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 > 第428章 开心过年

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 第428章 开心过年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6 00:48:05 来源:小说旗

第428章 开心过年

此时,被徐家上下羡慕的李文贵,来到这个时代之后,又一次过年了。

京师这边,瑞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给这座古老的都城披上了一层洁白的盛装。

虽然寒风呼啸,冰冷刺骨,但是大街小巷上却张灯结彩,还有红灯笼在风中摇曳生姿,与皑皑白雪相互映衬,鞭炮声,此起彼伏,处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儿。

这一次的过年,李文贵没有在自己家里过,而是带着老婆孩子去他爹李伟那边。

如今的李府门前,那是相当气派了。两个石狮子威风凛凛,朱红色的大门上贴着崭新的门神,而门楣上悬挂着寓意吉祥的红灯笼,随风轻轻摆动。

那块李府的牌匾,是隆庆帝御赐的。任何人到李家,都要下马下轿。

再一个,武清侯的爵位,也算是高的了。

刘福贵骑马在前,先一步敲门知会。

等到李文贵夫妇到府门前下马车之时,大哥李文全便第一时间迎了出来。腿脚边跟着他五岁的儿子,带着一点好奇,也带了一点生分,躲在他爹身边喊“叔叔婶婶”。

当李文贵两岁多的女儿下车之时,他的脸上才露出了笑容,主动去搀扶了堂妹,一起向屋里飞奔,后面留下一串“小心,当心”的惊呼声。

李家没有正式分家,但是自从到京师分开住之后,李文贵因为很忙,就很少过来他爹这边。侄儿侄女什么的,都对他有点生分。

等到李文贵夫妇抱着还不到一岁的小女儿,和大哥有说有笑地进入正堂大院时,就发现李文全的几个子女和李文贵的大女儿已经在院子里玩上雪了,连李文全最小的婴儿,都在乳母怀中好奇地张望,粉嘟嘟的小脸被寒风吹得红扑扑的。

李伟没有再娶妻,只是娶了个妾,如今也有了身孕,因此,李伟没有第一时间出来,一直到这时,他才出来见二儿子,似乎有点生分,还有点……不自在。

李文贵倒没什么,主动和他,以及大哥一边看着院子里玩耍的小孩,一边说着话。

而李文贵的媳妇,则去找嫂子说话去了。

没过多久,宫里御马监掌印太监李文进也匆匆赶来了,他身着大红绯色的太监服饰,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一进府便高声喊道:“父亲,大哥,二哥,我回来过年啦!”

隆庆帝恩准,让李家人团聚,一起过年。也就是小妹和大姐已经是外姓人了,就没来一起过年。

李伟站在正厅前,看着眼前齐聚一堂的家人,眼中满是欣慰。他虽已年过半百,岁月在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但此刻,这些皱纹都仿佛化作了幸福的纹路。

“好,好啊!一家人都到齐了,这年才过得热闹,才叫团圆!”李伟的声音中带着掩饰不住的喜悦。

边上的李文贵听到这话,忽然感觉自己前两年在自己家过年,好像有点不应该。或许以后,还是一起过年更热闹一些。

傍晚,正堂内,年夜饭的餐桌,很大,容纳了十五六个人的,中间可以转动那种,已被布置得满满当当。

桌上摆满了珍馐美馔,热气腾腾的饺子形似元宝,象征着团圆与财富;色泽红亮的红烧鲤鱼,寓意着年年有余;还有那外酥里嫩的烤鸭,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

在正堂的两侧厢房,以及外间两侧厢房,也都是一桌桌的年夜饭。

这些是李府佣人的,按照身份高低,内外厢房有别。

等到吃年夜饭时,李伟坐在主位,端起酒杯,环视着围坐一桌的家人,忽然眼眶微微泛红,很是感慨道:“今天,咱们一家人难得齐聚,这是咱家的福气。来,一起干杯!”

李文贵和李文全等人听了,全都一起站起来举杯回应。

那些小屁孩也想着凑热闹,一个个兴高采烈地喊着“干杯”,然后喝光他们手中的温牛奶。

也是李家才富贵起来,还没什么规矩。换了那些名门大户,断然不可能有这种热闹。

已经喝完一杯的李伟坐回座位,没管边上的丫环倒酒,只是扫视眼前热闹的一桌,忽然又是感慨地说道:“有的时候,就像做梦一样,我就怕梦醒过来,又回到了通州老宅,家徒四壁时候!”

李文全是老大,从小就跟着他爹干泥水匠,见证了家里的一切,此时听到,也是感慨地说:“父亲,那些年的苦,如今想来,仍像一场噩梦。您为了一家人的生计,被迫把大姐卖去陈府,又无奈将三弟送进宫里。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只能吃糠咽菜,真得是……真的是每一口都是煎熬啊!”

李文全说着,声音都有些哽咽了,脸上满是对往昔苦难的追忆。

李文进听到这话,默默无语,当年要不是太穷,都快饿死了,他也不至于被他爹狠心送进宫里去。

李伟的眼眶湿润,扫视一桌子的家人,轻声说:“如今日子好了,可那些苦不能忘。我看着孩子们如今无忧无虑的,真希望他们能明白,咱们家走到今天不容易,多亏了……”

他的话还没说完,李文全五岁多的儿子仰着天真无邪的小脸,好奇地问:“爷爷,什么是吃糠咽菜呀?糠好吃吗?”

李伟慈爱地看向他,眼中满是疼爱,“傻孩子,糠啊,就是稻谷外面的皮,又干又涩,一点都不好吃。那时候家里穷,没别的吃的,只能吃糠和野菜,勉强填饱肚子。哪像现在,你们想吃什么就有什么。”

李文贵的大女儿听了,奶声奶气地说:“爷爷,我不要吃糠,现在的肉肉好吃。”

她的话引得众人一阵哄笑,冲淡了些许伤感的氛围。

李文贵也是笑着说道:“我还记得小妹第一次去王府吃到好吃的菜时,哭鼻子了!”

一听这话,李伟和李文全两人便笑了。因为只有他们知道,李彩莲哭鼻子,是因为李文贵把吃的让给她,以至于她肚子不饿,吃不下多少好吃的,就急哭了!

如今的李彩莲,有李文贵送的一份产业当嫁妆,背后站着大明皇帝和皇贵妃,还有大明的财神爷,在夫家的日子过得很滋润。

在座的人,都对如今这种日子,感到非常满意。

就这样,年夜饭在温馨又感慨的氛围中继续进行着。大家一边品尝着美味的菜肴,一边分享着过去一年的点点滴滴。

吃完年夜饭,到发红包的环节时,便是一个欢乐小**。哪怕红包其实没有多少钱,意思一下而已,小孩们却都很高兴。

随后便是放鞭炮了,满天雪花中乒乒乓乓,非常热闹。李家的小辈们,都是要看,却又怕,玩得非常开心。

李伟作为家主,又坐在正堂上,接受家里仆人的恭贺,然后每人一个红包。

李文全,李文贵以及李文进,也都有给他们红包。就只是过年的这红包,李家的仆人,就足以让其他府上的羡慕了。

而后,几个男人,便坐在屋里说着话,而小孩们,则大都在外面玩,或者去他们母亲那边,总之,有仆人照顾着,也没人来打扰几个男人。

没有了外人,李伟便对李文贵,同时也说给其他人道:“去年一年,一共进项了四十多万两,你看,这钱怎么处理?”

说这话的时候,他的脑海中便回想起来,当初二儿子拿回家几十两银子的时候,那手都是抖的。甚至为了那点银子藏那里,都失眠过!

如今钱多了,多得数都数不过来,但是内心深处,却已没有当初的那种激动了!

此时,李文贵听到李伟的话,略微一沉吟之后,便开口说道:“钱多其实也不是好事,在外可能会让人嫉妒,在内可能会让子孙坐享其成而不再努力。别的不说,那些世袭勋贵,就没有一个能超过他们祖先的。因此,我的想法是……”

说到这里,他看向其他人,发现他们都看着自己,便接着说道:“……拿出一部分钱,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说起来,这钱其实都是李文贵赚的,因此,其他人对于李文贵的话,都没有异议。

李伟听了之后,便带着一点好奇问道:“做什么有意义的事情?”

李文贵已经有想法,当即便回答道:“就以我们李家的名义,再设立一些奖学金。具体做法是,把钱用来投资,再用每年投资得来的钱,奖赏一些有才华的人。”

“比如说,可以设立通俗小说奖!”他说到这里,想起当年的第一桶金,便接着说道,“我们李家赚钱,起步的第一笔钱,便是写书所得。因此,就叫起点小说奖好了,奖励当年评选出来的优秀通俗小说。”

听到这话,李伟等人,自然没有意见。

然后,李文贵便接着说道:“格物学其实还有好多细分的,比如物理,化学,生物,还有医学这些。以前设立的格物学奖励金,从目前来看,效果并不理想,都几年过去了,也没什么像样的成就可以奖励。”

“我觉得,可能是以前的格物学太笼统的原因,因此,我会在明年进行细分。医学这块,我想留给我们自家,用李家的名义来奖励。如此一来,不管多少年过去了,不管是什么朝代,我们李家的名声,依旧会被后世所记得!”

对于李家来说,最值钱的不是这四十来万的分红,而是那些股份。

钱对他们来说,哪怕是以前非常吝啬的李伟,也已经有些麻木了。

因此,这个时候,哪怕是李伟,也比较在意身后名了。听到李文贵的话,他是赞成的。

李文全平时就是个老实人,自然是他爹和弟弟说了算的。

至于李文进,都没后人,自然最图名声了。

于是,一家人的意见便统一了,就按照李文贵所说那样,设立一个通俗小说的奖励金,再设立一个医学方面的奖励金,为李家扬名,留名。

李文贵的这些想法,其实并不是他爹问了之后,他才有的想法,而是这些天来,他就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

一如他刚才所说,格物学奖励金在早几年就设立了,虽然申请的人也多,但是基本上都没什么好的成就,甚至很多都是空谈,想当然。

对此,李文贵也进行了反思。

他觉得只是叫格物学,有点太笼统了,没有指明方向,因此大部分人就像没头苍蝇,乱格物。甚至他还听到,有人对着山,水,树,木等等坐在那里空想,然后就试图想出点什么。

因此,他准备再细分下格物学。

另外,李文贵觉得如今还没有让他看的过眼的申请,也和格物学兴起时间过短有关。

以前的读书人,动手能力很弱;而动手能力强的匠人,却大都不识字,没法正确记录自己的想法和有体系地探索。或许等再过几年,读书人的动手能力变强了,匠人们也都识字了,那个时候,说不定就有让他欣赏的成就出来了!

一家人说着这些事,最终由李文贵规划起李家命名的这个奖励金,然后再由李伟出面去奏请朝廷说这事,真正做这个事情,就交给李文全。

与此同时,宫里面也是非常热闹。

要说分红最多的人,谁都不能和隆庆帝比。

当年属于裕王府的股份,还有当年嘉靖皇帝搞到的股份,全部都归了隆庆帝,只是一年的分红,就差不多有百万之多了。

这大过年除夕之夜,隆庆帝也非常大方,拿出了二十万两银子,在宫里派发红包。

这或许也和他性子有关,要是换了他父皇嘉靖皇帝的话,就不可能如此,所有的钱,都会用来炼丹,这可是一个无底洞,光是龙诞香,就是个天文数字。

宫里面还有不少人,还有写书、纺织的副业,哪怕要和皇帝对半分成,他们的一年收入,也比一般人要多多了。

如此种种之下,完全可以说,宫里面的祥和气氛,估计洪武时期都不能比,更不用说其他时候了。

有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有钱,真得能让很多事情变得非常和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