东等地的商人,都是学聪明了,他们先是自己出资成立了个商社,然后再由商社出面去竞拍。如此一来,就基本上没有人能和他们竞拍,就能用最低价得到水泥代理权。

当然,这也要看各省在京官员的掌控力,比如像晋商这边,在杨博、张四维的牵头之下,就很快成立了这个商社,利益各自谈妥的;

而如同河南、山东等地,要在短时间内内部互相妥协,却也有难度。

毕竟这个水泥代理的事情,是铁定赚钱的买卖,谁都想要多一些股份,谁也不肯让谁的,那就要靠实力说话了。

三天之后的水泥代理权的拍卖会,还是李文贵主持,规则和以前股权拍卖有些不同。

首先,各省根据对水泥需求的不同,起拍价就不一样。并且这个起拍价,不是很低的那种,而是水泥作坊这边给出的一个预估价。

比如,陕西和辽东都是十万两,山西是二十万两,四川、河南和山东都是二十五万两。

最终竞拍的结果,是陕西十二万五千两成交,辽东是十一万两成交;陕西是底线,二十万两成交,四川、河南和山东竞争要激烈一些,其中四川是三十四万两成交,河南是三十一万两成交,而山东则高达三十五万五千两成交;

除北直隶之外的北方地区,宣慰司不算,总计是成交了一百三十七万两银子。

京师百姓听到这个结果之后,不由得都是憧憬,指不定今年就能分红拿到点钱了。

他们手中那免费的原始股份,是要先扣除一两银子一股之后,才可以每次都正常分红的。

这次的水泥代理权拍卖,再加上南方各省拍卖的钱,他们估算着,肯定能超过每股一两银子。

对他们来说,自然是希望水泥代理权拍卖得越贵越好,因此,结果出来时,京师的百姓,都是在骂晋商抠门的。

这似乎是有点没道理,但是,老百姓就是骂了。

水泥作坊这边,招标得来的钱,自然都存入了京师钱庄内,然后按照李文贵的意思,在水泥作坊内部设立了一个水泥改良的研究部,只要能改进水泥性能的,按照改进的程度,从千两银子起步,上不封顶。

当然了,李文贵也给出了一些思路,让他们沿着他的指导思路去做。

另外,水泥作坊这边,也要培训那些中标的商社安排过来学习的人,甚至还要派人去协助他们修建各地的水泥作坊。这方面的事情,李文贵就不操心了,由陈景行去负责。

忙完了这些事情,时间已经到了隆庆元年八月初,李文贵也到了南下的日子。

临行前,隆庆帝在宫里设了家宴给他送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