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 > 第443章 对策

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 第443章 对策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6 00:48:05 来源:小说旗

第443章 对策

不得不说,倭人逃跑也是有一手的。

虽然蒙古骑兵尾随追杀,但是有一部分倭人冒死拦截,还是给毛利残军争取了逃回船上的机会。

但是,至少一万多人没有逃回去,或者被杀了,或者被俘了。

毛利军,大残!

………………

也就是前后脚的关系,武田胜赖、毛利辉元等先渡海进攻九州岛的大名,就在其他大名在海边准备坐船进攻九州岛时,领着残兵败将,惶惶然撤回了本州岛。

那景象,可谓凄惨至极。

武田胜赖原本精锐的骑兵,如今十不存一,士兵们大多带伤,神色惊恐。队伍中,缺胳膊少腿的士兵比比皆是,有的拄着简易的拐杖一瘸一拐地走着,有的则被同伴用临时制作的担架抬着,一路上痛苦的呻吟声不断。

而毛利辉元的军队也好不到哪儿去,两万步骑如今只剩不到一万,且士气低落。士兵们身上的铠甲破破烂烂,血迹斑斑,眼神中满是劫后余生的庆幸与对明军的恐惧。

那些侥幸活着的士兵,回想起战场上明军如雨点般的燧发枪铅弹,以及骑兵如猛虎般的冲锋,仍心有余悸,身体止不住地颤抖。

看到这一幕,那些还正兴奋准备去抢夺九州岛地盘的大名,顿时就傻眼了。

而他们的手下,更是惶恐起来,不用说,军心浮动,一个个赖着,再怎么样也不过海了。甚至军卒们私下里纷纷议论,对明军的强大战力充满了恐惧。一些将领试图安抚军心,但效果甚微,恐惧的情绪如瘟疫般在军中蔓延。

消息很快在本州岛传开,各地大名又收缩了兵力,最后,全都集中到了京都,重新议事。

宽敞的议事厅内,因为进攻九州岛惨败的事情,使得会议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织田信长端坐在主位,面色阴沉如水,目光扫过下方狼狈的众大名,缓缓开口:“此次出兵九州岛,诸位损兵折将,想必都有一肚子苦水。但此刻不是抱怨的时候,说说吧,明军究竟是何等厉害,让你们败得如此之惨?”

他其实是有料到,估计会吃点败仗,但是,他确实也没想到,竟然吃了这么大的败仗。

因此,他想听听当事人是怎么说的。

武田胜赖面色苍白,回忆起九州岛之战,身子还微微颤抖。看到织田信长看过去,便只好站出来,声音带着一丝惧意说道:“明军实在太过强悍。我武田军进入山谷后,他们的伏兵突然杀出,他们的火器不需要点燃火绳,就像不要钱似的齐射。一瞬间,我军就被打得晕头转向,军卒成片地倒下。”

“我们根本来不及组织有效的抵抗,只能拼命边打边撤。要不是军中都是打仗的老兵,这一战,估计都回不来了。如今,虽然回来了一些,但我武田军元气大伤啊!”

说着,他忍不住悲从中来,眼眶泛红。因为这次冒进,从此之后,算是失去了争霸天下的资格了。

织田信长听了,也不知道是不是真心,总之是安慰了他两句,然后转头看向另外一个损失惨重的大名。

毛利辉元一见,只好满脸苦涩地起身,声音低沉地道:“我军在平原地带,本以为能凭借地势展开兵力,可没想到明军正面作战竟如此恐怖。”

“他们的火炮,射程很远,能轰散我们的军阵,等我们冲锋时,也有不用点火绳的火枪,连绵不绝地射击。我军的盾墙根本挡不住,阵型一下子就乱了。”

“紧接着,他们的骑兵如鬼魅般冲来,将我军分割包围。最后他们的步军压上来,那整齐划一的攻势,我军根本无法抵挡。我那两万步骑,如今只剩这点残兵败将,唉……!”

随着一声长长的叹息,非常沮丧地结束了发言。

在他身边的小早川隆景见此,犹豫片刻之后,紧接着补充道:“明军战术精妙,配合默契。火器、骑兵、步兵相辅相成,环环相扣。尤其是他们的火枪,射程远、精度高、威力大,我们的弓箭和少量火绳枪与之相比,简直不堪一击。而且明军的军阵变幻莫测,近战能力极强,冲入我军阵中,如入无人之境。”

织田信长听到这些话,不由得眉头紧皱,眼神中都是忧虑。

随后,他看向一直沉默的德川家康,问道:“你身为水师主帅,对明军的战力也有所了解,依你之见,我们该如何应对?”

德川家康听到问话,微微躬身,神色凝重地说道:“之前我们各自为战,太过轻敌,才遭此大败。如今明军士气大振,而我军的士气遭受严重打击,若想与之抗衡,必须真正联合起来。整合各方兵力、资源,统一调配,制定出一套完善的作战计划,才有胜算。”

这时,一位原本对进攻九州岛满怀信心的大名,此刻面色如土,声音颤抖地问道:“可即便联合,明军火器优势如此明显,我们又该如何应对?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克制他们的火器?”

德川家康听到这话,便开口说道:“我们海战的时候,有缴获明军的火器,如今正在仿制。不过……”

听到他停顿,好几个大名,立刻追问下文。

德川家康听了,只好回答道:“不过明军的扳机是靠击发燧石点火,但是那种扳机的钢材,要想大规模产出,却是不可能。”

“我们仿制明军的这种新式火枪,非常难,产量会非常低,还不如……还不如靠缴获更靠谱!”

听到这话,议事厅内顿时陷入一片沉默,众人都被这个问题难住了,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忧虑与无奈。

就在众人沉思之际,一直站在角落里的丰臣秀吉眼睛一亮,向前迈出一步,抱拳朗声道:“主公,诸位大人,秀吉有一策,或许可解当前困境。”

织田信长目光投来,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秀吉,你且说来听听。”

丰臣秀吉清了清嗓子,胸有成竹地说道:“其一,我们可派出水师,全力攻占对马岛。”

“对马岛乃明军后勤补给的重要中转站,一旦我们占据此地,便能截断明军的后勤补给线。没了粮草、弹药的供应,明军战力必然大打折扣。”

“其二,挑选一批精锐的小股部队,秘密潜入九州岛。这些人要擅长隐蔽行动,可在九州岛内四处活动,煽动当地倭人,搞策反活动,同时对明军的粮草囤积处、兵营等重要设施进行破坏,扰乱明军部署。”

“其三,待上述行动初见成效,明军阵脚大乱之时,我们大军多路并发,一起攻上九州岛。此时明军内忧外患,首尾难顾,并且明军的兵力没有我们多,如此种种,就算明军有优势火器,我们也能有更大的胜算。”

众大名听后,先是一愣,随后纷纷叫好。

武田胜赖大声称赞道:“妙啊!此计若成,明军必乱。截断后勤,让他们无以为继;岛内破坏,使其军心不稳。到时我们大军压境,定能一雪前耻!”

毛利辉元也点头赞同:“秀吉此计甚妙,环环相扣,直击明军要害。只要我们各方面配合得当,定能扭转局势。”

织田信长脸上也露出一丝难得的笑容,他看着丰臣秀吉,满意地说道:“秀吉,此计甚好。”

夸奖了之后,他看向其他人,问有没有补充的。

有丰臣秀吉开了口,带来了胜利的希望,其他人便也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

“我们等到雨季来临的时候进攻,明军的火器就发挥不出优势了!”

“没错,我们还可以趁黑夜进攻,明军的火器也发挥不出优势!”

“我们可以用火牛阵,事先冲散明军的阵型。”

“我们可以派忍者过去,把他们的主帅给杀了!”

“……”

这些主意中,有的不靠谱,有的也还行。

织田信长听着他们说话,不动声色,一直到所有人都说完了不再说时,他才做出决断。

第一,各大明的水师集结,以德川家康为主帅,九鬼嘉隆和村上武吉为副将,训练水师,主要是训练各大名的水师协同能力,然后择日出征对马岛。

第二,派出忍者,潜入九州岛进行破坏,策反和刺探军情。

第三,各大名的火器,都集结起来使用,以此对抗明军的火器。

第四,各大名的骑军,也要集结起来,以便于对付明**队中的蒙古骑兵。

第五,水师切断明军后勤补给之后,陆军大概也整训地差不多,到时候一起分兵多路,进攻九州岛的明军。

………………

他们却不知道,九州岛的明军这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大明远征军这边,连续两次大捷,战后统计,倭军的尸体一共有八千多具,伤兵三千多人(重伤的倭兵,都成了尸体了),俘虏一万两千来人,沉重地打击了来犯倭军。

自身这边,明军这边战死三百多人,受伤一千三百来人,蒙古骑兵,战死四百来人,受伤三百多人。

不管如何,这绝对算是一场大胜了。

明军将士们,都是非常振奋,士气高昂。

但是,明军主帅这边,谭纶却并不怎么高兴。

大明远征军,是经不起消耗的。而国内那边,一直没有动静,这让他有些不安。

或许是路程太远,而不是什么别的政治因素。

粮草物资之类,倒也还行,从朝鲜和琉球补充了一部分,甚至连军需物资也是,目前还能对付的。

希望国内不要出什么幺蛾子!

戚继光是了解他的,便安慰他道:“如今朝堂内是内阁在做事,不管是高大人还是张大人,皆是有大志向的,如此重大的征倭大事,断然不可能中途变卦。”

“再说了,京师不是还有衍神公么,他对朝局的影响也非常大。有他在,我们无需担心后方!”

戚继光说到这里,看到谭纶点点头,便又补充说道:“不过末将以为,我们当下最为紧要的事情,还是在于水师。”

“如果水师不练出来,没法保证海路的安全,不要说我们进攻本州岛了,就连我们的后路,都可能会有危险。”

“要是末将所料不错的话,倭寇进攻九州岛吃了大亏,必然会改弦易辙,从水师这边想办法。”

谭纶听到他这话,当即点头,说道:“元敬言之有理,你且接着说!”

戚继光听了,便继续讲述他的看法道:“水师这边,我们的优势是火炮,是远程火器。而倭寇的优势是人多,跳船作战的话,我们禁不起消耗!”

“因此,我们水师训练的方向,该是如何在海战时机动,保持和倭国战船的距离,不让倭国战船靠近,用火炮打击倭国战船,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而要做到这点,就需要熟悉倭国海域的风向,水流等等,如此才能更好地保证我们的战船不被倭国战船迫近。”

“如此要招募熟悉这些的倭人,水师中的水兵,也要多加练习控船……”

听着戚继光侃侃而谈,谭纶不时点头,过了好一会之后,等到戚继光说得差不多之后,谭纶才开口说道:“招募倭人之事,暂时还不可行。毕竟是两国之人,彼此还缺乏信任。”

“就如今而言,我们也只是在倭人中实施保甲法,连坐制。等过段时间再看吧,如果什么地方的倭人表现良好,那我们再招募这些地方的倭人,便更有保障。”

“水师这个事情,还是要我们自己想想其他办法,看看能不能克服!”

戚继光听到这话,想想觉得也有道理,毕竟是两国之人,语言不通。

那没有倭人的帮助的话,水师这边,要想做到他所说的那些,就比较困难了。

谭纶和戚继光正在沉默想着这个事情时,忽然,就见俞大猷匆匆而入,带着一脸喜气对他们说道:“朝廷的援军到了,送来了大量军需物资,还有新式战船!”

听到这话,谭纶和戚继光都是非常振奋,几乎不约而同地问出同样的话:“新式战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