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 > 第438章 大明威武

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 第438章 大明威武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6 00:48:05 来源:小说旗

第438章 大明威武

消息终于传到了京都。

或许是没有人专门报信,都是逃难的人传递的消息,因此,消息先在民间传开了。

“听说了吗?大明军队把九州岛都占了,马上就要打到本州岛来了!”

“不是说,是蒙古人打过来的么,怎么是明军了呢?”

“不管是谁,都和魔鬼一样的,见人就杀,见房子就烧,九州岛那边的人都死绝了啊!”

“我也听说了,人头都叠得跟山一样高!”

“听说明**队攻无不克,这可怎么办好啊?”

“听说蒙古骑兵就像风一样快,跑晚一步就逃不掉的啊!”

“这可怎么办啊?为什么连年都是兵灾,这是又要遭殃了啊!”

“……”

倭人的脸上写满了恐惧与绝望,不少胆小的人,哪怕这里是京都,都觉得不安全,准备跑路了。

茶馆里,原本悠闲喝茶的人们,听到消息后,茶杯停在嘴边,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

一位常客颤抖着声音说:“这……这可如何是好?大明军队要是来了,我们京都怕是也保不住了。”

“蒙古骑兵天生就是会骑马的,我们不可能是蒙古骑兵的对手吧?”

“……”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原本热闹的茶馆变得鸦雀无声,只有沉重的叹息声。

而在二条城,当地方官慌慌张张地闯入大厅,将消息告知织田信长时,大厅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愣住了。

织田信长手中的折扇“啪”地一声合上,他猛地站起身来,双眼紧紧盯着地方官,眼神中透露出震惊与难以置信:“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地方官颤抖着声音,再次重复了九州岛沦陷的消息。

织田信长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他发出质疑道:“为什么地方上没有上报,为什么都是贱民先知道了消息,这是怎么回事?”

正在这时,地方上的信使终于到了,但是带来的消息,也依旧是比较混乱的。

不知道是明**队,还是蒙古军队,又或者是明国和明国的联军,总之,是外敌把九州都给占了,并且杀了很多人。

地方上一开始还不敢相信,不敢随便上报消息,确认了九州真得沦陷之后,才会把收集到的消息上报,自然就比那些拼命逃跑的人,要慢了一些了。

听完了这些消息之后,织田信长手下大将,明智光秀皱着眉头,率先打破沉默:“主公,此消息若属实,不管是蒙古军队,还是大明军队的威胁,都是不容小觑,我们必须尽快做出应对之策。”

织田信长正要说话时,忽然又听到一人说道:“主公,九州沦陷该是已成事实,其实力之强,怕是从所未有。我们最好是和各家罢战,联手对付外敌为先!”

他闻声看去,认出是身材矮小的木下藤吉郎,便点点头说道:“言之有理,就算是我,也不可能一举横扫整个九州的!”

木下藤吉郎,就是日后非常有名的丰臣秀吉。

以前的他,只是因为善于察言观色,取悦主公信长而受信长宠信。但是,刚过去的金崎殿后之战中,他一举成名,便从负责收集情报,散播谣言,经行策反任务这些幕后,转到了和其他武将一样的台前,参与重要的会议。

他的意见,其他人也都非常重视,商量之后,便决定一边加紧收集九州的消息,一边做联合其他大名的打算。

在甲斐国踯躅崎馆内,武田信玄收到消息时,正与将领们商讨战术。

他听完家臣的汇报,武田信玄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他一拳砸在桌子上,怒喝道:“大明军队竟敢插手我倭国之事,真是欺人太甚!”

山县昌景说道:“主公,当务之急,我们需加强边境防御,同时与其他大名联络,共同商讨应对之策。但也要警惕织田信长,他说不定会借机谋取私利。”

武田信玄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不错,这乱世之中,人心叵测。我们既要抵御明军,也要提防其他大名。传我命令,加强军备,同时派使者前往各方。”

越后国春日山城,上杉谦信得知消息后,原本平静的面容变得严肃起来。

他放下手中的书卷,对家臣们说:“大明军队占领九州岛,看来我们不能再置身事外了。直江兼续,传我命令,召集将领,准备商议联合抗敌之事。同时,密切关注各大名的动向,我们必须在这场危机中找到出路。”

…………

各路大名的注意力,全都被九州那边所吸引,倭国的历史,由此改写。

在各路大名还在反应之时,消息在本州岛的进一步传开,本州岛的南部区域,还包括四国,都陷入了恐慌之中。

沿海地区的倭人纷纷收拾细软,拖家带口地逃往内陆,道路上挤满了逃难的人群。

商人们忧心忡忡,担心战争会破坏贸易,导致经济崩溃,纷纷盘算着如何转移资产,减少损失。

总之,本州南部地区,哪怕还没见到明军或者蒙古骑兵,就已经算是非常混乱了。

和倭国这边不一样的是,明军占领九州的消息,在其他地方却引发了欢庆的热潮。

在琉球那风光旖旎的岛国之上,阳光洒在金色的沙滩与翠绿的椰林之间,给这片土地披上了一层梦幻的薄纱。

报捷的快船到达那霸港,港口的大明守军首先爆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随后,消息传开。

顿时,无论是繁华的首里城,还是宁静的小渔村,人们的脸上洋溢着的不仅仅是春日的喜悦,更是对大明捷报的欢呼雀跃。

这不,首里城的宫殿内,琉球国王尚永端坐在华丽的王座之上,两旁分列着一众朝臣。

当那霸港的地方官亲自快马加鞭,跑来给国王报信,就见他一踏入殿内,便单膝跪地,大声宣告:“启禀国王殿下,大明征倭军已成功占领倭国九州岛!”

“从朝鲜渡海的大明军队,和俞大帅的大明军队一起,横扫了倭国九州,是横扫啊!”

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顿时,整个大殿瞬间沸腾起来,朝臣们交头接耳,脸上满是惊喜与赞叹。

尚永王激动得站起身来,眼中闪烁着喜悦之光,不禁脱口而出:“大明之师,果然神兵天降!竟能如此迅速地攻占九州,实乃我等意料之外啊!”

一位老臣捋着胡须,感慨道:“殿下,大明向来国力强盛,此次出征倭国,彰显了天朝上国的神威。如此神速拿下九州,想必倭国元气大伤,日后定不敢再轻易侵扰我琉球。”

另外一个年轻点的臣子听了,毫不犹豫地说道:“指不定很快,就没有倭国了!”

尚永王连连点头,兴奋地来回踱步,说道:“传我命令,举国欢庆!筹备盛宴,以表对大明的感激与祝贺。”

“遵旨!”

一个老臣随后,又提醒琉球国王,这时候必须要对留守的大明军队表示一下。

尚永王听了,连连点头,立刻又下旨犒赏大明天兵。

一时间,首里城内钟声齐鸣,鼓声阵阵,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欢呼雀跃,孩童们在人群中嬉笑奔跑,手中挥舞着自制的小彩旗。

在热闹的集市上,一位卖着琉球特色手工艺品的商贩,兴奋地对顾客说道:“这下好了,大明军队把倭寇打得落花流水,以后咱们琉球的海上贸易可就安全多了,再也不用担心倭寇的骚扰抢掠啦!”

顾客们纷纷应和,脸上洋溢着安心的笑容。

在海边的小渔村里,渔民们刚刚结束了一天的劳作,听闻这个消息后,纷纷放下手中的渔具,欢呼起来。

一位年长的渔民满是皱纹的脸上绽开了笑容,说道:“这些年,倭寇时常在海上拦截我们的渔船,抢夺渔获,害得我们日子苦不堪言。如今大明军队如此神勇,把倭寇打得没了脾气,以后我们出海捕鱼也能安心咯!”

年轻的渔民们则兴奋地讨论着,有人提议:“咱们应该准备些礼物,送给大明军队,感谢他们为我们琉球除去大患。”

其他人听了,都是纷纷叫好。

而在琉球的学府中,学子们也在热烈地讨论着这一消息。一位书生激动地说:“大明之军威,不仅保家卫国,更是庇护我琉球。此乃正义之师,仁义之举。我们应当好好学习大明,说不定将来就有能力响应天朝上国的征召了。”

这一次,天朝上国只是征召了会水的民壮而已。但是,等到大明打下倭国,说不定就会用到他们。

其他学子们纷纷点头,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整个琉球,从宫廷到民间,从城市到乡村,都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之中。

琉球人民深知,大明军队的胜利,不仅为他们驱散了倭寇带来的阴霾,更为琉球的未来带来了和平与繁荣的希望。他们对大明的感激之情,如同那波涛汹涌的大海,无尽而深沉。

与此同时,在北方的朝鲜半岛,这一消息同样如春风化雨,滋润了每一寸土地,让朝鲜君臣与百姓沉浸在喜悦之中。

汉城的景福宫内,朝鲜国王李昖正在与一众大臣商议国事。

当听到大明征倭军占领九州岛的消息时,李昖惊喜地从龙椅上站起,眼中满是敬佩与欣喜,说道:“大明不愧是我朝鲜的宗主国,其军队如此英勇善战,战无不胜!此次成功占领九州,实乃我朝鲜之幸,天下之幸啊!”

领议政柳成龙赶忙附和道:“殿下所言极是。大明军队的神速与强大,让倭寇闻风丧胆。这不仅是对倭国的沉重打击,更是为我朝鲜边境的安宁提供了有力保障。”

其他大臣们也纷纷称赞大明之威,一时间,大殿内充满了对大明的赞誉之声。

本来有些对征倭军在朝鲜的事情有意见的,更是不敢再有意见了。

这个时候,谁敢不赞大明的好?

李昖思索片刻后,说道:“即刻准备厚礼,派遣使者前往大明,一来恭贺大明军队的辉煌胜利,二来表达我朝鲜对大明庇护之恩的感激之情。”

消息很快传遍了朝鲜的大街小巷,百姓们奔走相告,欢呼之声响彻云霄。

在汉城的街头,一位卖着打糕的阿婆,笑得合不拢嘴,对路过的行人说道:“哎呀,这可真是太好了!这些年,倭寇时不时就来骚扰我们边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现在好了,大明军队把他们打得屁滚尿流,我们以后终于能过上安稳日子了。”

就连朝鲜的军卒听了,也都紧握着拳头,激动地说:“大明军队如此英勇,真的是太厉害了。若有机会,我也愿追随大明军队,一同抗击倭寇,保卫我们的家园。”

在朝鲜的南边沿海地区,百姓们的喜悦之情更是溢于言表。

多年来,他们饱受倭寇侵扰之苦,亲人离散,家园被毁。如今听闻大明军队的胜利,仿佛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一位从倭寇袭击中幸存下来的村民,望着远方,眼中满是感激的泪水,说道:“真得是太感谢大明军队了,是他们为我们报了仇,让我们看到了安宁的希望。”

在乡村的田野间,农民们停下手中的农活,聚在一起谈论着这个好消息。一位老农感慨道:“这下好了,倭寇被打败,我们可以安心种地了。说不定以后真的再无倭寇之祸害,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过上太平日子咯。”

众人纷纷点头,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没有任何疑问,随着胜利的消息传遍朝鲜这边,有关朝鲜这边提供大明征倭军后勤的事情,变得更加顺利起来。

所有参与的人,都不用人盯着,变得更加积极。

不得不说,大明征倭军的胜利,使得朝鲜、琉球这些附属国的人心,都凝聚了起来,团结到了大明征倭军的身边。

特别是朝鲜国王,因为去过大明,更是坚信大明征倭军不但能横扫九州,还能横扫倭国剩下的地方。

胜利,总之那么地激动人心,鼓舞士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