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在七十年代养大佬 > 第五百二十一章 展销会一

我在七十年代养大佬 第五百二十一章 展销会一

作者:肚肚吖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9 18:14:11 来源:小说旗

小孩子的兴趣一向是来得快去得也快的。

沈念琳跟书包亲香了差不多一个多礼拜,那种新鲜的感觉就消退了挺多,就没有非要抱着书包睡觉了,而是好好的将书包放置在客厅的置物架上。

为了给她腾出放书包的位置,秀兰姨还将之前放在那里的报纸,给腾了出来,收拾到一个箱子里。

谢琳琅知道后,说那个箱子自己回头带去别的屋子放着,就找了个时间避开人将箱子收了起来。

又过了一周,谢琳琅决定去买两个房子了。

这一周里她是打听了之前看中的那两个房源,确定没什么问题之后,才决定定下来的。

沈固之前看房的时候就检查了一下肉眼可以检查到的关于管道等问题,也是他排雷了,谢琳琅才更中意那两个房源的。

这次依旧是周六去,还全家出动。

而且还是找的房老师,并没有直接接触房主。

在后世,中介带人看了房子之后,客户明明满意房子却又单独联系房主交易,那是属于跳单的,是比较没义气的一种做法。

而且这时候中介人也不找买房的人要钱,基本都是卖房的给个不小的红包,具体比例谢琳琅是不清楚的,但是只要房子合适没什么问题,她是不管这些的。

房老师很高兴谢琳琅的决定做得那么快,带着人又约见了房主,还帮谢琳琅这边去办证件,用她的关系圈子来为谢琳琅提供方便。

其实按照谢琳琅的职业还有不差钱的标准,她自己也能办下来那些杂七杂八的检查啊资料文件之类的,但是房老师毕竟经验足认识的人情也都还有用,帮谢琳琅省了很多的功夫

甚至还帮谢琳琅联系了家具厂,找关系选了一批自己合心意的质量优良价格又没坑的家具。

最后跑下来,一周办好证件,一周打扫好房子,并且粉刷清洗了一遍。

这里有个细节,连过来做保洁的小队都是房老师找的。

在两个房子东西差不多添置完毕属于可以拎包入住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五月底。

谢琳琅提出了下周六请房老师来吃饭的邀请,并且在和房老师分开的时候,给出了一个红包。

美其名曰,给房思源小朋友买零食吃的。

毕竟这小男生之前双休日都是妈妈在家给补课的,最近他妈妈都来帮谢琳琅了,补课的时间多少被占用了一些,谢琳琅表示感谢。

房老师回了家里拆开红包一看。

好家伙,一百六十八。

一路发啊这是。

这么多钱,自然不可能真的是给小孩子买零食吃的,明显是感谢房老师的感谢费。

尽管才收了两边房主加起来一千多的介绍费,可一百六十八也不是小数目,她当老师的一个月才几十块工资呢。

喜滋滋的将这些钱收了,都没给儿子知道有个红包用他的名义收下了。

啥,为啥不给儿子知道?

那不是废话么,孩子那么小,她这个做妈妈的帮忙收着。

谢琳琅都到这个时候了,才想起一件事。

她,好像没跟家里说一声她买了两个房子。

咳咳。

谢琳琅吃了晚饭,立刻给家里去了电话。

接电话的是谢国居,巧娟还在跟她那些结交的“妇女团伙”鼓捣新产品呢。

有时候晚上**点才回来。

谢国居都要成望妇石了。

毕竟他那个活儿一旦上了正轨,可比开厂的巧娟要轻松得多。

“闺女啊,你说啥,我是不是听错了?”谢国居惊讶的问道。

谢琳琅重复了一遍;“爸,你没听错,我买了两个房,就在小新年九月份要去的小学周边的位置,一个六十平,一个一百六十五平。”

谢国居麻木的问了一句:“你们可真能耐,花了多少钱?”

“就花了两万多,跟家具修缮一起,还不到三万。”

就,不到,三万。

这几个字把谢国居砸得有点懵。

不过买房子是好事,他替闺女高兴,不过也问起了一件事:“你们两这么买,家里的存款都花完了吧,爸这里给你点钱用,明天给你送过去。”

他知道闺女不爱麻烦家里,但是又怕闺女吧买了房子一家人要节衣缩食,而且小新年这孩子大了,也上学了,以后花费只会多不会少,就决定直接给钱不多bb。

如果说在谢家有一种瘦叫你妈觉得你瘦了,那就有一种穷叫做你爸觉得你穷。

哪怕谢琳琅说了自家钱绝对够用,沈固那边有奖金呢,谢国居也还是执意要去一趟市里面。

在谢国居的想法里,闺女是嫁给沈固又不是送给沈固,他觉得一个家庭里一旦一方付出的太多,以后要是吵嘴另一方都吵不赢。

他这个做爸爸的还是补贴一点吧。

因为不喜欢去市里面,谢国居的钱是一半存着一半放在身边以防不时之需的。

挂了电话之后就开始在房间的某个柜子后面扒拉,将一捆钱给弄出来了。

清点了一下是一万两千。

将两千放回去留用,剩下的一万,被谢国居另外放好,准备明天让儿子载自己去市里面一趟。

巧娟回来的时候,就听谢国居说了这么一嘴。

“留那两千干啥,明天去城里,再取点钱出来放家里防着呗,买房子一万块哪里够。”巧娟虽然没去市里面看过房子,可毕竟开厂了,接触的本地人也多,对那片的房价也是有所耳闻的。

而且按照闺女的眼光来看,那两房子估计都是万元打底的,一万恐怕都不够其中一个房子的价格。

干脆也不留这两千了。

谢国居又起来把柜子后面那两千拿出来包起来了。

晚上睡觉,两夫妻并排躺着,巧娟就说;“总算是给闺女回馈一下大的了。”

谢国居知道媳妇是什么意思,从琳琅出息开始,不管大出息还是小出息,从头到尾,十年如一日的都在提拔支持家里人。

当初全身只有百来块,也愿意拿钱出来“借”给谢森救月亮。

灾年接家里人来四亚生活过度,几个哥哥嫂子不管要从事哪一方面,琳琅只有默默帮助的行动,从不指手画脚或者冷言冷语。

也不怪他们愿意拿这么大一笔钱出来贴补一下。

实在是这几年的经历,还有如今全家这欣欣向荣的势态,没有琳琅前面几年在前头牵着,家里绝对不可能这么红火。

几个谢家的儿子心里记恩多少,谢国居和巧娟不想去确认,但是做爹妈的不能不记在心里。

反正这笔钱,他们给的不心疼。

反而高兴能给出去。

“睡吧,明天还是注意点,不要当着儿子的面给。”谢国居说了一句。

谢森出去见过的世面多了,应酬多了,现在看着是没什么变化,可除了过年,谢森就没提过一句去城里看看妹妹或者说一句琳琳怎么没下来玩。

就当是爹妈想多了吧。

次日,两人还是给谢琳琅送钱去了。

谢琳琅推拒不掉,在房间里推让了一下,还是收下了。

大不了给钱打个标签扔到空间里,以后爹妈需要了再拿出来。

她不计较这些的。

谢琳琅跟巧娟从卧室里出来的时候,客厅里正聊得热火朝天。

她定睛一看,三哥现在还穿得挺时髦的。

头发上还打了发蜡,脚下踩的也是皮鞋,蹭亮。

手表,项链,皮鞋,西装上衣,黑裤子。

客厅的桌上还有一副蛤蟆镜。

也就是墨镜。

因为造型和音译的原因,在这个时候是被称为蛤蟆镜的。

所有这时候潮男的装饰品,谢森占个个全。

坐下来聊天之前,谢琳琅是没觉得有什么异常的,最多觉得三哥会打扮了一点。

打扮好一点,出门做生意门面也好看。

可是聊天聊下来之后,谢琳琅却心里打起了鼓。

三哥现在说话带了一种莫名的腔调,伴随着粤省那种独特的口音,已经给谢琳琅一种陌生的感觉了,话题的内容也多了很多炫耀和莫名膨胀的自信。

自信是好事,但是膨胀的自信……

那可不是好事。

谢森还在那里大谈生意经,没发现在座的人都没有接他的话题。

等到他察觉有点冷场了,才换了个话题,说没时间去接谢琳琅海岛那边珍珠的事情了。

谢琳琅那种不舒服的感觉才落到了实处。

因为就在刚才,谢森自爆了珍珠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趋势。

下一秒又说没时间,要去的话会浪费资源和时间精力。

谢琳琅有点失望,但是人不能拿自己的道德标准去束缚另外一个人。

所以谢琳琅没有跟谢森理论或者闹起来,她知道这时候理论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闹起来也只是让爹妈心里难过。

只是说;“哦是吗,看来三哥最近赚钱比较忙……那珍珠那边的事情我亲自去一趟,看跟那边怎么商量吧。”

如今的风气马上就是流行下海做生意了,最多一两年,她腾出时间来弄个珍珠饰品店也不是没可能。

既然对方没空,那就自己亲自去收吧,反正空间的东西保鲜的,进去什么样子出来还是什么样子,大不了自己一年去个两次,去一次就收完一次,屯个一两年能办首饰店之后,就能搞一条专门的运输渠道。

也不需要现在这样有点偷摸着来了。

谢森顿了顿,似乎没什么感觉;“好的,你能自己去当然更好了,我也是最近有新生意太忙了,要不然这点事不会来麻烦你。”

“珍珠生意本就是我之前在海岛弄的,确实麻烦哥哥好几年了,之后哥哥就放手去做你自己的生意吧,我不能总赖着你。”

谢琳琅明面上将事情的疏忽什么的推到自己的身上,但其实沈固已经看出了点门道,没忍住去捏了捏谢琳琅的手。

他是一路看着谢琳琅是多么赤诚的对一家人的。

先不论对错和现实,谢森这个做派,确实伤人心。

何况在琳琅的事情面前,沈固不爱讲道理,只有偏爱。

中午大家还是一起吃了饭的,饭菜很丰盛,一家人吃的也算是愉快。

毕竟后来就没谈生意上的事情了。

吃了饭谢森似乎就很着急,像是有什么事情要办。

巧娟也被提醒今天下午还要跟同事们开会,就这么的,上午才来,下午就要离开了。

谢琳琅夫妻两个亲自送人离开。

临行前谢琳琅提出了邀请他们周六过来吃乔迁宴,顺便认认门,之后好走动。

谢琳琅是想着等那边入住了,这边的宿舍就退掉,给有需要的人。

“三哥……”沈固斟酌了一下说辞:“人都会变的,你要是不高兴,可以跟我说。”

谢琳琅失笑;“我没事,环境影响人这个定理,看来是真的,不过我也不能要求别人按照我的想法活着,每个人都是自由的灵魂,就这样吧,能来往就来往,要是闹矛盾了就再说。”

沈固将谢琳琅抱在怀里,下巴抵住了她的头顶。

“真的别难过,我不会变。”

“嗯。”谢琳琅揪住沈固的衬衫,趴在他怀里好一会才轻轻推开他。

下午谢琳琅还有会议,就算是工作时间相对自由,这种会议也还是要到场的。

到农林局会议室的时候,谢琳琅见到了几个生面孔。

他们是省里工商部门某个科室的干事,工作职责是管经济的,大概是调控和引流之类的,今天来的几号人里面,有主任、有干事,这次全员出动来到农林做客,主要是为了找谢琳琅,想商量一件事一件事——

那就是让谢琳琅牵头,承办一场四亚美食展销会,也是第一届美食交流会。

谢琳琅很好奇这年头还有人有这样超前的想法,但是从对方的计划和讲解中,谢琳琅了解到,这个承办美食交流会虽辛苦繁琐,却能实打实的将四亚的名头给彻底做大,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同时,也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我们的设想是,在这次的展销会上,联合周边几个省份,让他们也带他们的特色农产品过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也能整合周边的力量,这次要是做成功他们尝到甜头了,之后就能在四亚形成一个惯例,每一届都在四亚举办的话,能给四亚带来的好处和发展,是不可估量的。”

确实是一个很有前瞻性的活动,不过谢琳琅并不敢托大,没有立刻答应下来。

她也有自己的顾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