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支教青云路 > 第121章 要求换地

支教青云路 第121章 要求换地

作者:凤凌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9 20:32:35 来源:小说旗

山像一个大大的馒头,虽然荒芜大半,长满荒草,但之前都是耕地。村里青壮外出务工,留在村里的人没能力继续耕种,只能长草。

穿行草丛,有不少野刺。村里人在前面开路,杨政丞跟在求军镇长身后走,不停地按照他的提示。这些野地确实是他第一次走。

到山顶高处,李照说,“路从坡脚绕过来,弯度和坡度都不会大。”这些人虽不是勘测人员,但公路该怎么走,心里也有大致概念。

“我看行。”求军镇长说,“这是谁家的山林?占用多大面积,村里该怎么处理,都先说说。”

“村里没留下集体耕地,荒岭还有,谁肯要。”李照指着村子背后那些无法耕作、甚至栽树都不行的山沟、壁崖。

杨政丞见李照所说的那片山岭,就是之前和求军镇长等人看瀑布的沟壑。说,“李叔,那一片山都是集体的山岭,当年没有分到户?”

“这片野岭谁肯要?不能耕种、不能栽树,要来也不能做什么。”李照解释说,“大家都不肯要,就一直留着,是集体山岭。”

“不是说产药材吗,灌木林也可砍了做柴火。”

“野岭确实有药材,是野生的,栽培不了。集体山岭,大家都采药,看自己的运气。”李照说。

“那这边修路、修厂子用地要不少地,村里人肯让出来吗。”杨政丞有些担心。

“这个说好了的,没问题。”李照肯定地说。村村通是从上到下的政策,对村里人而言,也是惠及各家各户的好事,谁家阻拦修路,就是与一村人为敌。

继续往前走,有山路可循。这是村里人耕种经过的路,沿着这条路走千多米,公路可在原小径基础上扩宽,不占多少耕地。

只要少占用耕地,村里人自然答应,不损害各家根本,当然能够接受。

往前走又一座山,山有两百多米高,山路是绕山脚而过。绕山几十米转到另一面,山却陡峭,有三十几米的石壁。山路就在石壁下经过。

杨政丞看了这地势,说,“这里怎么通过?山背后能不能绕过去?”

一个村里人说,“主任,山背后可以通过,不过,要多绕两里路。不想绕路就得破山壁,开路。”李照也点点头,说明山后面的山势就是如此。

“这边虽然窄了点,前面砌石头上来,宽度还是够了。”求军镇长指着大家站立的石壁前,大约有四五米高。相比而言,砌石块上来增加路宽度,成本会低一些。

一条路中段有些特殊情况,也是必然的。

“过这一段险处,前面就比较平缓了。”李照说,“我们一组的可耕地,有差不多一半在这边,如今,荒废最多的也就是这边。远了,又没有好水,谁还愿意耕种。”

“不能将村边的泉水引过来灌溉吗。”杨政丞说。

“没办法。生产队的时候,曾经有人想出办法,要打通山来修一条隧道水渠,最后也没有真这么做。”李照说。

“成本太高,绕山水渠修起来也没法做到。”求军镇长解释说。

如今要引水到山这边来的办法肯定多了,但成本过高,谁会这样做?

离开石壁段,这一段有两百米长,之后山势平缓起来。往前不远,就看到大田镇到落鹰坪村的公路。虽说看到那路,走过去也有三四里远。

下坡,往前走有不少依旧在耕作的农田,这些农田水源少,主要靠天下雨来耕作。规划路线,尽可能绕开农田。但有些地方虽然荒草高长,实际上确实荒废的农田。这条路真修通村里,这边的农田会不会复耕,如今也说不好。

村里分田和分山坡地是两种办法,当年山坡分包入户是一大块一大块地划分,然后各自抽签,抽得那一块就是那一块。如此,一户很可能抽得两三块山坡,但却是分开不连接的。

农田的分包却不同,将远近、田质好坏、水源情况综合考虑,搭配成每家一份,然后抽签。集体留了一些可调剂的农田,让一些人口多的人家,在抽签基础上,调剂适当的农田来补足人口差异。

各家的农田基本上都是分散的,如今,主要耕种的农田就是村子前那一垄耕田。山这边的农田,还在耕种的就不多。

下到山脚,只要在往上走到半坡,就可接入大田镇和落鹰坪村公路。这时候,前面有两块农田都是在耕种的,路如果绕开,就要穿过更多耕地。

两块农田中一块狭长,在另一块之下,像外圈包绕一样。上面那块农田面积不小,当初分包时,分给了两家。如果修路经过大田,做工作就得做两家人的工作,占地耕也多出一倍以上。

下面那块田狭长,路从这耕田上穿过,基本将这田征用了。

之前也有路占用耕田的情况,但都是占用小部分。这块耕田如果占用,被占用的一家剩下的耕田可能就不多。如今,各家虽说有大半耕田是荒废的,但这家人却一直在耕种。

“他们家情况怎么样?”杨政丞说。

李照正要应答,从山上下来两个人,走得有些急。还没到边就喊,“组长,修路不会占我家田吧。”

听这口气就不对劲,看到多人站在自家耕田上,来人也判断出来。又说,“支书、村长,修路我是一百个支持的,这田不能占啊。”

“怎么回事?”杨政丞不急着决定,问李照情况。

“主任,这是我们村孙平家。”李照说,“孙平当年在承包农田时,家里就两人。那时两口子才结婚,还没有小孩。承包的农田不多,三块,村子前有一块,另一块就这块在耕种,剩下一块不大,望天田,不耕了。

他家如今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在外打工,小儿子还在读职校。孙平的意思是把两块田分给大小儿子耕种。这块田修路之后,担心没法分给儿子。”

“他有什么要求?”

“他要求换田,从谁家调剂给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