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我道自倡 > 第234章 博学鸿论馆论经济之道(二)

我道自倡 第234章 博学鸿论馆论经济之道(二)

作者:天民思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9 20:26:09 来源:小说旗

动画片《太极祖仙》第四十六集文案:

张三丰与赵公明正在说话间,从馆内室走出来了两人,都是穿着西汉那时代的黑色官服。

二人步履生风,衣袂飘然。前面那人微胖,留了个山羊胡。后面那人则相貌清瘦,面白无须。

他们两个见张三丰与赵公明在交谈,便径直向这边走了过来。

沈万三对张三丰说道:“这应该是桑弘羊出来了吧!”

那两个人走到张三丰他们跟前。走在前面那微胖的人拱手作揖一礼,说道:“承蒙几位仙家莅临敝馆,想必一定有所指教!敝人桑弘羊,方才与司马长史到后院饮茶去了。怠慢了诸位,还望大家海涵!”

由他如此一说,大家才知道了随他一起出来的这位,竟然是史学大家太史公司马迁!

司马迁也是随即拱手一礼,算是与大家见礼了。

沈万三忙站起来还礼介绍道:“在下是未学小辈沈万三。在此见过桑君、司马长史!这是我师父赵公明!这是武当山张三丰真人和他的道侣。”

随着沈万三的介绍,赵公明只是略略颔首示意,算见面了。

有钱人就是嚣张,哪怕他长着一副和和气气的面相!

张三丰与胡鸾仙却是连忙站起回礼,以示对二人的尊重。

在张三丰心目中,至少司马迁是很值得尊重的嘛!

桑弘羊听说财神爷赵公明及其弟子和他们的朋友来了,顿然显得十分高兴,连忙请大家移步雅室奉茶!

这说明他还真有点儿见钱眼开的劣根性!

大家移步到雅间坐下后,桑弘羊就又拱手满脸堆笑着向赵公明说道:“我这小小的论道馆,没想刭今日竟迎来财神爷本尊神位莅临赐教,这可真是蓬壁生辉啊!财神爷!您老人家可一定要好好教导我一番!”

赵公明却抬手指着张三丰淡笑着说道:“哪里!哪里!适才这位张高人说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着眼点极高,是从国计民生角度出发而言的。我也是正欲仔细听听他的高论也!”

赵公明之话倒没有假打。

他虽贵为掌管世间财运之神,但也是要依天理而施予的。所以采纳合理办法,也是他份内的事。

桑弘羊转眼一看张三丰不过是一个道士而已,有些不大相信赵公明居然称之为高人!不过人不可貌相,他还是又向张三丰拱手说道:“哦!原来是道长有所赐教!请你仔细道来!”

张三丰还了一礼后答道:“赐教不敢!我只是想与桑君探讨一下该如何发展好社会经济这方面一些问题而已!”

桑弘羊展袖示意张三丰请讲。

张三丰也不再客气了,说道:“桑君说过,“利在势居,不在力耕;富在术数,不在劳身”、“足民何必井田,富国何必用本农”。这是认为农业并不是富国足民的本源。要想实现经济利益,关键在于术数运用得好!这重点就在于“势居”上,也就是只要将商业的不等价交换运用起来,就能够将城市的优越地势条件利用好,便可能实现发财致富,过上富贵无忧的生活。这确实有些道理!

不过今天我想问一下,世间的商品交换,本就该秉持着公平合理,互利自愿的原则来进行。那到底是何因素导致了商业交换中会出现不等价?从而使得行商大有利润可言!商业中的利润空间又该如何运用与调控好呢?”

桑弘羊听后得意地干笑着说道:“人世间哪有绝对公平之事?商业交换中更是如此!

只因交换者个人对商品的价值估量不同!他们所占据的自然条件不同,所采取的生产加工技术有别,还有商业信息甚至于天灾**等等因素,都会导致交换中的物价的浮动,出现或亏或盈的现象。

善于经商的人,就是要利用好这些道理从中牟利!其中的利润空间也会因时因势因人而有所差异。

擅长搞这方面的,心中必有谋略,才经营有道。故而其利何止加倍强于生产者也!所以他们并不从事生产,亦可致富也!

善于致富者,往往擅长这方面的术数,可以使利润空间更大,从而获利更丰!这就是在取利于无形,不亦很是高明么?”

张三丰听后摇摇头说道:“桑君是误会我的意思了!我是想问若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出发去想,该怎么来调控这么回事!

正常的商品交换,至少大致上应该遵循等价交换之原则的。否则吃亏一方岂会心甘情愿?

固然因为种种因素影响,会导致一定程度上的不等价性。但也是有个度的。此中这点偏差,就当算作正当的利润空间吧。

正当范围内的不等价**换,双方是可以接受的。这是可用之处!能够使得有人专为此来干促进物品交换这回事,从而使货物流通更畅,满足好社会各方所需,促进百业发展。

照此而言,经商之道,应当如同替人运货一般,除搬运费用外,或可收取一定的谢金而已。但若收受谢金过度,反而心安理得,沾沾自喜,这又着实不算有德行了!

更何况营销之人,还挖空心思、无所不用其极,乃至于奸诈百出地谋取暴利,这就更是有违天和了。有违天和,势必最终会搞得天怒人怨的,积累成无可挽救的社会性的大灾难。所以,对于这方面,执政者也应当适当控制的。”

桑弘羊了听后,笑道:“照你的说法,行商之人,都应当薄利。只是若利润太薄,无法致富,谁又会去干呢?商贾不出,宝货断绝。宝货断绝,则民间财用匮乏。这样于民又有何利?”

张三丰反驳道:“行商的薄利多销,亦可致富呀!而且这样致富又不伤及别人,那不众皆尽好了么,有何不好?这也并非绝对无利可图啊!

天下的老百姓,都会自择其业的。能过好日子,就算不能暴富也会有人为之。

若一味使某些产业利润过于丰厚,就像先生所说那样,倍利以上,生产者还当不了销售者,那就会尽皆弃产而从商,这样天底下才将无货可售,这岂不是在自绝生路么?”

其实他们两人这样说都偏执了些。

桑弘羊是强调以提高利润来促进商业发展,张三丰则是强调要适当控制商业过于追逐利润而保护市场的正常。

桑弘羊又辩解道:“正因有利可图,才会有人从商。商业的利润,是市场在自然地调节着的。经商的人本就按市场行情而行事的嘛!市场的需求,决定着市场利润空间的。既然有需要,昂其值而乜有人求购,这也正常的呀!这岂会随你之意改变?”

张三丰说道:“自然而正常的商品市场价格波动,肯定是该遵从的。

但是若是明显不正常了,出现了暴利情况,那就应当引起警觉,要适当使用朝廷的调控能力及干预能力进行合理的调控了。

否则,一旦引起社会经济混乱,物价飞涨,人们抢购成风或囤积居奇,其后果将十分严重,难于收拾。

更何况有时就是人为垄断炒作某些商品而造成的呢!特别是一些生活必需品。比如食盐和粮食!这些商品价格,哪能禁得住乱来哄抬?

而那等居心不良的暴发户,对社会风气的影响也不好。最终若民众皆效仿之,天下也终将不可收拾也!”

桑弘羊点头笑着说道:“民间商贾之中的确难免有奸滑之辈!少数人扰乱市场的行为自然该当问罪。但法不责众!若真出现那种局面,的确不好收拾了!所以,重要的商品种类,还当官营!故而,我提出了《盐铁论》,汉武帝应允照此施行。如此利归于国而民不加赋税,使国富焉!至于那些豪强巨富、大商大贾,我也以算缗之策整治了的!抑制巨富而使民均平,这既强了国又安了民!不亦甚好么?”

他这可是要开启自夸的模式起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