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袖手天下情 > 第六十一章 胸有大志,王师立誓

袖手天下情 第六十一章 胸有大志,王师立誓

作者:风华阁主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9 20:23:38 来源:小说旗

她没料到凝雪道姑和刘子凌会这么狠,要不是吃了老妪给的药丸,自己怎能支撑这么久。他们分明是不给自己喘息的机会,想到这里更是急火攻心,到达鸣凤楼门口的时候终于身心俱疲晕了过去。

赵匡胤回到京都已经三日了,他先是赶回了皇宫面圣,发现宫廷果然已经换了一副模样,就连朝堂内外的大臣太监都换了一通,不过由先前的庄严肃变得清新古朴了许多。

赵匡胤心想看来皇上是有大动作了,他不敢怠慢,火急火燎的来到皇上寝宫,却被侍卫拦了下来。

无论是乾德门,还是正德门,又或者是仁宣宫的侍从手下,无一不认识赵匡胤,毕竟是禁军的统领,深受柴荣器重,眼下更是无人不来恭维,纷纷侧目。

今日的他不再如同之前,喜好穿着雕花青衣―,显露粗犷的身材。今日倒是破天荒穿了一身古铜色长袍,虽是官袍,圆领衫子,腰系帛鱼,幞头硬脚。这颜色却稍微单调了些,他原本就黝黑的皮肤更是衬得黑黄。

赵统领,皇上睡了,吩咐过了不准任何人打扰。

太监细声细气的,赵匡胤这等刚气的人听起来总归有些不舒服,不过他还是懂察言观色的,随手塞了一锭银子:公公有劳了,赵某有事奏请皇上,还望禀报。

那太监立马眉飞色舞的,一把接过来,就踹进兜里,轻轻在赵匡胤耳边说道:赵统领,皇上已经说过了,让您嘞,早些回去探亲,过几日会有您想知道的东西,不必多问。

赵匡胤疑惑道:石守信他们呢?

石大人他们前几日就过来了,同样被皇上赶走了,估计也回家省亲了,赵统领,您就不用介怀了,皇上这是体恤臣民,是社稷之福啊。

赵匡胤懒的听他这些虚伪恭维的话,既然柴荣见不到了,还是打道回府吧,反正自己也确实很长时间没见到父母兄弟了。

洛阳赵府

在梅树间,一条铺以信白石的花径蜿蜒通向楼前,小楼是以白石砌造的,从二楼阳台上垂下翠绿攀藤爬伏,底层的曲廊围栏伴着海棠碧桃,冰花格子窗的窗槛上漆着浅浅的蓝,糊窗的棉纸则如雪花般白,远远望去,真有如仙境般优雅。

刚刚改任的铁骑第一军都指挥使赵弘殷此时喜气洋洋,虽然在上场战役刺中左眼,但是丝毫没有一点不适。他年少骁勇善战,善于骑射,后唐时期就屡建奇功,如今更是与赵匡胤分典禁军,劳苦功高。但是他也算英明纯良,并没有阻碍干涉儿女的决定,因此赵匡胤在公元947年出去闯荡江湖他就拍板同意,不仅没有反对,反而击节赞叹。

这让一向对自己和弟弟们严苛的赵匡胤摸不着头脑,就算是赵匡胤的母亲宋氏苦苦哀求,赵弘殷始终没有松口,其实他这么做,自有自己的心思。

当然,这心思,谁也不知道,不过只有他知道,在赵府的某个角落隐秘摆放着一样东西,这样东西一旦拿出来,将会是一番腥风血雨。

老爷。宋氏眉开眼笑:今日匡崟终于回来了,奴家真是格外想念啊,也不知道他瘦了没有。

娘,您就放心吧,二哥武功那么高,文韬武略样样精通,能够让他受伤的人还没出生呢。

这时候,一个英俊飒爽的少年幽幽走了进来,手上端着一本兵书,眉宇间和赵匡胤有些相象,不过多了一些肃杀和冷漠,少了些灵动和温和,身子比赵匡胤单薄些,倒是少了粗犷的豪气,多了些斯文的酸儒气。

匡义,你就会胡说。宋氏嗔怒道,手里准备着点心:你还不过来,才15岁,就会拍你哥哥的马屁,以后还得了啊?

本来就是啊。赵匡义不服气道:大哥自幼熟读兵书,又得了父亲传授,无论哪个方面都是当世奇才,绝对是人中之龙啊。

是啊,是啊,三哥说得对。一个稚气未脱的孩童跑了进来,围着赵匡义笑道:二哥是最厉害的,没有人比得过。

好了,好了,廷美你也胡闹。宋氏溺爱的摸了摸赵廷美脑袋,把他拉到一旁:你们说的话可千万不要传出去,这可是大逆不道的死罪,听到没有。

好了好了。孩子们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赵弘殷目光闪烁者精光,摸了摸胡子:人嘛,总是要有志向的。

可是老爷。宋氏还想辩解什么,赵匡义道:母亲,你就别再说了,就连父亲都同意,您啊,就是头发长见识短。

你,宋氏笑骂道:你这孩子真是的,哪有这么说娘亲的。

哈哈哈哈哈哈哈,看着宋氏吃瘪的模样,赵弘殷和赵匡义忍不住笑了出来,就连赵廷美也乐的合不拢嘴。

是什么笑得这么开心啊?赵匡胤从门外走了进来,步伐沉稳,面上透露着喜悦。

二哥回来了,二哥回来了。赵廷美第一个钻进赵匡胤怀里,赵匡胤笑着捏了捏他的脸蛋:调皮鬼,有没有惹父母和兄长生气啊。

没有呢。赵廷美摇摇头:匡美(注,史书有言,赵廷美原名赵匡美,后改名,此时他还是原名)很听话的。

呵呵。赵匡胤把他放下,看了看赵匡义,笑着给了他一个拥抱:行啊,长这么大了,一晃时间真快。

哥,你终于回来了。赵匡义从小和他感情甚笃,虽然赵匡胤已经离家7年,但是依旧阻挡不了彼此的思念。

父亲母亲,孩儿不孝,终于回来看你们了。赵匡胤缓缓跪下,赵红殷连忙托起:傻孩子,这是说什么话,我们都知道你的苦衷,男子汉大丈夫总要吃点苦的。

是啊。宋氏不禁低声轻泣起来:匡崟,你是不知道,自从你大哥匡济走了以后,母亲总是不舍得你们兄弟三个任何一人离开半步,你这离开多长,母亲都快支撑不住了。

母亲莫哭。赵匡胤也被这情绪感染,连忙上前拥住她:孩儿这不是回来了吗,以后孩儿会尽心侍奉床榻,不会再让您挂心。

真的?宋氏止住了眼泪,不确定的看着赵匡胤。赵红殷摇摇头,心想女人就是女人,就知道守着一亩三分地。

正当赵匡胤想说些什么,门外冲进来一个家丁,他气喘吁吁道:老爷,夫人,外面来了一位公公,手里还拿着圣旨,说要二少爷接旨。

嗯?赵匡胤都不禁疑惑了,自己前脚刚到,这圣旨就到了,皇上葫芦里卖着什么关子?

赵弘殷道:快去请公公进来。

没过多久,一个拿着拂尘,头发花白的公公走了进来,赵匡胤一看就是不久之前在宫门外遇到的太监,不由更加疑惑不解。

不过还是要立即前去行礼,所有人都缓缓跪下。

圣旨到,禁军统领赵匡胤接旨。

臣在。

皇帝诏曰(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一词最早出现在明太祖朱元璋的圣旨中,前朝并未出现过):朕初登大宝,诸多事宜百废待兴。昔日先皇兢兢业业,尽心尽责,为朝廷内外而励志,社稷宗庙而竭力...............

赵匡胤等人知道前面这一大段基本就是歌颂郭威的功绩和品评自己登基的意图,一时间并没有什么实际价值,听起来也有些浑浑噩噩。

赵匡胤只注意了最后面的几段话:

朕宜兴改革,恢复百姓民生,匡扶百年社稷;昔日石敬瑭卖国求荣,为了一己私利,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贼人,朕每每想起不饮泣难言。如今时机已到,朕欲兴王道之师,收复中原故土。听封如下:

封赵匡胤为行军大总管,统领东北路全部三万军马,不日起程,率先开营扎寨。都指挥使赵弘殷监管禁军,绿营,按押司所有军马,守卫京都。朕要御驾亲征,以振我军士气。

具体计划如下:..........

(注:燕云十六州的地理位置是现今天津、北京、河北一部分和山西一部分,是为中国抵抗北方异民族侵略至关重要的战略要地.

具体是:幽州(今北京)、顺州(今北京顺义)、儒州(今北京延庆)、檀州(今北京密云)、蓟州(今河北蓟县)、涿州(今河北涿州)、瀛州(今河北河间)、莫州(今河北任丘北)、新州(今河北涿鹿)、妫州(今河北怀来)、武州(今河北宣化)、蔚州(今河北蔚县)、应州(今山西应县)、

寰州(今山西朔州东)、朔州(今山西朔州)、云州(今山西大同)。

幽、蓟、瀛、莫、涿、檀、顺七州位于太行山北支的东南方,其余九州在山的西北,十六州大致是今北京、天津和河北北部、山西北部的大片土地。)

赵匡胤接到这份圣旨的时候,不禁有些佩服起柴荣来。不过刚刚继位,就能大刀阔斧的搞起改革,而且如此英明神武,短短时间内就有了攻打燕云十六州的计划,这令他激动而欣喜,毕竟谁不渴望明主呢。

燕云十六州一直是他的心头痛,是中原百姓的屈辱。他不日就可以驰骋疆场,收复中原,精忠报国,真令他心驰神往,恨不得早日飞到州境去,一时间就连多日对叶昭雪的愧疚和沈流袖的思念都一扫而空。

看来,他的生命里可以没有爱情,但是绝对不能没有国家。以前的烟云过往不过是一场梦,自己终究是有着使命的。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