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 > 第62章 分红

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 第62章 分红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9 14:46:34 来源:小说旗

钱掌柜听到这话,便连忙上前,从另外一张案几上搬过一只箱子到他们面前,顺带着打开了箱子盖。

李文贵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也是看向这个箱子的。当他看到箱子一打开的时候,发现里面全是银子,大小不一,有银元宝,也有碎银。

而陈景行这边,则是微笑着对李文贵说道:“上个月的利润是两百二十五两三钱六分六厘,按照我们事先约定的七三分成,你应该分得的钱该是一百五十七两七钱五分六厘二毫。预支一套宅子是五十三两,另外每天五十文,一共支取了一两一钱五分,这一减的话,那便是一百零三两六钱五厘二毫,贤侄算算可对?”

李文贵早就在心中算过一遍了,因此,听到陈景行的话之后,便立刻点头回答道:“没错,是这个数。”

于是,陈景行便亲自伸手去那个银箱中取银子,同时对李文贵说道:“这是官制五十两重的银元宝,两锭的话,就是一百两了。这是一两重的小元宝,三锭,五个铜板,至于二豪,就先留着,回头可以凑到一文的。贤侄可清点看看。”

钱掌柜这时候又拿了杆银秤过来,就放在李文贵的面前。

李文贵听了,先拿起那五十两重的银元宝,沉甸甸的,手感非常好。

明制一斤是十六两,也就是说,这五十两重的银元宝,就有三斤多重。这元宝的两头呈圆孤形并向上隆起,高翘如船状,整个银锭呈马蹄形,其面有三行楷书铭文:右为“丁丑年”,左为“五十两”,中央是四个楷书大字“大明元宝”。

对于银两的规制,李文贵在前世因为写书的原因,倒是有查过资料。知道明朝中期以前,银元宝上的字很多,甚至能多达五六十字都有,主要表明这银锭的制造渊源,便于追溯。

但是,等到明朝中后期,银子越来越多地成为流通货币,因此,银子不再局限于官府藏银,而是在市面上流通。这么一来,明朝元宝上的字就越来越少了。

像如今他手中这个银元宝,根据品相能拍卖出四五百万的高价。

李文贵握着手中的银元宝,不由得有点感慨。自己在后世写书,真得不容易,日更夜更,甚至做梦都想着剧情,可赚到的钱,也只能养家糊口而已。

但是来到这古代写书之后,没想到赚到的第一个月的钱,就能让自己在古代和后世都成为有钱人了!而且还不用那么辛苦,一天也就三个小时就搞定了。

自己脑海中还多的是后世的故事,如果拿到古代改编之后,估计会成为很多流派的开山祖师了!

陈景行看到李文贵很是感慨的样子,以为他第一次拿到这么多钱在激动,便笑着给他说道:“我们卖书的钱,大都收到的是铜钱和碎银,这不是很方便,因此,我就特意给你换了官银。如果贤侄要零用的话,我这里也有铜钱,可以给你换开的!”

李文贵听到他的话,回过神来后便笑着说道:“不用,铜钱太重了,拿着不方便。”

陈景行听了,便用手指着账簿上说道:“贤侄既然没有什么问题了,那便签字画押吧!”

李文贵一听,并没有意见,就相当于是后世领工资一般,领了工资,签个名。

不过,他在签名完了之后,便对陈景行说道:“伯父,这种记账法比较难看,无法看到每一笔账的来龙去脉。或者,我们改下如何?”

一听这话,陈景行不由得愣了下,随后便下意识地问道:“怎么改?”

边上的钱掌柜听了,同样愣了下,老祖宗传下来的记账方法,一直是这样的,还能怎么改?

明朝这时候的记账方式,准确的说,是四柱清册法,从唐朝开始出现,宋代成熟,明朝普及。

这四柱清册,指的是:一本账本分为四大部分:“旧管(期初结存)”、“新收(本期增加)”、“开除(本期减少)”、“实在(期末结存)”,就是所谓的四柱了。

这种记账方式,已经是相当不错了。但是有一个问题是,这种记账方式还是属于单式记账法。也就是说,有一笔买卖,就只记一笔,你没法知道这笔买卖对应的其他经济活动。

比如,卖掉一册书,就记卖掉一册书的钱,但是你没法去对应卖掉的书。如果有账房想要从中做手脚的话,其实很容易,核对账册的难度就大。

此时,李文贵听到陈景行的问话,便马上对他说道:“或许我们可以采用复式记账法,就是每一笔买卖都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以相等的金额进行登记,这样就能直观地知道每一笔买卖的来龙去脉,会很容易核对账册。”

如果他是对钱掌柜说这话,钱掌柜可能会不以为然,感觉没必要,想问个清楚的动力也不足。

但是,陈景行不一样。

他是多家商铺的东家,平日里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对他手下商铺进行查账。

此时,他一听李文贵的话说,他的这种什么复式记账法会很容易核对账册,顿时就让他立刻来了兴趣,马上追问道:“贤侄可否说得详细一点?”

如果李文贵没有在他面前展现过才华,可能他也不一定会问。但是,李文贵已经展现了他好几个方面的才华,此时很有自信地说有更好的记账方法,他便下意识地讨教了起来。

于是,李文贵便就眼前的这些书铺账册,开始给陈景行举例说明了起来。

不过,复式记账法,说真的,有点复杂,要是一般人学的话,根本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因为复式记账法相对以前的单式记账法来说,账户种类特别多,要把商铺中的经济活动都归结到各类账户中,就需要一定的能力。

比如什么是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或者成本类和损益类等账户等等,就不是普通人能听懂的。

好在陈景行都五六十岁的人了,当东家当了这么久时间,又有足够的动力想搞清楚一个更容易查账的记账方法,他就在努力的听着。遇到不懂了马上就问。

一直说了很久,陈景行才基本明白了李文贵所说的内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