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景再下剑林时,竟在剑林外看到赢匡,伫立于剑林外,赢匡似在深思着什么,在那久久凝望着某处,不言不语,面色上一丝波澜也无。秦景降落于赢匡身侧,赢匡随即一眼望来,片刻后才带着些恍惚地冲她一笑。
这对欢喜冤家的你来我往中,看来并不是只有谁一个人热乎起来,夏凉不言不语,实则也并非如她讲的那样,征服再甩脱,潇潇洒洒拍拍手走人而已。至于赢匡,更不是被征服那样简单,五年里发生的事,夏凉也不可能一一细说,从明知是“征服”,到现在还是被“征服”,其间必然有许许多多欢笑泪水。
“担心她?”秦景问赢匡。
“有一些。”赢匡叹口气,“既盼她能成功取剑,又私心希望不能,她若成功取剑,我们之间岂不更远了许多。她若登得长生大道,我不过寿元短暂的凡俗中人,如何还能与她并肩同行。但,又盼她能成功,生老病死,能不经历,自然还是不经历为好。”
秦景不知该怎么开口宽慰,便提议道:“不若你也进去试试,人间帝王业,该你完成的,你已完成。”
却见赢匡摇头:“不,秦景,你不懂。当将这天下一肩挑起时,便已是非死不能放下,成神作仙自然是万般好,但这一统的天下,既是经我手一统,便应当治出个清平之世留待后来人。倘若是二三十年后,在剑林边你与我说进去试试,便应不会迟疑,只是那时,心已蒙尘。进去恐也无法得剑。”
“那夏凉呢?”
“负她或负天下人,阿景以为我当如何选择?”赢匡不答,反问这个问题,明显他已选择天下人,皇帝这椅子一旦坐上去,便有份解不脱的责任。赢匡虽四野悠游,但该处理的政务。”张庭松说着,叫道童带夏凉去选居所,他则与秦景随便聊几句。
儒家修法虽有道门修法略有区别,但说到根底上,也有相通的地方。儒释道本就很多可以互为观参的地方,两人又都是修剑的,自然有更多可说的。待到他们说完,已是中午,张庭松自然留她吃饭。
吃过饭,秦景又带上夏凉,还得回罗预山去与师长交待一下,夏凉也还有东西落在紫微殿:“小凉,怎么看你不很开心的样子?”
“不是,只是有些惆怅,辛辛苦苦修那么些年,忽然告诉我修错了法,否则远不止现在这样的境界,怎么能不惆怅。”夏凉也有几分为赢匡,可她有点说不出口。
说征服,岂是只有征服,没有被征服的。赢匡那样的人,一旦看进眼里,就不难于有好感,被征服也在情理之中。
秦景怎么会看不出来:“可有想过赢匡?”
“想过,但阿景,看过竹露后,我不可能再放下修行大道。若无法登临大道就算了,可偏偏又给我一线生机,我怎么可能不紧紧抓住。”本来,夏凉确实只是想抻一抻赢匡,没想到在剑林会取到儒家的剑,进而发现她适宜修儒法。
“一个是不肯负天下人,一个是不肯有负大道,你们俩啊……还有得缠呢。”秦景也不由轻叹一声,也许世间所有的情感都终究要经历这样的考验,那么她和小师叔呢,又会经历什么样的考验?
考验自然不会来得这么快,总要叫人甜蜜到快溺死时再讲,秦景先要面对的是,裁道尺丈量出善德恶孽后,她该不该动手。她问过很多人,如果有人十恶不赦该如何处理,问到赢匡时,赢匡瞟她一眼,答的是“自是法场斩首”。
秦景想来想去,最后选择赢匡的思路,丈量出善德恶孽后,再细细查人生平,如果裁道尺认定该杀,细查生平也确实该杀,那就送到官府去,按赢匡说的“法场斩首”。虽然这样还是不是秦景动手杀人,却也惩了恶,再说道门也不许修士对凡人动手,秦景这考验,最终还是得找修士中万恶不赦之辈。
裁道尺是“裁恶以道”,秦景到赢国后,先是逢人就动裁道尺,到后来有选择性地用裁道尺,最后是对那些人人讲是善人,人人讲是人的人用裁道尺。确实有裁道尺也认为当诛的恶人,但并不多,更多人是黄绿大于亦黑亦白大于黑褐,小部分人是亦黑亦白大于黄绿大于黑褐,也有奇特一点黄绿大于黑褪大于亦黑亦白的。
丈量了万余人后,秦景觉得情况还是很乐观的,万余人里,裁道尺认定当诛的也不到十数人。也就是说一千个人里,才有一个当诛,若修士里也是如此,那就不必那么费事。想办法混进宗道山,诛杀个把恶徒名正言顺无比。
“宗道山如今已不如从前好进。”从前宗道山是各宗真传弟子随来随进,如今却要经历重重试炼与考验,沈长钧是见过新入宗道山的修士如何经历试与考验的。私心讲,沈长钧不希望秦景受那样的罪,但身负裁道尺,也唯有宗道山能遮掩一二。
“再不好进也得进,若能通过,日后我可以和小师叔携手四海诛恶,想想不是也很痛快么。”秦景早就对宗道山有点想法了。
“那便先去寻你父母弟弟,再去宗道山。”
秦景来时才知道父母搬了家,一时间没找到,只得拖玄门,如今也正好有了消息。(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