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抗日之血色獠牙 > 第111章 《大公报》

抗日之血色獠牙 第111章 《大公报》

作者:江南狂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9 18:40:24 来源:小说旗

第二天早饭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汇集到了赵飞身上。

赵飞穿着迷彩服,被人这么看着浑身不自在,放下筷子道:“看什么看,没见过帅哥啊?”

林小雅取笑道:“真的好帅~不过是蟋蟀的蟀。”

迷彩服给给林冠儒带来了震撼,同样给林小雅、关小山带来震撼。那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迷彩的魅力。

林冠儒问道:“对了,帅是什么意思?”

林小雅解释道:“就是好看的意思,通常形容男子。他啊~天天臭美,说自己帅,不过真的比以前帅多了。”

“呵呵”

林冠儒开怀一笑。看来女儿真的对赵飞有感觉,自己内心的罪恶感也就没了。

林小雅趁机搂着父亲的胳膊,噘嘴哀求道:“爹~我也要,你也给我做一件好吗,求求你了~我穿上一定很好看。”

“可就一件,这是样品。”

“我不管,我就要!”

林小雅突然撒起了娇来,这叫林冠儒很为难。她不止喜欢赵飞,更喜欢他身那件迷彩服,那种魅力叫人无法阻挡。

女儿难得回家,林冠儒真的不想拒绝,于是道:“那好吧。但有个条件,你得陪父亲一天,跟我去趟工厂。”

这时,赵飞站了起来,道:“小山,吃好了吗,我们该走。别管这疯丫头了。”

“哦,我这就去拿照片。”

关小山迅速起身去皮箱里拿照片,早上他们要去的是报社。

林小雅突然站了起来,道:“你们要去报社,我也去!”

赵飞道:“衣服不要了?难得回家,好好陪陪林叔。”

说完,赵飞和关小山出了门。

抗战时期报社繁多,如《进步日报》、《奋斗日报》、《正义日报》数不胜数,就连新四军都有一家报社。三十年代不像现代媒体如此大发,人们接触外面的世界只有报纸。

在这众多报社中,赵飞选择了《大公报》。

《大公报》成立于1902年,是当时最具公信力的报刊之一。抗日时期汇集的大量精英青年,他们知日,但不亲日,是抗日的主流媒体。也是全国一流的新闻报纸和舆论中心

1938年,《大公报》到达了顶峰时期,即所谓大公报的“新记”时期。张季鸾主持的《大公报》提出“四不主义”:不党、不卖、不私、不盲最为出名。

《大公报》力主抗战,表示“一不投降,二不受辱”。这就是赵选择《大公报》的原因。

赵飞、关小山来到《大公报》在六安的编辑部。这里的记者负责报道安徽战事,属于分社。

进入报社办工处,这里只是一处一百多平米的办公地点。十几名工作人员忙的不可开交,写稿的写稿、看文的看文,还有办公桌前的电话一直都响个不停。

在门口,关小山问道:“队长,这就是报社啊?那他们都是文化人了。”

赵飞回道:“是文化人。小山你记住,世界上有两种人不能得罪:一,是女人;二,是文人。他们的笔能把你写死,黑都能忽悠成白。委员长牛吧,也得敬他们三分。”

“厉害,厉害。笔杆子比上杆子厉害,杀人都不见血的。”

“小子有长进,都学会黑幽默了。”

赵飞笑完,大声喊道:“有人招待吗?”

所有工作人员的目光都转到了门口,吸引他们目光的还是赵飞身上的迷彩服。

这时,一名带眼镜的女人上前,礼貌的问道:“两位先生,请问你们有事吗?”

赵飞道:“找你们主编。”

“主编现在很忙,请问有预约吗?”

关小山拿出两张照片,展示给那女人看,道:“这个算不算预约?”

那女的顿时脸色苍白,捂着嘴朝主编办公室跑去。那两张照片震撼极大,正确桂军士兵被分尸的照片。

这一幕更加引起其他记者的注意,甚至忘了手头上的工作。

没过多久,从主编办公室走出一名四十多岁的男子。带着黑框眼镜,面部显瘦,文人气十足。

“两位先生,请到里面说话。”

主编非常客气的请赵飞二人到自己的办公室,因为那些照片太有价值。

太湖保卫战刚刚结束,他们正准备全力报道那里的战况,而这些照片正是他们需要的。

进去办公室,赵飞和主编面对面的坐着,关小山站在赵飞身后。

主编礼貌的伸手,问道:“先生,怎么称呼?”

赵飞靠在椅子上,回道:“姓赵名飞,身后这位是我的部下,关小山。”

“赵先生、关先生,你们好。鄙人姓何,你们可以何主编。可否让我看下你们的照片。”

赵飞示意了下,关小山把十几张照片放到桌。何主编拿起后一张一张仔细的查看,每看一张他都摇一下头。

看完后,何主编叹道:“都是非常有价值的照片。但有些我看不懂,可否请教一二。”

赵飞拿过照片开始分类,然后道:“这片火海就是四面尖,桂军138师在这里和鬼子血战三天三夜,……”

赵飞一一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何主编听后惊叹不已。

赵飞又拿起另外几张,道:“太湖有一支民间组装,名字叫苍狼,我就是苍狼的指挥官。这片火海,看到膏药旗了吗,就是日军战地医院。这次战斗有7百多鬼子葬身火海,我当时只出动了三十人完成了这次行动。……”

赵飞讲述了每场战斗的经过,何主编惊讶的做不出任何表情。他不敢相信,但又不得不信,证据就摆在他的面前。

听完后,何主编收敛了下情绪,靠在椅子上进入沉思。也许他需要慢慢消化,也许在思考眼前这两个人。

许久后,何主编道:“我该改口叫你赵长官了,真是难以置信。我猜你们特意过来,不止是送照片这么简单。说吧,想我们做什么?”

赵飞道:“两件事。一,报道桂军138师在太湖保卫战中,他们的顽强、英勇,以及做出的牺牲。”

何主编道:“义不容辞。报道前线将士的英勇,鼓舞全民的抗战士气,这本来就是我们的职责所在。第二件呢?”

赵飞回道:“报道我们苍狼,我想叫所有人都知道苍狼的存在,还有他的强大。这是很有意义的,如果每个地方都有这样的武装,形成全民抗战……”

“我不能答应。”

赵飞没有说完,何主编直接拒绝了。如果是37年,他会毫不犹豫直接答应,可现在是38年,形式变了。《大公报》要响应政府的政策“以国家为中心”。

抗战是国家的事情,军队的事情,国府并不提倡、也不反对地方武装参与抗战。所以,之前郭少文才说,苍狼合法化很难。这和共党提出的全民抗战是背道而驰的,委员长就是针对这个。

这些东西赵飞怎么可能知道,于是问道:“为什么?难道我杀的就不是鬼子,我们的贡献、牺牲就要被淹没吗?”

何主编抱歉道:“我很抱歉。你们的战绩叫我十分惊讶,我真的很想报道。但是,你们是非法组装,政府并不提倡。”

“靠!又来这套。”

赵飞站了起来,道:“我们走,报社满大街都是。大不了我投《新华日报》。”

赵飞直接将了何主编的军。如果他真的投了《新华日报》,有可能淡化桂军的贡献,极力宣扬苍狼存在的意义。还有,这些珍贵的照片正事《大公报》迫切需要的。

“等一下!”何主编站了起来,道:“我退让一步。报纸可以报道苍狼,但只能报道结果,不会详细报道你们战斗的经过,以及不会用多余的篇幅报道你们存在的意义。”

“成交,不过每次战果必须要详细。”

“我答应。”

其实这已经达成了赵飞的目的,于是把照片交给《大公报》。

赵飞之所以没有选择《新华日报》有三个原因:一,销量;二,赵飞不想淡化桂军对历史的贡献;三,六安根本就没有《新华日报》的办事处。

赵飞要双管齐下。一,借助媒体的宣传叫苍狼声名远播,对之后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二,之后的黄济之战,他要打出最漂亮的一仗。

赵飞最终目的就是叫苍狼合法化,让部队尽快发展壮大。只有这样,苍狼才会在各方强大势力面前,立于不败之地。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