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一剑一酒一乾坤 > 第130章 风雪复破观,千年等一人

一剑一酒一乾坤 第130章 风雪复破观,千年等一人

作者:瓜瓜瓜七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09 19:02:05 来源:小说旗

风雪中,一袭白衣的顾余生回到深巷小院,那上了旧锁的门,在之后的数天之内,都再也没有打开过。

霜雪满院,偶有小鸟落在屋檐下寻找吃的食物。

小屋中,顾余生盘修行。

如同他当初入青云门那样,每天开始吐纳两个时辰,依照太清灵引诀吸纳天地间的元灵之气,将入体内的元灵之气不断的修炼至纯。

待到丹田元灵之气充沛,顾余生则以葫养剑,以三魂入葫,在灵葫中的世界,以念为剑,反复练习剑招基础。

尝试提升每一道剑气的威力,感悟每一招暗藏的剑势,不断的锤炼自己的剑意。

他已入剑心之境,本不用回头修行。

可方秋凉老先生的话,让顾余生彻底的平静下来。

当他日复一日的坚持下来后,才明白温故而知新的意义。

顾余生从基础的十四式中,推测出应该还有第十五式。

他从剑气的变化中,领悟出剑之轻为盈,剑之重为势,也就是说,即便不刻意的去追求一门极为高深的身法秘籍,亦可随着剑的变化,领悟出极为高明的身法。

身变则剑变。

剑动则身随!

剑之势,也非着重于牛虎龙象之力,亦可以轻为重而成势。

其中的变化玄妙。

是顾余生之前从未体悟过的。

青云门大比时,他曾见竹青以剑化明月松间,虽然竹青败于庄七之手,可顾余生自觉操控灵力不如竹青。

细细思来。

其实本身就是剑道上的造诣不足。

同样。

庄七能破竹青的剑招,也非逞斩妖剑之利,而是他将剑的势,凝聚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如同高山流水。

绝非力量达到的效果。

顾余生静下心来。

日夜有所获。

亦不为自喜。

时间如雪,洒落庭院,白了层又一层。

这一日。

顾余生沉浸于剑道修行,以念为剑,忽觉神海本命瓶中的那一把奇特小剑微微颤动,竟在悄然无声间,绽放出第二朵青莲来!

“这!”

顾余生神色讶然,心念一动,那一朵青莲飘然而至,落在他的手上。

这些日子。

他未参悟伏天剑诀,更没有参悟青莲剑诀。

可这一朵青莲,在他手中化作一道剑影,须臾间如同实质一般。

他虽然是以三魂凝为魂体,可顾余生却感应到,以魂握的念剑,亦如灵体之剑,具有不可思议的威力。

顾余生心中敞怀豁达。

手握灵体之剑,一剑斩出。

前方的灵葫世界,出现苍夜星辰,枯枝老树,一轮明绽放皎皎之光,洒向世间,他心中所念,一只乌雀落在老树枝桠!

庭前小院,如有一人抬头望明月,乌雀绕树三匝,落枝头时,鸟映月中,又如月藏乌雀。

其剑为景。

清幽之庭。

胜过明月松间!

正是伏天剑诀的第一式——明月别枝!

当顾余生魂在庭中,方觉那天空散发的姣姣月光,实则是他剑气领悟变化到新的境界后映照出的内心。

这一招中真正的杀意,在于剑景生成后,月光在则剑气不消,以树影乌雀星辰为景,可为一方小天地,暗藏封印禁锢的效果。

顾余生心中震惊,却不忘细细体悟施展这一剑时的所思,所想。

只要他心中能够维持剑气不衰,这一招的囚禁封印,就会一直持续。

顾余生尝试着操控剑气。

足足半盏茶的时间,周围的一切景象才渐渐淡去。

“原来我并未真正的了解这一门剑诀的玄妙。”

顾余生暗自沉思。

可就在此时,他只觉神魂疲惫,三魂一淡,回到身体之中。

片刻后,顾余生睁开眼,内视丹田,他近日将灵元淬炼精纯,容纳比往常多了一倍有余,竟然被耗得干干净净。

“原来以剑具象,竟然如此耗费灵力。”

顾余生吐出一口浊气,他摘下腰间的葫芦,浅酌一口,这一口酒,并非寻常,酒中暗藏的灵力,很快让他枯竭的丹田重新变得充盈。

顾余生自窥探到灵葫中暗藏世界后,就将平日所用之物存在里面。

那一日千山解酒,进入迷幻仙境,从酒井中取得灵酒一壶,其量可盛数缸。

这些日子,顾余生忙于静修,每日将灵葫悬于身后墙壁,每日吸收天地灵气,将其化在天上谪仙灵酒中,每一口,都暗藏着天地间最为精纯的灵力。

若是以往,顾余生必然不敢饮用过多。

可他这一次苦修,不仅沉浸于剑道,每日修炼入门的太清灵引诀,日积月累,竟将丹田和经脉都重新扩展了倍余。

容纳灵力之多,完全超出顾余生的想象。

“身体之奥秘,如同苍穹星辰,当真玄妙无比。”

顾余生起身。

缓缓推开门。

寒风吹拂。

其寒之彻,让顾余生也微微皱眉。

他自小长这么大,还未曾见过如此霜寒的天气。

他抬头凝望。

巷子外的那一棵老槐树的枝干上,冰棱延伸垂下。

如千剑万剑。

顾余生若有所思。

自然之妙,亦能布下霜寒剑阵。

再看墙角。

一株梅花在寒冬中绽放。

幽香扑鼻。

恍惚中。

顾余生好似看见那梅花绽放中,有一道倩影飘过。

思念。

忽然间涌上心头。

顾余生摘下梅花一朵,捻在手心,他站在雪中呢喃:“不知敬亭山的风雪,是不是也如青萍山这么大。”

顾余生原本极为平静的心。

如同浪潮中泛起的涟漪。

再难抚平。

他看了看灰暗暗的天空。

身影一动。

飘然间已至郊外。

“方先生。”

顾余生行步至破道观门庭。

没有得到回应。

顾余生不由地加快一些脚步,迈槛而入观,方秋凉未在观中,顾余生的目光,落在那尊古老雕像前的石案上。

一樽香鼎,燃着三柱红香。

“在这呢!”

顾余生听见声音,顺着香飘起的地方看去,只见方老先生正在道观顶上,用稻草掩盖透风的地方,寒风吹面,方秋凉的鼻子和眉毛上,悬挂着长长的冰棍。

人快变成冰雕了!

顾余生微愣,纵身跃起,将冻得僵硬的方秋凉从道观顶上背下来。

忙不迭的把柴往火塘里添加,让火烧得旺一些。

方秋凉衾被裹身,冷得瑟瑟发抖。

嘴里直嚷道:“酒,来一口酒。”

顾余生连忙倒了酒,又用烧了热水,待方秋凉回暖一些,才开口道:“方老先生,要不,您去我家那住吧。”

“不去。”方秋凉摇头,“老夫不喜欢你隔壁的老婆子,和她住,阴气比这天还冷。”

顾余生看着破旧道观上的瓦脊和空洞,又看了看面色发白的方秋凉。

“方先生,我来替你修好这道观吧。”

方秋凉认真的看着顾余生:“你行不行?”

顾余生点头道:“应该不难。”

方秋凉莫名的笑了笑,“那我乐得清闲,你能修好这道观,也算功德一件。”

顾余生挠头道:“方先生,我只是觉得这天太冷,没别的念头。”

方秋凉似乎特别在意这件事:

“你小子真的是那么想的?”

“嗯。”

顾余生走到破观小院,围着外院转了一圈。

很快奔向青云镇。

没过多久。

顾余生推着一辆独轮车来,上面装了青瓦和稻草。

卖炭翁的儿子恭良也跟着来了,在小院外烧了一塘火,挖来一些深层黄泥与米浆一起和了。

顾余生则是临时搭了一个梯子,搭在破旧的道观上,把青瓦一点点的往道观顶上搬运。

卖炭翁的儿子恭良也想上道观去帮忙,还没到道观顶,总是踩不稳那梯子,接连摔倒了好几次。

无奈,顾余生只能一个人在道观顶上,把搬上去的青瓦铺上,把稻草捆扎塞在当风口,一步步的修复道观。

方秋凉始终没有帮忙,他就站在道观的石像前,凝望着那三柱好似永远也烧不完的香。

直到黄昏时分。

破旧的道观终于盖了新顶,稻草与青瓦黄泥交混,虽然看起来依旧有些破旧,潦草,但霜雪再也吹不进来了。

“方先生,我送恭叔回去,明天一早,我再来看你。”顾余生走了一段,又折回来道:“方先生,你那鸿雁,真的能寄书信吗?”

“能,能的,明天你来,我让那鸟给你送信。”方秋凉站在道观门口,双手拢在袖子里,那一只奇特的鸟儿,不知道从什么地方飞来,落在他的肩头。

目送顾余生和恭良推着独轮车消失在黑夜。

方秋凉才回到道观,他转身,噗通一下磕在那一尊石像前,额头乌青,他声音颤抖道:“道尊,一千年了,弟子等了一千年了啊!”

归途中。

恭良推着独轮车,他的面目黢黑,顾余生不急不慢的跟着。

“公子。”

恭良忽然停了下来,回头朝顾余生躬礼。

“恭叔,你这是做什么?”

恭良开口道:“公子做了好事,世人不知道,但我必须知道,陆家的人死后,镇里的郎中亲自到我家多次,我娘的腿疾已经好多了,等春天来,就不会再受罪了,今天能帮上公子的忙,是我这一辈子最大的福分。”

顾余生连忙避开正面。

“当年恭老爷子送我半车木炭,才让我在那个冬天没有冷死,恭叔,这事我心里记着呢。”

恭良推着独轮车继续向前。

快到老槐树下时,恭良又才开口问道:“公子,今日你以梯子攀爬上道观,不觉得冷吗?”

“冷吗?”

顾余生茫然。

“不冷啊,我年轻,抗冻。”

恭良闻言,没有再过问,推着独轮车往家里走,他走路有些不自然,好似脚步很沉重一样。

顾余生神色莫名。

他回到小院,只觉今日做了一件愉悦的事。

这些日子,他虽然静心苦修,可也有些疲乏,躺下后,心思放空,不一会,就呼吸均匀,陷入梦乡。

黑夜笼罩在青云镇。

一只鸟飞来,栖息在老槐树上,它的一双眼睛,盯着那深巷的尽头。

不一会。

那深巷中,老妪提着灯笼缓步走来。

她抬头凝望那一只鸟。

忽然将手中的一根针掷出。

噌的一声。

其针如鸣。

那鸟振翅飞走。

孙喜婆眉头微皱。

待她佝偻着返回小院时,却见小院中多了一道挺拔清朗的身影。

“你来做什么?”

孙喜婆的目光变得深邃无比,藏在袖子中的手指,钳着数枚寒光闪闪的绣针,如临大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