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冷艳总裁的绝世高手 > 第1275章 柳公权再世!

冷艳总裁的绝世高手 第1275章 柳公权再世!

作者:常欢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9 20:30:35 来源:小说旗

第1275章柳公权再世!

本来有几个老头看卢冲不太顺眼,想要趁机进下谗言,可人家姜老都那么说了,他们再进什么谗言都没有用了。

好些老头都暗道,卢冲这小子竟然走了狗屎运,反其道而行之,居然还能得到姜老的赞赏。

其实,卢冲这次来见姜老并不是一点儿准备工作都没做,他提前问过龙魂的几个兄弟,龙魂是华夏的守护组织,最高级的特工组织,除了对元首不监控之外,其他的人都在龙魂的监控之中,所以卢冲问到了姜老最近思想动态的变化,还有其他的一些喜好变化。

听姜老夸卢冲的字好,这些书画名家纷纷上前观看。

看完之后,除了几个老朽之外,其他的人都大为震惊,纷纷赞叹不已:“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有柳公权的精髓!”

“顾老,您这个评价非常公道,小卢这字看起来仿佛柳公权再世啊!”

为什么他们都说柳公权呢,因为就像说行书必说王羲之,说草书必说张旭,说楷书则必说柳公权。

柳公权是楷书书体的总结者和创新家,他在研究和继承钟繇、王羲之等人楷书风格的基础上,遍阅近代书法,学习颜真卿,溶汇自己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楷书,为后世百代楷模,成为“唐书尚法”的突出代表之一。

自唐代元和年间以后,柳公权声誉日高。唐宣宗尤为珍爱柳公权的墨宝,唐文宗曾称赞其书法连钟繇、王羲之再生,也超不过。当时公卿大臣家为先人立碑,如果得不到柳公权亲笔所书的碑文,人们会认为是不孝行为。而且柳公权声誉远播海外,外夷入贡时,都专门准备钱财来购买柳公权的书法。

后来人们学书入门,依然首选唐代颜、柳、欧、褚、虞等书法家,特别是柳公权所建立的一整套楷书的规范,是人们学习的榜样。柳公权在书法艺术的改革和发展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也为整个楷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说卢冲写行书仿佛王羲之再世,说卢冲写楷书仿佛柳公权再世都是最高褒奖!

有个老者看完,叹道:“小卢的行书本来就堪称大师……呃,大家都不兴说大师了,那我重说,小卢的行书本来就堪称大家,没想到楷书竟然也堪称大家,外面那些年轻书法家没有一个能比得上的,别说他们,就算是我,看到小卢的字,都有点想要弃笔不写了。”

“是啊,我写楷书足足五十年,跟小卢这功底相比,也是大有不如啊!”

这些老头一边感叹,一边悄悄观察卢冲,他们不太相信,卢冲这么年轻居然能写出这么好的字。

因为,书法跟其他技艺不同,都是需要常年累月的磨炼才能一步步提高上去,不苦练多年,根本不可能有大成就。

就像王献之,爸爸是王羲之,那绝对是比后来绝大部分人说“我爸爸是某某”的人了,遗传那么好,按说不用怎么努力就能取得很高的成就,其实不然。

王献之七岁时始学书法,师承父亲。十来岁时,他自认为字写得不错了。一天,他去问父亲:“我的字再练三年就够好了吧?”王羲之笑而不答,母亲摇着头说:“远着呢!”献之又问:“那,那五年呢?”母亲的头仍旧摇着。献之急着追问:“那究竟多少年才能练好字呢?”又问道:“父亲,大家都说您的字写得好,那有什么秘诀?”王羲之看看儿子,心想这书法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怎么可能入人眼目呢,于是他走到窗前,指着院内的一排大缸说:“你呀,写完那十八口大缸水,字才有骨架子,才能站稳腿呢!”王献之听了心里很不服气,暗自下决心要显点本领给父母看。于是他天天按父亲的要求,先从基本笔画练起,苦苦练了五年。一天,他捧着自己的“心血”作品给父亲看。王羲之没有作声,翻阅后,见其中的“大”字架势上紧下松,便提笔在下面加一点,成了“太”字,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献之。小献之心中有点不是滋味,又将全部习字抱给母亲看。母亲则仔细地揣摩,许久才叹了口气说:“我儿字写了千日,惟有一点似羲之。”献之走近一看,惊傻了!原来母亲指的这一点正是王羲之在大字下面加的那一点!献之满脸羞愧,自感写字功底差远了,便一头扑进书房,天天研墨挥毫,刻苦临习。聪明的王献之深深的体会到写字没有捷径,只有“勤”字。不知又经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他的书法大有长进。后来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书法家,与父齐名,并称“二王”。

连王献之那样的人物都得那么苦练书法,所以书法界的人不相信速成的奇迹,可问题是,卢冲看起来也才二十岁出头,竟然能写出这么好的字,这简直让他们全都大跌眼镜!

除了三个老头之外,其他老头都不敢说出一个事实,那就是,卢冲的字写得比他们好,不论是字体架构,还是整体布局,都远超他们,确实达到了柳公权复生的地步!

姜老把这一切全都看在眼里,笑而不语。

随后,他把卢冲之前在李文山寿宴上写的“寿福康宁”四个字放在桌上,对那些老朽说道:“你们来看看,这两幅字有什么相同的?”

这些老人纷纷涌到桌边,仔细看那两幅字,他们大部分人都是书法名家,很快发现了共同点:“虽然一个是行书,一个是楷书,但两幅字的布局都极为完美,有种字和纸张浑然一体的感觉!”

“是啊!”姜老笑着说道:“刚才我看寿福康宁四个字的时候,完全被迷住了,就是因为这四个字的架构实在是太完美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状态。后来我让我的秘书小杜帮我量了一下,结果发现,小卢的字,完全都处于纸的中轴线上,绝对完美地对称,我本来以为,只是行书如此,现在看来,这楷书更是如此。来,小杜,你来量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