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 > 第353章 太天真

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 第353章 太天真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9 14:46:34 来源:小说旗

隆庆帝听了,顿时眼睛一亮。

他此前听高拱说了,比较头疼的事情,就是这人口的问题。

田是死的,人是活的,朝廷用考成法督促地方官,高拱相信,田地有多少,肯定是可以丈量出来的。但是,人却是会躲起来,地方上的大户人家,也不好让所有人都出来点名,就算如此,人家躲起来,也有的是办法对付。

此时,隆庆帝听到李文贵有法子。如果是一般的皇帝,或许会听了之后,去臣子那里显摆。但是,隆庆帝这边,他却懒得传达,知道李文贵有法子之后,他便立刻说道:“走,去内阁一趟,免得你再说一遍了!”

李文贵一听,有点无语,不过表面上,他也没说什么,隆庆帝爱咋样就咋样了。

内阁在文华殿对面,他们一行人过去时,就听到高拱的大嗓门在内阁里面回荡:“……此事关系重大,虽难亦是要办!得罪人怕什么,要怕的,就不配在这内阁待着……”

隆庆帝听到,有点尴尬,下意识地止步了,似乎是想等高拱发完脾气再进去。

不过引道的内侍没他这想法,已经跨步进了内阁通报。

内阁里面的声音,一下便没了。高拱带着内阁辅臣赶紧出来迎接。

隆庆帝就当没听到高拱在里面发飙,只是笑呵呵地对高拱说道:“高卿啊,你今早所奏之事,特别是有关人口藏匿之事,文贵倒是有法子,因此,朕就带他过来,卿且听听。”

高拱等人一听,顿时有点惊讶,纷纷看向皇帝身后的李文贵,一时之间,似乎有点难以置信。

在他们看来,李文贵赚钱确实厉害,但是,这朝堂上的大事,他也有心得?

要知道,他们都在头疼,想不出好办法的事情,李文贵还能想得出来?

也就是隆庆帝在,要不然,看高拱的样子,估计会当场发问了。

等他们在内阁按君臣就座之后,高拱便马上问了。

李文贵把之前给隆庆帝所说得那些话,再次说了一遍。他这个角度,让高拱、张居正等人都有点意外,因此,更为认真地听着了。

只听李文贵对他们说道:“基于我刚才的想法,是不是可以改为这样,把人头税分摊到田税中去。这么一来,没有田地的人,就不用交税,也就没有隐匿的理由了。自身利益决定言行,对他们而言,继续隐匿,反而更多的是不方便。”

张居正听得微微点头,却没想到,高拱听到他这话之后,忽然发问道:“利益决定言行,那对你又有什么好处?”

这个话,张居正是绝对问不出来的,自己得了好处,还问这个,就有点不近情理了。

可是,不近情理的事情,高拱做得,多了去了。性格使然,又怎么会在意这一件?

李文贵被他问得一愣,回过神来之后,却也不生气,只是淡然地回答道:“因为是我姐夫来问我,我当然是要帮我姐夫的忙了!”

隆庆帝一听这话,脸上顿时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不过李文贵的话还没说完,就听他继续接着说道:“另外,把更多的隐匿人口找出来,对我也是有好处的。以后的买卖,会越来越多,越做越大,就需要更多的人手。”

“还有,识字的人越多,回头做买卖时候雇佣的人就越好用。因此,我希望能有更多的好用的人手。”

张居正听了,连忙打圆场道:“文贵和朝廷的目标一致,算是一举两得之事也!”

高拱听了之后,并没有继续追问,似乎问过之后就和他没事情了,只是在低头沉思,想着事情。

隆庆帝看看他们,打个哈哈,正准备站起来溜了时,忽然就听到高拱抬头,看向李文贵说道:“你刚才所说,确实能解决人口隐匿之事,不过如此一来,有田地的那些人,却是要多收税了。”

“做买卖,能赚大钱,如果没有田地,就不用交税,对他们有些不公了!”

他指的的是人头税,都让有田地的人交了,哪怕做买卖赚大钱的商人,却也少了人头税。

从这点上来说,高拱想得确实有道理。

在原本的历史上,雍正实施摊丁入亩时,商业还不发达;而如今,在李文贵的蝴蝶效应之下,大规模的商业蓬勃而起,必然也是有人盯着的。

明朝初期主要的人头税称为“丁税”或“丁银”,是基于人口数量,特别是成年男子(丁)来征收的赋税。一般来说,16岁至60岁的男子为成丁,需承担丁役和丁税。

这个主要是以实物和力役为主。实物可能包括粮食、布帛等;力役则要求百姓亲自为官府从事各种劳役,如修建城池、水利工程,或承担运输等任务。

基于此,李文贵听到高拱的话之后,便决定更进一步,当即对他说道:“高大人既然觉得不公,那我就建议,直接废除人头税好了!”

在座的所有人,包括隆庆帝在内,听到李文贵说出这么激进的话,顿时都是一愣。

李文贵不管他们的反应,对他们说道:“我这边的买卖,比如说,路桥公司修路,要是以往的话,应该是朝廷征发百姓去修路,也就是丁役。但是如今,路桥公司却是给钱的,这就等于变相地免去了修路的丁役。”

“还有其他工程什么的,朝廷其实也可以这么做,不但不用丁役这招,并且还要给百姓钱。如此一来,百姓干活,还能有钱拿,积极性就高了,百姓富了,朝廷也能有钱。”

高拱听到这里,当即摇头说道:“人头税是朝廷收入中很大的一部分,如果没有了这些,国库更为亏空。不说这,光是如今要收人头税的时候,朝廷都不可能有钱来给百姓发钱。你这说法,太过天真了!”

按道理来说,李文贵的说法,确实是收获民心的好办法。但是,身为大明总管,还是要计较钱的,而不是只有名声。

让高拱没想到的是,李文贵听到他的话,却是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