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我道自倡 > 第46章 符箓见效

我道自倡 第46章 符箓见效

作者:天民思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9 20:26:09 来源:小说旗

清风虽然听得挺瘾,但也没忘了关心我的状态。他盯着我说道:“你刚才似乎顿悟了啊!既然开悟了,应该就可以控制符箓了嘛!”

我有些愕然!疑惑地看着他:这就行了?

他微笑着对我说道:“要不试试?”

听他这样说,我当然要试试了!

于是,我找来一张雷符,按照他所指导那样,运转回光返照术,开天目而集中注意力于雷符上,默念“雷神助威,雷闪!”

哪晓得我弄出来的雷凶了些,一道紫色闪电直接从符内射出,把我与清风都震倒在了一边。清风爬起来,须发都竖了起来!那样儿把我都看得笑惨了。他却惊骇地看着我,问道:“你请的这是什么雷哟!这么厉害!”

我当然一脸茫然!我只是默念雷神助威而已,鬼晓得雷神竟这么给力!

还有点就是,如此一来,我还真相信了这清虚界是有神灵的!就是不晓得现实世界里有没有神灵。如果现实世界里没有神灵,估计这符箓之术又不灵了吧!

清风继而高兴地说道:“不想雷神如此买你的面子!你这雷符一出,不就当找了雷神来帮你打架么?不得了!不得了!就算习了五雷神掌的人,怕也禁不住你的雷符!哦!哦!哦!……对了,你能内气外放了不?你得赶紧练就飞符!不然你这雷符还不等于在劈自己呀?”

我想也是,便点了点头,说道:“内气外放清松师父才教会了我的!那就请您老人家教下我飞符嘛!”

于是,清风用两指拈起一张符纸,说道:“能内气外放了,这飞符之术就简单了,就犹如摘叶飞花一般而已!先把内气注入一些到符纸上,再用意念导引着向既定目标飞去即可。”

说完,他一凝神,说了一声“疾!”,一振腕扬指,那符纸便如箭一般向远处飞去,直贴在了对面柱子上了。

然后他补充道:“当然,你的意念可要把内气控制好,恰好飞到目标处即可了,不要弄得飞过了!这也还是得练练的!”

说完后,他便让我自个练习飞符。

我也把对面那柱子当目标,练了起来。这摘叶飞花的功夫,若在现实世界里,倒是听说过有人练习飞牌的。《赌神》中就有那样的镜头嘛!现实中听说有个小孩子也练得神乎其神的。但那纸牌是硬的,这符纸却是软的,又不规则,肯定没那么好掷。不过,注入内力的符纸,在意念的包裹下,就好整得多了!先前是有些或轻或重的。有的飞过了,直接钉进了柱子里。有的呢又没有飞到柱子处。我只得重新集中意念,找准目标,如此练将下去。百十回后,还基本上练得收发随心了,能稳稳地让符纸“贴”到目标处了。

清风见我练得差不多到位了,就让我歇下。然后他就问我:“你先前到底顿悟了啥嘛?居然能让雷神也如此听你的话了!”

他打出的雷符,可只能附带一些微弱的雷电而已,对人造不成多大威胁的。而我那雷符,明显是人都劈得死的!

我说我先前悟的也不过还是与《道德经》上“不争”相关的内容而已!他听了就更显得激动了!悟了《道德经》居然能有如此大的威能!这让他坐不住了!便又讨好地央求我:“小颜啊!你飞符也练会了,不如又给我讲《道德经》好不好?”

反正这下午时间还长着呢!对他这请求我自然要予以满足。于是,我便接着讲起《道德经》来: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此章老子告诫执政不宜自以为是、自高自大。这样容易独断专横、急躁冒进从而适得其反。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是说踮起脚尖(想站高些)反而站不稳,大步跨越(想走快些)反而走不远。老子由此告诫,执政不要急躁冒进。

老子在前面第十六章就提过,“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就也告诫了统治者,做事前要冷静思考,想清楚那样做的结果符不符合人民的利益,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再谨慎地、循序渐进地去做好。

西汉初期,经文景之治后社会经济全面复苏繁荣起来,也涌现出来许多因经营盐铁而致富的富豪;土地兼并严重,流民四起,南阳城外居然聚集了四十万的流民。本来,通过适当的调节整治后,社会还是恢复了安稳。但汉武帝想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竟采用告缗之法打击豪强(即豪强们必须如实申报财产并被征以重税。若有隐瞒,被人举报后没收全部财产,举报人可分得一半。)以及实行盐铁国家垄断经营。这样下来,朝廷倒是收入不菲,但整个社会经济却陷入了停滞与衰退状态。这为后来西汉的覆灭埋下了致命祸根!后来王莽更凶,不光大肆发行虚值大钱以搜刮民财。还把全国土地收归国有而加重租税,并不允许老百姓为大户人家做佣人打工挣钱,致使老百姓种地就亏本,又无法谋求其他生计,只能啸聚山林,爆发了绿林、赤眉起义。而王莽至死都还在认为他的所作所为皆是为了国家!

接着老子从反面重申前面第二十二章所提的“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希望统治者能时刻保持“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衿”的心态,谦虚谨慎地执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是说,这(指那些“自见、自是、自伐、自衿”的执政行为)从道的角度来说,就如同剩饭赘肉一般,大家都是忌讳厌恶的。故心中有道的人是不会那么去干的!

老子此章所述意思挺明白,道理也挺简单,但历代统治者却往往犯这方面的错。原因都是统治者往往皆有骄狂自大的心态。秦始皇、汉武帝、唐高宗(主要是武则天怂恿)封禅泰山,标榜下文治武功其实也无所谓的,再来点大赦天下,或尽皆减免三年赋税就也算小小的好事。但秦皇修骊山,筑长城,征南越,过度耗费天下人力物力。他虽度天下不敢反,不过严重动摇了秦朝的统治基础,二世即亡!汉武帝为了自己独裁,弄个独尊儒术,落个最终儒官代表王莽直接灭了西汉的结果。并遗害两千多年。至于武则天怂恿唐高宗封禅泰山,拿现在流行语而言,装逼而已。她只是借此坐牢龙椅罢了,倒也没其它啥子多大乱来的。

但最可恨的是上行下效,如同小人得势一般,社会上形成了一种当权就不得了的风气。所以,古时中国历代都又羡官又恨官。一个社会公权,弄得个如此状貌的确很对不大起文明古国的称号。

当然,话又说回来,老子劝统治者稍微缩着绻着点儿,也许仅是针对春秋时周室衰微,说不起硬话吧。想拨乱反正,找条硬道理挺重要——拿出实绩来看!他就希望周王室忍辱负重,治理好天下给诸侯看!”

清风是越来越有感觉了,喟然叹道:“我辈追求无欲无为,原来无欲非真无欲,人总有欲。修炼成仙岂非我等之欲乎?无为也非真无为,我辈勤于修炼,岂不也在随时作为?只是老子所说的“余食赘形”,才是真正的道理。此乃“有欲不贪,有为不占”之理也。多了,于我何益?反而有害!真至理名言也!”

对于他能有如此见地,我也觉得颇不错了!他的进步,我实无甚想法,不过还是希望他能将这些道理传予更多的人晓得而已!我独自懂了《道德经》,还真有点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也是想传诸众人的。清风作为一大派之尊长,代我传播,岂不是再合适不过了!但前提真的是他也要精通才行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