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我道自倡 > 第185章 张三丰金台观假死

我道自倡 第185章 张三丰金台观假死

作者:天民思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9 20:26:09 来源:小说旗

动画片《太极祖仙》第七集文案:

忽必烈自然是引兵围了襄阳。襄阳西面由于武当山阻隔,而南面又是一江之隔的樊城,实际上襄阳的守军补给全靠樊城供给。宋军在襄樊之间架起浮桥,算来倒也是稳妥。但刘整在后方利用湖河池塘为元朝训练出了七万精锐水师,用到前线,直接烧毁了浮桥,封锁了汉江水面。又兼之汉江枯水之季,刘整又于汉江中竖立栅栏,使之很难通航,南宋水军也一时无策,全靠下游向上进攻,根本打不破元军封锁。襄阳宋军困守于内,一度缺盐和燃料。哪怕孟珙曾于城中屯有粮食,宋军在襄阳城中依旧度日艰难。

武当山义军知襄阳守军窘境后,由丐帮长老张顺、张贵率三千死士,从武当山小路南出摸到汉江上游,分乘艋舸小船,趁着夜色,顺流而下,奋勇突破元军防线,才为守卫襄阳的宋军送进去了一些物资,解了燃眉之急。但张顺、张贵所率义军在返回过程中却遭了元军水师的伏击,三千人壮烈殉国!

张三丰经此一役,也无力再率义军驰援襄阳守军。最终襄阳守军在外无援军,内无粮草的情况下,由忽必烈亲自向吕文焕下书以保全全城军民为条件招降了事。自此,元军突破长江防线,挥师顺流而下取鄂州。南宋江南腹地,直接暴露在了元军的打击之下。

忽必烈倒是信守承诺,一直对武当山地区秋毫不犯。还有就是慑于张三丰神威,认为武当山有神人庇护,不敢造次。直到南宋灭亡,才安抚了事。他还亲自上武当山来拜望张三丰,希望张三丰能出山为朝廷所用。张三丰此时已经往西南云游去了。世间也有人传言张三丰曾出仕元朝两年,但像他这种人,哪会出仕为官的嘛!

张三丰也因修炼到了瓶颈,选择了外出云游,以便寻找龙穴宝地,采吸天地灵气来增加修为。他到贵州福泉山遇到义军丐帮弟子沈万三。其人原为渔民,后又贩鱼,而后参加义军。元灭南宋后,又从商。张三丰因故人情谊,且颇受沈万三资助,于江津四面山造朝源观让张丰丰修行,故特授予沈万三“点金之术”。其实也就一句话:“见民之所需而为也!”这其实是张三丰领悟《道德经》所得心得。沈万三恪守此道,竟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最终成为了天下首富。当然,他一直为人仁厚,后来又大力支持朱元璋义军,为明朝的建立提供了很大助力。

在朝源观修行一段时间后,张三丰又重回终南山,最后寻龙点穴,选定了陕西宝鸡金台观作为修炼之地。张三丰在金台观住了好几年。由于他正值天人交战之际,神智不太清醒。加上本就是游方道士,不大注重形象。所以,这段时期张三丰常处于一种颠狂状态,被人称之为疯道人。或因他自我报名号,人们并未深究,误把“张三丰”当成“张三疯”去了。只晓得他时常发疯,要么在金台观内打坐修行,要么就去金台观对面的“仙人峰”去了。仙人峰又正好是三座山峰,故而大家都以为他是借那三座山峰自号而已。反正他成了个姓张的疯道士去了!

其实,这时期的张三丰,正处在要进入命魂境而又没有完全进入的状态。所谓命魂境,是指人通晓天命,彻悟自己的人生意义,从而逐渐可以达到超脱一切,魂游天地之间的状态。此境界距离剔除凡胎,求真去伪,离魂飞升不远矣。当然,最终仍能返魂肉身,继续澄明者,就是圣人之资。离魂而去,或称羽化飞升成仙,或曰坐化。这大家就该懂的!所以,从某个角度而言,张三丰此际应该算是最为凶险之时。

张三丰在金台观也收得有位弟子,叫杨轨山,算个迂直之人。张三丰在金台观里打坐静修,竟然假死过去。杨轨山见张三丰整天整夜静坐不动,一探鼻息,发现全无气息了。但他不相信张三丰会死去,一直都守着师父。直到第七天了,才在众人的劝导下,收敛了张三丰,置于棺中。他正独自抚棺痛哭时,张三丰却从棺中爬了起来。这便是民间流传的张三丰金台假死事件。

原来,这七日里张三丰已渐入离魂之境。他那魂魄受胡鸾仙指引,一同去了灵鹫宫秘境双修去了。

灵鹫宫秘境是梨山老母所设,乃灵鹫宫的一块宝地。此处可以吸收宇宙星辰之力用来修炼。说来大家可能都有所了解,就是《天龙八部》里虚竹遇着西夏公主互称梦姑梦郎的那个洞窟。此处乃是灵鹫宫培养宫主之仙境宝地。胡鸾仙本是西王母座下九尾仙狐之后,自然得了梨山老母眷顾,可来此修炼。但昆仑一派,特别是梨山老母灵鹫宫一脉,功法特殊,尤其擅长双修之法——吸星**!张三丰被胡鸾仙找去,也便是要他来一同修炼吸星**。只是张三丰自己习有太极玄功,在阴阳流转之中,竟然反过来主导了吸星**。也就是说,张三丰那太极玄功居然比吸星**还高明,吸星**反而成了太极玄功的辅佐功法去了!

当然,他们两个的灵魂在灵鹫秘境中这么一修炼,自然双方都获得了巨大利益。胡鸾仙是直接进入了金丹境。由于张三丰功法上占主导地位,所得好处更大。但张三丰本就一直受吕洞宾纯阳丹的滋养,气海容量太过庞大,兼之修为境界还没真正达到离魂境,竟然没能结丹。

眼见七日之期已到,胡鸾仙才不得已地放张三丰魂魄归位了。因为阴朝地底阎王有令,所有魂魄离体七日,即会被鬼差捉拿。俗称七煞。或叫人死后“出煞”。民间传说,出煞之日,以香灰铺地,其后可见香灰上有脚镣链条痕迹,即是鬼差捉拿游魂的证据。这些传说,倒也真弄得玄乎其玄,很是唬人!但民间自然是敬畏的,一般而言,都对此持回避态度,并无人真大着胆去探究到底有无鬼差捉拿游魂这回事。

反正张三丰的魂魄算是按时归位了。这弄得杨轨山又是惊喜又颇惧怕的!直到张三丰一再表明自己真的没有死,杨轨山才上去抱住他,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又哭了一通。张三丰也颇为欣慰这徒弟的孝心,对他多有指点。在离开金台观时还特意留了一首偈诗予他。其诗有云:元气茫茫返太清,又随朱雀下瑶京。剥床七日魂来复,天下齐看日月明!(《大元至正二十六年丙牛暮秋金台观游魂七日归来付杨轨山一偈》)至于对此诗的理解,民间是众说纷纭,我也不晓得张三丰何以要留这首偈诗与杨轨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