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 > 第464章 草原时代的落幕

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 第464章 草原时代的落幕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2 08:59:42 来源:小说旗

七月的草原热浪蒸腾,俺答汗的王旗无精打采地垂在旗杆上。远处传来的欢呼声已经持续了整整一个时辰,吵得俺答汗太阳穴突突直跳。

";还没完没了?";俺答汗一把掀翻面前的铜酒壶,马奶酒溅在羊毛地毯上,洇出深色的污渍。

他的心腹特木尔咽了口唾沫,小心地解释道:";回大汗,是先锋营的五百骑兵到了,每家都分到了明国赏的绸缎...女人们正围着看新鲜。";

帐外突然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紧接着是成百上千个铃铛同时摇响的清脆声响。俺答汗猛地站起身,金刀撞在案几上哐当作响。这是凯旋仪式——只有最荣耀的勇士归来时,全族的女眷才会摇响铜铃相迎。

当俺答汗阴沉着脸走出王帐时,眼前的场景像尖刀般扎进他的眼眶。草原上铺开一条五色斑斓的河流——那是两万蒙古骑兵的家眷们穿着明国赏赐的彩缎新衣,在烈日下汇成的洪流。孩童们举着中原样式的糖人奔跑嬉闹,女人们手腕上的银镯子叮当作响,都是明国朝廷额外赏给军属的恩典。

";阿布!";一个十来岁的少年突然冲出人群,扑向骑兵队伍里一个满脸风霜的百夫长,";明国皇帝真给了咱家十亩水浇地?";

";千真万确!";百夫长举起一卷盖着朱红大印的地契,";就在宣府城外,明年开春就能种稻米!";

人群又爆发出一阵惊叹。俺答汗看见自己部落的牧民们围着那些地契,眼睛里闪着饿狼看见肥羊般的绿光。

更远处,巴特尔的仪仗队终于出现在地平线上,那面绣着";顺忠王";的明黄大旗猎猎作响,旗杆顶端缀着的金铃在风里洒出一串清越的声响。

当巴特尔来到王帐前时,他身后跟着二十名盔明甲亮的亲卫——全是明国工部特制的山文铠,甲片在阳光下泛着水波纹般的冷光。更刺眼的是每个亲卫胸前挂着的铜牌,上面";御赐顺忠王府亲兵";七个楷字清晰可辨。

";臣,巴特尔...";巴特尔在马上微微欠身,蟒袍上的金线云纹晃得人眼花,";奉大明皇帝旨意,率出征将士返归故里。";他故意侧身让出视野,让俺答汗看清后面绵延数里的队伍,";两万儿郎俱在,请大汗查验。";

其实当然是不可能的,肯定有战死的。但是,两万人马,少个一两千,其实也看不出什么,也没人会核查,因为这很正常。

要知道,原本的认知中,这两万人马怕是都回不来的,结果绝大部分人却都回来了!

王帐周围突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听出了这话里的机锋——俺答汗当初派出的";送死队";不仅一个没少,还个个衣锦还乡。现在这两万人和他们的家眷,都屏息等着看大汗如何应对。

俺答汗的视线扫过人群,突然在骑兵队伍里发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苏赫巴鲁,这个曾经因为顶撞自己而被抽了三十鞭子的千夫长,现在正抚摸着腰间那柄明国御赐的鎏金弯刀,刀柄上嵌着的红宝石有鸽子蛋大小。

";好...很好...";俺答汗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突然发现自己的声音哑得可怕。他这才意识到,从巴特尔出现开始,自己的喉咙就像被无形的鬼手掐住了。

他亲手送出去送死的两万人,如今带着荣耀,耀武扬威地回来了。最可怕的是,他们看向巴特尔的眼神,比当年追随自己时还要炽热三分。

俺答汗都不知道自己最终是怎么应付了这个场面,麻木地顺应民心,举办了欢庆会。

结果让他没想到的是,宴会比预想的更糟。

当烤全羊的油脂滴在火堆里发出滋滋声响时,巴特尔带来的明国乐师奏起了《平定倭寇得胜曲》。

更让俺答汗吐血的是,那些跟着出征的将领们居然都能跟着哼唱——天知道他们在明**营里学了多少汉家玩意。

";这琉璃杯真透亮!";一个百夫长举着明国赏赐的酒器向同伴炫耀,";听说在京师,这么一只杯子能换二十头羊!";

俺答汗看着自己手里拿着的从明国买回来的高价琉璃杯,突然觉得马奶酒酸得难以下咽。什么时候,他们竟然都敢和他俺答汗一样享受了?

他正暗恨着呢,忽然,巴特尔不知何时凑到了主座前,手里捧着个雕花漆盒:";大汗,这是兵部王尚书托臣转交的礼物。";

俺答汗打开盒子,里面是十二枚铜制的小物件,形如展翅的雨燕。

";王尚书说,这叫';火镰';。";巴特尔拿起一枚轻轻一擦,顿时迸出耀眼的火花,";比火石方便十倍,大雪天也能生火。";

帐内顿时响起一片惊叹。俺答汗看着部落里的长老们传阅着火镰,浑浊的老眼里闪着孩童般的好奇,突然明白自己输在了哪里——明国人给的不仅是刀剑,更是这些能渗进骨髓的便利。就像那条横贯草原的铁路,每天轰隆隆地运来数不尽的稀奇物件,把游牧民族千年不变的生活习惯碾得粉碎。

亏得他当初以为,如果他日和明国翻脸的话,光是铁轨就能给他打造不知道多少盔甲和箭头,结果……

此时的俺答汗,忽然非常后悔,当初为什么要和明国互市这么多?就不应该这样,最多只是自己派人和明国互市,就只买自己想要的。

可如今……

深夜,当最后一堆篝火熄灭时,俺答汗独自策马来到铁路旁。月光下,铁轨像两条银蛇般伸向远方。他忽然抽出金刀,狠狠劈向铁轨。

";铛——";

火星四溅,刀刃崩开个米粒大的缺口,铁轨上连道白印都没留下。俺答汗望着卷刃的宝刀,突然发出夜枭般的大笑。笑着笑着,一口热血喷在锃亮的铁轨上,像撒了一地红珊瑚珠子。

当亲卫们在铁路边找到昏迷的大汗时,东方已经泛白。一班火车正喷着黑烟驶来,汽笛声惊起成群的水鸟。

铁轨在朝阳下闪着冷光,像两条永远斩不断的锁链,把草原和中原牢牢捆在了一起。

…………

不知不觉,俺答汗在病榻上已经躺了七天了。

蒙古包内弥漫着苦涩的药味,混合着羊油灯燃烧的焦臭。侍女们轻手轻脚地更换着额头上已经温热的湿巾,三娘子坐在床尾,正在剥一颗来自江南的蜜橘——这是明国商人特意献给王妃的贡品。

";大汗该吃药了。";三娘子将橘瓣放在银碟里,指尖沾着晶莹的汁水。

俺答汗浑浊的眼珠转动了一下。他看见妻子腕上那只嵌着红宝石的银镯,那是巴特尔从京师带回来的";顺忠王府贺礼";,特意送给他的王妃的。如今这抹刺眼的红光每天在他眼前晃来晃去,像团永远扑不灭的火。

";滚...";俺答汗的声音像是砂纸摩擦。

三娘子恍若未闻,用银匙搅动着药碗:";太医说这药得趁热喝。";

她今天特意梳了明国贵妇流行的飞仙髻,发间那支金步摇随着动作轻轻晃动,在帐顶投下细碎的光斑。

俺答汗突然剧烈咳嗽起来,侍女慌忙捧来铜盆。一口黑血溅在盆底,像极了草原上被猎杀的鹰隼最后吐出的血块。

";何苦呢?";三娘子叹了口气,丝绸衣袖拂过丈夫枯瘦的手背,";我们和明国好不容易和好,过着这种舒心的日子,不好么?";

";舒心?";俺答汗猛地抓住妻子的手腕,那只银镯硌得他掌心生疼,";再这么下去,部族就没了!";

三娘子轻轻抽回手,腕上已经泛起红痕。她吹了吹药匙,语气平静得像在讨论天气:";巴特尔昨天又送来两车粳米。孩子们都说比青稞好吃,连你最喜欢的孙子阿古拉都...";

";住口!";俺答汗挣扎着要起身,却打翻了药碗。褐色的药汁泼洒在羊毛毡上,很快洇出狰狞的图案。他突然发现,药碗底竟印着";大明宣德年制";的款识——连熬药的器具都换成了明国瓷器。

帐外突然传来孩童的笑声。布帘掀起一角,露出阿古拉圆润的小脸。七岁的孙子手里举着个彩色风车,正是明国集市上最常见的那种。

";祖父!看我的风车转得多快!";孩子欢快地跑进来,风车在气流中呼呼作响,";巴特尔叔叔说,京师最是繁华,我也想去看看!";

俺答汗的瞳孔骤然收缩。他伸出枯枝般的手指,却在即将触到风车时僵在半空。那转动的彩轮上分明画着明国的二十四节气图,每个竹片都削得薄如蝉翼——这种工艺,草原上的匠人再活十辈子也学不会。

";阿古拉,去外面玩。";三娘子摸了摸孙子的头,";祖父该休息了。";

孩子蹦跳着离开时,腰间的铜牌叮当作响。俺答汗看得真切,那是明国学堂颁发的";优等生";凭证,上面用汉字刻着孙子的名字。

顿时,他又想起一件事情了。

明国之前说免费教草原上的人识字,原本他以为是占便宜的事情,如今算是明白了!

";都有多少人在学汉字?";俺答汗的声音嘶哑得可怕。

三娘子整理着被弄脏的床褥,头也不抬:";不只阿古拉。部落里八岁以上的孩子,现在都在铁路学堂上课。";她顿了顿,";包括特木尔家的小儿子——就是去年被你夸赞箭术的那个。";

俺答汗突然想起那个能百步穿杨的少年。当时他亲手赏了那孩子一柄镶着狼牙的匕首,说草原上的雄鹰就该有这样的利爪。如今这利爪恐怕正在描红临帖,学着写什么";天地玄黄";。

";叛徒...都是叛徒...";俺答汗的指甲抠进床榻的木头,木屑刺进指缝也浑然不觉。

三娘子忽然俯身,带着蜜橘香气的呼吸喷在丈夫耳边:";老东西,你以为还是三十年前?";她的声音轻柔得像情话,内容却淬了毒,";看看你的金帐外——牧民们用明国的铁锅煮茶,姑娘们穿苏杭的丝绸嫁人,连萨满作法都用上了江西的朱砂。";

俺答汗的胸膛剧烈起伏,喉咙里发出拉风箱般的声响。他看见妻子鬓边那支金步摇在视野里晃动,渐渐化作当年插在她发间的野雉翎——那时她才十六岁,跟着他在马背上驰骋,箭囊里装着十支白羽箭。

";记得吗?";三娘子仿佛看透他的心思,指尖抚过金步摇,";你送我第一件首饰是狼牙项链,说草原女儿就该有野性的美。";

她突然笑起来,";可现在我的首饰匣里,最差的也是扬州工匠打的银簪。";

帐外传来悠长的汽笛声。每三天,都有从关内开来的蒸汽火车。俺答汗不用看也知道,此刻必定有无数牧民赶着牛羊去交易,用草原的皮毛换取明国的盐铁茶布。

";对了,";三娘子走到帐门边又回头,";明国工部来了文书,说要给顺义王府通自来水。";她掀开帘子,阳光勾勒出她依旧窈窕的轮廓,";就是那种拧开龙头就出水的机关——再不用喝带着羊粪味的河水了。";

帘子落下的瞬间,俺答汗喷出一口鲜血。血珠溅在床头的狼首铜像上——这是当年征服土默特部时缴获的战利品。铜狼的眼睛依旧炯炯有神,只是映照出的不再是威风凛凛的大汗,而是个蜷缩在锦被里的枯瘦老人。

半个月后的深夜,当最后一班火车驶过时,金帐里传出了侍女们的哭声。

三娘子亲手合上丈夫的眼睛,发现他僵硬的右手还紧攥着什么。掰开一看,是半片已经发黑的狼牙——当年他送给她的定情信物,不知何时被偷偷藏在了枕下。

一代草原枭雄,就这么落幕了。

或许,这其实是好事。如果他还在壮年,定要和大明翻脸的话,那他的下场,怕是会很不好看,史书上,也会留下反派的记录;可如今,他死了,却终归还是大明所封的顺义王!

归化城的铁路学堂里,蒙古部族的孩子们,正用清脆的童声朗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