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我道自倡 > 第216章 张三丰与庄子论道(二)

我道自倡 第216章 张三丰与庄子论道(二)

作者:天民思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9 20:26:09 来源:小说旗

动画片《太极祖仙》第二十九集文案:

庄子对张三丰的言论表示认同:“是啊!天下既无圣人,何不以圣人之道晓谕世人,而逼执政者成圣呢!如此,至少圣人之道不会消泯也!”

而后,他又向张三丰问道:“只是空泛之言,何以令世人相信圣人之道可行?何况,老百姓又不执政,与他们说圣人之道,他们怕不会笑话你找不到话说,逗他们玩儿的呢!”

张三丰说道:“这就需要把圣人之道转化一下来说明了!圣人之道,是从执政者角度来看待发展民生的重要性的。老子认为只有如圣人那般,全心全意地为人民付出,真真切切地搞好民生,才能使社会繁荣,让大家都过上越来越好的生活。而反过来,从老百姓的角度出发,则应首倡平等。这方面老师您那齐物论就很有作用了。王侯贵族,不劳而获,又不体恤百姓,岂符合齐物之理?”

庄子闻言,笑道:“你倒把我当马前卒了!不过,齐物而论,本亦我心。依你言,所事合道,当事在人为也!不过,仅此恐怕仍不足以取信于人们!”

张三丰说道:“这是当然!民求平等,而后求其利!平等即可望各得生产资料,而后各取生存之道。其实也无它,不过农人有地而耕,工商各有其本!民不奢望,自取所需而已!然而此中,必该有执政者从中秉公心而协调之!公心即道!持公心而执政,此不为民之久盼乎?”

庄子对此则摇头,说道:“民弱官强,民岂可指望官家发善心而持公心?”

张三丰只得说道:“老子有言,天下不服,则镇之以朴。朴即道,道即公道,即公心所向。民虽弱而自成公心,官虽强而终不可压众。若民知此理,便更易于汇同一心,呈汹汹之舆论,使道犹若天剑常悬,官岂敢轻易试其锋茫?是故,宣道布道尤其重要!而非整日高卧而听松风也!”

庄子是个看透了本质上统治者就是“大盗窃国”之流的人,故而他持绝不与统治者合作的态度,安贫乐道而隐逸于泉林之间。他这种精神甚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古代文人,形成了独特的隐逸文化思想。

但若从张三丰那人间大道角度去分析,这就成逃避现实去了!

庄子可隐逸,那些不得志的文人士大夫可隐逸,而老百姓安可隐逸?所以,逃避现实,归隐泉林,是解决不了社会问题的!要解天下倒悬之苦,还得大义凛然地大倡道学才行!

按说,张三丰对庄子如此说,略有一些不敬,会使庄子感到难堪。但庄子也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通达之人,听张三丰如此一说,顿然揖首道:“受教了!受教了!果真是我对道的理解上出了些差错!道即公心,实乃高论也!吾尝求道,总以为道缥缈于天地间而偶契于人世,然实不知道本伴生于人间也!既如此,的确就该入世而广倡道义!”

随后,他又问道:“不过,道理都好说,就怕老百姓没功夫听啊!所有事理,必须切合于实事,方可使人信服。如此,我们又该如何去倡道行道呢?”

对此,张三丰也深感迷茫。他在凡间时,也仅仅于武当山上保境安民而已。当然,那时他也还没有悟通人间大道,只隐约感觉到了点儿方向而已,故而也没怎么去倡道。现在成仙了,却又远离了人间,这回事就似乎成了个再已无法可行的了。

但他想起了曹国舅所说关于帝王世家那神兽谛听的本事来,便对庄子说道:“我们在这仙界,的确已很难向人间传道了。但听说不久之后会有个天界的论道大会。若在论道大会上大倡我道,似乎也可以通过谛听神兽向阴朝地府传递去些信息,从而潜在地影响到凡间的。若真如此,则可望后世能出现一个人人平等而公权公用的社会的。到时或许帝制都会被取消了也不一定!”

庄子听了,一拍大腿说道:“还真的是呢!我咋把这事儿给忘了!我们完全可以在论道大会上去舌战群儒而大杀四方的呀!小老弟,到时我唯你马首是瞻,甘愿给你当好马前卒!你且在我这儿多呆些时日,我们好好细化细化!”

张三丰忙作揖一礼后说道:“老师!我此次前来,就是此意!想向老师好好求教一番呢!”

庄子连忙摆手说道:“不!不!不!你才是老师!我还得向你好好求教呢!”

他这么说,顿然弄得张三丰有些手脚无措起来,连称“岂敢”!

不过,庄子所说的要使人间大道切合实事而非空谈,的确需要好生琢磨一番。

于是,张三丰与庄子就开始深入细化地讨论起来。

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利”的问题。

毕竟,一切都是以利益为先的!

庄子问张三丰:“如何才能让老百姓真正获利。”

张三丰答道:“老子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这既指圣人们在执政施政中不玩心机,不动歪心思,也含有“不贵难得之物”之类的理念。老百姓要的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是“为腹不为目”的!所以,踏踏实实地搞好生产,这是一切的根基所在。作为社会的领导者,就应该努力地带领群众,为发展好生产提供助力,而不是去动歪心思巧取豪夺!统治者不对人民巧取豪夺,人民自然就可以获得该有的利益!当然,按老子所言,统治者若保持公正,且“为而不争”,自然也能让天下之“智者”不敢为。这也算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的一种保护!”

庄子又问:“如此,对统治者而言,就没有获利多少了,他们岂愿如此干?”

张三丰点头答道:“其实症结正在于此!所以很多所谓的专家学者甚至为他们大肆宣扬狼道,认为统治者天生来就是狼行千里吃肉的角色。因此,统治者又被称为“肉食者”!其实,依老子所言,搞好了生产,使百姓“虚心实腹、弱志强骨”后,民富自然国强。国家富强了,统治者获利更丰!只有把鸡养好了,才能更有鸡蛋吃。哪里有靠杀鸡取卵而能有吃不完的鸡蛋的道理哟!”

庄子又问道:“你不是统治者,又该如何去向老百姓倡道?”

张三丰想了想后说道:“这倒可以借鉴下墨家的做法。深入到群众中去,走群众路线。只要我们无私地帮助老百姓,老百姓就会乐于接受我们的。与老百姓打成一片了,老百姓哪能不相信我们所说的道理嘛!何况这些道理本身都是为维护他们的利益而言的!”

庄子听了,也是颔首称是。的确,走群众路线去倡大道学,这可是他们那些老古董未曾想过的事!

道家,素来都是择天下英才而传授的,这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自身的发展。

当然,接下来张三丰就留在南华宫与庄子仔仔细细地研讨了许许多多关于道学方面的问题。据说,他在南华宫论道十数日乃去!自此,他也与庄子成了莫逆之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