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袖丹衣,离人惊梦。
道不尽的良辰美景,说不完的哀艳沧桑。
白满川迎面走来。
惊艳的扮相让人忘记了一切,心中不约而同的想起了同一个词。
——风华绝代。
时至此刻。
观众们只觉得漫长的等待都是值得的。
没有让大家再作等待。
大幕一朝起。
好戏即刻开场。
当身后的大荧幕上,《赤伶》的名字缓缓出现。
白满川坐到古筝前。
柔美和缓的音符流淌倾泻,抚平人们躁动的心弦。
这一刻。
人们仿佛穿越了千百年的时光,一同回到了那个戏曲最为鼎盛的时代。
第一次如此切身实际的感受到。
传统艺术的美。
“戏一折,水袖起落。”
“唱悲欢,唱离合,无关我。”
“扇开合,锣鼓响又默。”
“戏中情,戏外人,凭谁说。”
屏幕里播放的。
是戴致远老先生年轻时的影像。
折扇开合间。
演绎出一段又一段精彩纷呈的戏码。
传统艺术从不缺乏优点。
它所欠缺的。
仅仅是一个传播的土壤。
一旦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到,这些传承了千百年的国粹精华,它的美便会不由自主的将人感染。
“惯将喜怒哀乐都融入粉墨,陈词唱穿又如何。”
“白骨青灰皆我。”
“乱世浮萍忍看烽火燃山河,位卑未敢忘忧国。”
“哪怕无人知我。”
感染力极强的歌词,配合上氛围浓厚的传统乐器。
将人们的情绪尽数调动。
彻底的沉浸到了歌曲所描摹的世界之中。
就在这时。
一直躲在白满川身后充当气氛组的【蛙蛙】突然动了。
一道难以形容的悦耳嗓音。
自玩偶装的内部传出。
“台下人走过,不见旧颜色。”
“台上人唱着,心碎离别歌。”
“情字难落墨,她唱须以血来和。”
“戏幕起,戏幕落,谁是客。”
如果说先前白满川的声音像是一位说书人。
将书中人的离合悲欢娓娓道来。
回过神来,台下的观众,也便随着先生一同入了戏。
那么小戴同学就仿佛本就是那戏中人。
戏腔一出。
代入感爆炸式增长的同时,更多了一份家国情,蕴藏在每一个音符里。
那种萦绕心间挥之不去的淡淡忧伤。
让人简直欲罢不能。
至于技巧方面。
比起戏曲纯正的发音,小戴同学的【戏腔】更加偏向,将【小嗓】与流行唱法相结合,融会贯通后的产物。
在经过大量针对性的练习之后。
戴弄墨这位【专业人士】唱出的戏腔,无论是发声技巧亦或者是戏曲的韵味。
对于其他古风歌手的戏腔而言。
都无疑是一种降维打击。
在间奏里。
白满川加入了一段吟唱的元素,让整首歌曲的基调持续走高。
随着逐渐激昂的伴奏。
说书人再度开口。
“戏一折,水袖起落。”
“唱悲欢,唱离合,无关我。”
“扇开合,锣鼓响又默。”
“戏中情,戏外人,凭谁说。”
白满川的声音。
相比于第一段多了些沉重感。
而此时的戴弄墨,不知何时已然脱掉了那身玩偶装。
露出了里面的惊艳扮相。
端得是。
谁解相思味,谁盼良人归,谁捧胭脂泪,谁描柳月眉。
谁将曲中情怨,谁思红袖轮回。
一悲一喜一抖袖,一跪一拜一叩首;一颦一笑一回眸,一生一世一瞬休。
那般惊艳,却也那般叫人心疼。
“台下人走过,不见旧颜色。”
“台上人唱着,心碎离别歌。”
“情字难落墨,她唱须以血来和。”
“戏幕起,戏幕落,谁是客。”
舞台上的灯光骤然黯淡,也象征着歌曲已然走到了最后。
白满川以水袖遮面。
眼角悄无声息的划过一滴眼泪。
婉转戏腔自喉间发出,虽与戴弄墨的味道完全不同,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其中。
“你方唱罢,我登场。
“莫嘲风月戏,莫笑人荒唐。”
“也曾问青黄,也曾铿锵唱兴亡。”
“道无情,道有情。”
“怎思,量……”
歌唱到最后。
白满川毅然决然的转身,只留给观众一道背影。
在聚光灯的舞台上尽显孤独。
大幕缓缓落下。
观众依旧沉浸在余音之中,被国粹艺术的美震撼得无以复加。
“又是一场震撼人心的表演,小川哥果然无论何时都不会让大家失望。”
主持人这一次学乖了。
刻意等了许久,方才开口。
反正到时候节目的后期也会剪辑,多等一会又不会少块肉,何必做那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这首《赤伶》让我们感受到了戏曲文化的美,小川哥和另一位合作者的扮相也叫人惊艳。”
“要不要先来给我们介绍一下你身边的这位?”
这次白满川摆明了就是要捧戴弄墨,节目组自然乐得送这份顺水人情。
所以主持人话里话外都在给小戴同学镜头。
“这位是我工作室的新同事,同样也是我师父戴致远老先生的独孙,戴弄墨。”
主持人灵机一动,半开玩笑道:“既然是戴致远老先生之孙,那岂不是应该称呼你这位关门弟子小川叔?”
盲生发现了华点。
台下观众也跟着起哄:“小川叔,小川叔!!!”
戴弄墨虽然没什么开口的机会。
但始终表现得很自然。
从小到大各种曲艺的大型比赛去得多了,区区一个综艺节目自然不会让他怯场。
面对主持人的调侃。
戴弄墨也只是淡然一笑。
白满川接口道:“你说笑了,虽然我和戴致远老先生是师徒关系,但我与弄墨之间属于是各论各的。”
“哦,难不成是他管你叫叔,你管他叫弟?”主持人显然很会接梗,瞅准时机适时的插了句嘴。
台下又是笑声一片。
即便这一期的《跨界歌王》嘉宾换了一茬,但只要有白满川在。
欢乐依旧。
对于这个伦理梗,白满川没有过多纠结。
主持人也很懂得过犹不及的道理。
于是调转话头。
将问题的重点重新放回到了歌曲本身上面。
“小川哥,你的这首新歌里,有一句位卑未敢忘忧国哪怕无人知我,使人印象深刻。”
“请问这首歌的背后,是否有着一个凄美动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