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小黑牢是不以秦景的意志为转移的,每个玄门弟子,几乎都要去至少一次,真正了解到好处后……嗯,大多数人也不会选择去第二次。修士好游历,除非闭关,多半时间都在外边四处转悠,要他们困在某处清清苦苦,什么也不能干只能修行,还得持续几十年,上千年,那简直是如心魔一般的折磨。
太仪境一开启,秦景就被小师叔带着进太仪境,先是抢好位置,有鉴于小师叔声名在外,玄门又素爱抱团刷,他们选的这一片,倒也鲜少有人来犯。布好阵法后,秦景与小师叔便独占一大片山头开始闭关。
说是闭关,其实还是可以偶尔在山间观观景色,打个猎改善一下伙食。不过修行才是重中之重,其他的都不过调剂而已,在叫秦景在附近山中玩腻又无法出去后,沈长钧才摆开蒲团,叫秦景坐到他对面:“圣人传承,剑道,炼丹,阵法,阿景,你身负诸多修行之道,但若想真正问鼎大道,只能择其中之一而专修。”
秦景本来以为自己会下意识偏向剑道,因为她对剑修的战力垂涎已久,但她万万没想到,自己脱口而出时却是:“圣人传承。”
“为何想要成圣?”
“因为想要去更广阔的天地,而不是被困在真法界。”君不见,多少仙尊最后都是因为日子太无聊而最终选择斩去修为,重入轮回。如果有更广阔的天地可以施展拳脚,那么就不会因为活得太久而生厌烦吧,愿在度过漫长如宇宙不计年的岁月后,仍热爱活着的每一天。“小师叔呢?”
“亦同。”剑道并不是要丢弃,而是要把更多的时间,用来修行圣人传承。
“小师叔已经修行有一段时间了吧,那么,圣人该如何修行才能达成呢?”秦景一直挺好奇,可就是圣人专门留下来教导她们修行的古琴有闲,其实也无法具体地说出来该如何修行圣人传承。
“观星辰宇宙。以悟天地万物之本真。大道乃去伪存真,而圣人的修行便是悟本识真。既是见本我真我,亦是指观诸天世界以窥宇宙本源真义。”沈长钧边说就边看秦小兔子眼里冒圈圈。一看就是这样下去,她怎么都不会懂,“修行不难,可还记得那句‘以身寄寰宇者。道无过去未来也’,这便是圣人的修行。”
秦景:……
“能再具体点到日常怎么修炼吗?”
有闲忽响起几个音。大意是——圣人就知道你没悟性,所以才有你与结姻缘契者共得传承,因为只给你的话,修多少元会。估计也难有所成。
秦景:“读书少怪我喽。”
“确实怪你,你爹好歹是秀才,真想学。他能不教你。”止戈不动声色地给她补上一刀。
“原也不是读书多少的事,俗世经书读得再多。到修行上,也多半无用,还是多闻多见多经历,才能解其中意。”沈长钧倒不觉得秦景这样叫读书少,想他当年连字都没好好认几个,修士后代,有几个是好好按俗世读书人的方式进学修文的。字都不用认,玉符一按入识海,就什么也都能读出来,哪怕字不认识呢。
“还是小师叔好。
“是定性吗?”秦景这句问的是沈长钧。
只见沈长钧点头:“既是自定心性,也是为你身将寄的寰宇定个轮廓,这便是圣人修行之始。”
是定吾,亦是定道,是一张白纸在眼前,胸有成竹便可下笔。下笔后是笔落惊风雨,还是诗成泣鬼,又或是画虎画皮也画骨,都是看各人。
这个定,是确定,也是奠定,还是定住,当然,还可以有更多的意义。
“可是,师父不是讲,道无恒定吗。为什么圣人修行,第一就是先定。”秦景一时间又不能理解了。
“道是恒定,修道之法无恒定,规则秩序有定,世间万物是依此行定,这样说,你能明白吗?”
“路只有一条,怎么走,路上会发生什么,是不确定的?”秦景琢磨着有点这个意思。
“不,道有千万条,目的唯一。”
秦景瞬间明白过来:“寰宇是定,星辰是不定,身是定,命运是不定?”
沈长钧含笑,正是看到秦景如此悟道,才能更加明白,人与人之间所参悟的,总是这样天差地别。相较观参下来,倒似有更深刻的理解,感觉十分玄妙:“如此继续参悟便是。”
“悟是好悟,怎么修,灵力如何运转,经脉丹田以何充盈?”
沈长钧:……
“你已经深得‘真’之一字了。”什么都要问得真真的。
“小师叔,难道连这也不能告诉我?”秦景忽然有种学渣遇考试,题全认识,怎么解答完全没思路。
“今夜先观星,你若能参悟到,便知灵力该如何运转,经脉丹田又是如何充盈。”
看星星,这样的修行方式她喜欢,如何星空之下,还能发生点什么又浪又漫的事,就更好啦。然而,珠圆玉润的理想,是吃不住瘦骨嶙峋的现实的。
“要画星图?”
“你现在无法在识海中观想星辰宇宙,是以先绘图,待到星图熟悉了,日后识海中观想,也好有个大致。”
秦景:早知道,我在现代就该学天文学,画个星图跟过家家似的小菜一碟。
果然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句,其实一直只知道前半句的#
#事非经过不知难明明也很味道#(未完待续)
ps:“书到用时”算是个对子,可查的是大概出自南宋时期,类似的格言联句还有: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少壮不经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功夫。
#每读这类,就会深刻的感觉到,每一个古代文人都吐得一手好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