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我道自倡 > 第61章 接受任务寻《阴符经》

我道自倡 第61章 接受任务寻《阴符经》

作者:天民思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9 20:26:09 来源:小说旗

晚课时我又到了清风那里。清风却显得有些心神不定的样子。他见我来了,就对我说道:“小颜啊,今天又接到青城山总部通知,说《阴符经》现世了!这下子天下要大乱啰!总部命令各处分支道观,皆要留意辖区内这方面的种种迹象与消息。这得派人出去寻啊!”

我并不了解啥子叫《阴符经》,便问道:“师父,《阴符经》是啥子东西呢?”

清风便对我解释道:“《阴符经》呢,全称是《黄帝阴符经》,伪托为黄帝所着,实乃远古狡诈智者所立之言。乃邪教最高级的心法经典。邪教之人甚至视之为能胜过老子《道德经》的经典!据说苏秦当初西向说秦,却不受待见。回家后受尽父母妻嫂等的冷遇与邻人的嘲笑,乃头悬梁锥刺股地发愤研读《阴符经》,学成后又游说六国合纵抗秦,得佩六国相印!”

他这么一说,我倒是记起来了!“头悬梁锥刺股”这一成语,没有一个读书人不晓得的嘛!但苏秦居然研读的是《阴符经》,这就是很多人没注意到的了!并且,他一研究通《阴符经》,居然就大获成功!看来,这《阴符经》的确有些名堂!

我“哦”了一声后说道:“师父,据说苏秦、张仪这两个纵横家都是鬼谷子的门徒嘛!他们不过用合纵与连横之术,一时左右了时局而已,所用无非不过谋略罢了,又怎会与邪教有瓜葛了呢?”

清风一脸严正地告诉我:“你不晓得,邪教的阴毒便源自于那些阴谋主义思想!道家教义之所以有正邪之分,便源自于正者讲究顺应自然,利他而成就自我。这个,你懂《道德经》的。老子《道德经》这一理念,也就成了我们道教正派人士修炼、处世之信条。所以,我们正派人士尊老子为太上老君。而太上老君又“一气化三清”,衍生出太清元始天尊、玉清灵宝天尊、上清太上天尊三位天尊,其实这三位天尊都不过是太上老君的法身而已,代他管理仙界事务罢了。但《阴符经》却是鼓吹人定胜天,逆天而行,极尽机心能事而损人利己。故而依此而来的修炼之道,就走向了邪恶的方向。鬼谷子、苏秦、张仪之流,不过得了《阴符经》机心方面的心德而已,并未涉及其它功法修炼之术,故而还算不上邪道。但若学全之人,当真阴狠毒辣得令人发指。故而自古便正邪不两立!”

听他如此一说,我便以为《阴符经》不知道是多厚的一本典籍了呢!便问道:“师父,那《阴符经》是否如同《道藏》一样包罗万象的哟?”

清风却笑道:“说来也怪。据说《阴符经》只有三百余字,比《道德经》五千言都要精简得多。我自然没有看过,所以不晓得它究竟有何玄奥之处!”

他这一说法顿然令我很是好奇起来。天下竟有如此奇书?

清风见我神色,便正告我道:“邪派圣物,你若得到,千万别看!销毁了即是!”

按他这么个说法,若在现实世界里,岂不是损毁了珍贵文物么?当然,这清虚界好像没有这种意识和说法。

清风随后故作为难地说道:“像《阴符经》现世这种事,必会引起正邪两方都要尽力去争夺。所以,高手恐怕出动得不少。清松若在,我茫山三清宫尚可派他去凑个热闹。但他却又刚巧探看魔渊去了。我若去了,家里又无人统率。倒是听说你学了下八卦游龙掌,就可打败清尘,也该算个人选。但你又江湖经验不足,恐难胜任。不过,若清尘与你一起去,似乎也还可以这么考虑。你训练那帮崽崽,就暂时算了,由他们自个修炼去。计划赶不上变化,也只能如此了!”

我听他如此安排,便问道:“师父,那你可有点相关的消息没有?”

他摇摇头说道:“总部只带来一个并不确切的消息,说有可能会出现在我们这一方。他们说因为上次天现异象是我们这方天早些亮,估计二者可能有些关联!但这种事哪能如此推断嘛?所以也仅能随便这么猜下。你们也只有到江湖上去多打探,才有可能获得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我想也是如此。

清风接下来说道:“不管能否找到些眉目,反正这回也算你出去历炼历炼吧!你学的那些本事,也好去会会一些同道或邪道人物,试试自己的身手了!其它的明天等清尘一起再说。你还是接着给我讲《道德经》吧!”

他如此要求,我自不好矫情,便又翻开《道德经》,接着往下讲了起来:

“《道德经》 第三十八章(德经)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此章为德经之首篇,针对道、德、仁、义、礼都有论述。强调的是要真正有德必须不失道,保持自身朴实。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这说的是有德不能做表面文章,要朴实平易而不自我标榜。“上德”,真正的、最好的德行。“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即指真正有德的人,并不表现得多有道德风范的样子。他们往往是和光同尘与普通百姓一样,谦和质朴,并不会故作高大尚不同一般。正因为他们平易近人,与大家都一样,所以才真正具有德行。很明显,老子此处有点儿反对统治者高高在上的作风。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则是指那种以“德行”为包装的虚伪做法,做着一言一行都打着“德行”的口号的样子,自我标榜,自吹自擂,反而用自以为是的“德行”来匡山天下,这种人其实是真的无德。

西汉末王莽就是个典型。他时时都做作一副儒家准圣人的样子,“克己复礼”地清廉度日执政,赢得了天下儒生的赞誉。暗地里为了掌控朝政,把女儿送入宫“嫁”给只有几岁的小皇帝并封为皇后。但不久他就杀了小皇帝篡位。为了安置好女儿,他居然把女儿“娶”了回来(因为他女儿相当于皇帝遗孀,按礼法只能再嫁给地位相当的人。这就只能王莽自己出手了。)!然后又写封休书“休掉”女儿,还女儿一个未嫁之人的身份!不过这波操作倒挺符合儒家礼法的。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是从“无为”角度说有德和无德的区别。

上德者“无为”是不妄为、不居功,看起来没做啥子惊天动地的事情,他们不存在私心(即无以为)。下德者的无为是真正的什么实事也不做(或真的一点儿功绩也谈不上),但他们一切都是抱有私心地自我彰显,无非不过为了体现自己高大尚的形象,虚荣做作或满足自己对天下的控制而已。

王莽自我标榜,言行俨然以儒家标准的圣人那样,在当时深孚众望,故天下儒生共拥他直接篡汉(真搞不懂儒家居然有这种操作!)。王莽也确实做了大事的(但算坏事),大肆搜刮天下,甚至把天下田产收归国有。似乎也不为个人,表面上是为了解决国库空虚政府财力不足的问题,是为了实现整个儒家官僚集团利益得以充分保障。实际上呢,还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想实现整个天下都属于他一个人的嘛。结果天下大反,他自个的脑袋也被刘秀割下来秘制收藏以警后世。

其实刘秀若有其它治国之策,真的就该抛弃儒家的了,他们简直就是刘氏江山

的叛臣逆贼嘛!若如此也不至于东汉最终也终结于曹操、司马懿之流了。当然,除刘秀本人非好杀之人外,也还是自罢黜百家后儒家基本上垄断了中国的思想文化,实在无人可用。或者说刘秀本人也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这是老子对“仁”、“义”实质上的评价。说的是真正的仁者,他们努力去作为,但他们没有私心的(大不了有些做法有违自然操之过急了而已)。而仗“义”的人,他们的作为是有私心的。老子此处没指明仗“义”者私心何在,估计与春秋时侠客们索要财物替人办事的风气有关吧。但我们要分清楚老子此处所说的“义”不是指“道义”,只是侠义而已。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这则是老子对以礼治国的嘲讽了。说的就是孔子那种想用周礼来匡正天下的人,别人根本不鸟他们。于是他们就只能强拉硬拽别人。后面老子还补了句“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简直诛心之言!看来老子是反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套以辈份和特殊身份来压制人的做法的。无它,老子讲以民为本、民本自然,统治者所执掌的天下公权都是人民赋予的,当然就不能以身份来压人。所以他认为这是不讲忠信,造成天下动乱之首。

孔子若读《道德经》见此不知该作啥想!他问“礼”于老子,怕是被老子忽悠惨了吧!估计老子忽悠孔子的功夫应展现得十分了得,以至于孔子至死都说老子是“神龙”,根本无法看清!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说的是不能以道治国,才被迫强调道德至上,希望大家都遵守道德规范从而达到社会安稳(这里有个问题就是如果有些事太失公道,大家可能就不能那么淡定地遵守道德规范了)。连道德规范不足约束人们了,才会想到用仁政来安抚人民。仁政没法施行,才让民间侠义出手去自行解决(春秋末期就那样。什么专诸刺王僚、要离刺庆忌之类的大行其道。)。侠义解决不了问题就想着用忠孝观念为根基的等级压制了(即“失义而后礼”)。不得不说老子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认识是比较精辟的!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说有前瞻性(即“前识”)只是“道”的虚华,这是引导人们做傻事的起始。老子反对自作聪明。自作聪明的人或许能根据一些道理而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这种前瞻性若不能顺其自然地实现,就可能成为引导人们妄为的根源。

老子要强调的还是“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就是要立身敦厚,不居浅薄。存心朴实,不居虚华。还是实在点儿好,哪怕心中明道,能辨细微,也识前景,先不要说,还是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才行!”

清风听后也感叹道:“是啊!做人就得朴实,不慕虚荣,才能最终得到实打实的好处而立于不败之地!”

他这话又似乎在教育我一样!而我呢,只是心里哀叹着那些好大喜功的最高统治者,不顾苍生弄出来的生灵涂炭与可悲可笑的结局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