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华夏历史最弱?我来挑选参战人物 > 第879章 刘家商会对樱花的影响

“当然!”

赵鸿明白他的意思,所以向自己身后挥了挥手,立刻有士兵带着一把佩剑上前,佩剑上还泛着红光。

“作为交易的内容,我愿意将这把佩剑用来交换,想来这宝剑足以成为武斗会的奖励了!”

他说完之后,士兵还配合着将佩剑拔出一半,顿时寒芒乍现,富源晴人周围的武将眼睛都直了。

金色品质的武器太过稀有,而红色品质的兵器就是他们能接触到最好的兵器了,这些人都没有奢望过金色武器。

他们现在心中都祈祷着富源晴人能答应赵鸿的条件。

“确实是足够了!”

富源晴人也是能看出兵器好坏的,不过他也没有直接答应赵鸿,而是有些为难的说道:“我想先和家臣们商量一下,毕竟更换奖励的影响我们还不确定,如何?”

赵鸿耸了耸肩,站起身来,开口说道:“自然是没有问题的,那我就先不打扰了。”

富源晴人立刻也跟着站起身来,走到赵鸿的身边说道:“来人,给赵君他们安排最好的房间,还请在城中暂住,等我们商量好之后立刻前来寻你。”

赵鸿点点头,“不过我只能在这里停留一天,一天之后便会离开,还请快些做出决定!”

一天时间也差不多了,他只要确保一天时间之内对方不会拿到这张卡牌,到时候就算富源晴人狮子大开口,他大可以派遣军队包围福和城,不需要攻打,围几天等活动时间结束就行。

而得寸进尺的人等着秋后算账就行,正好他们夏国领主入驻樱花,能直接获得一个郡城的地盘。

他之所以拿出红色品质的兵器作为交换,一是能和平做生意就优先和平,二则是如果现在攻打福和城时间不够,包围福和城也需要浪费一部分兵力,得不偿失,还是先等对方做出决定吧。

他跟着侍从前往充满和风风格的房间暂时休息,这一路上赶来这里也确实有些累了。

赵鸿进入富源晴人的城主府休息了一段时间,对方现在正在和自己部下进行商议,他趁着这个机会往城主府外面走去。

等快要走到门口的时候,两名城主府的士兵挡在了他的面前,甚至手都放在了自己的刀柄上,刀身微微显露出来,随时都有可能出鞘。

“你们要去哪里?可和我们城主通报过?”

项羽立刻皱起了眉头,如果对方只是挡在他们路前面也就算了,居然敢做出这种威胁的动作出来!

当即他身形一闪,瞬间两名士兵就倒飞了出去,鲜血在空中划过了一道弧线,落地的时候已经失去了意识。

仅仅一瞬间,两人就都已经重伤,这时候旁边一名穿着精致衣服的家臣才匆匆跑了过来。

“还请留他们一条性命!”

那家臣冲到赵鸿的面前,虽然这两人只是士兵,但能守在城主府的士兵,那基本上都是各个家臣的族裔,地位和普通的士兵不一样。

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城主府内的士兵平常嚣张跋扈惯了,面对赵鸿的时候一时间没有改变自己的习惯。

“福和城城主府如此行径是何意思?难不成想要软禁我等?”

在赵鸿说出这句话的时候,项羽握着画戟向前两步,那些亲卫们也都佩刀半拔,随时准备出鞘。

“误会!误会!”

别看赵鸿现在没有军队在旁边,但他们是知道那些外来领主们是有着各种各样天赋的,而赵鸿的天赋就更加出名了。

他们杀不死赵鸿,要是真的敢在这时候向赵鸿动手,指不定对方怎么报复。

这里可是在城主府,万一他们有什么召唤军队的道具或者技能,那他们福和城就完了。

所以赵鸿现在只有十几名亲卫在身边,可战斗力甚至要比城中正规军还强!

“我们是诚心想要和赵鸿领主进行合作的,又怎么会做出这种事情,这两人我们绝对给出严惩,还请放心,至于贵客想要去哪,我们也绝不阻拦!”

赵鸿想要趁着天黑之前解决刘家商会地契的事情,所以只是冷哼了一声,开口说道:“这件事情我会和富源城主说的,现在我们要去城中逛一逛!”

他说完之后就没再去理会这名富源家的家臣,带着人向城主府外面走去。

这时候那名家臣才松了一口气,心中也在暗骂这两人脑子是不是出了问题,拦截也就算了,居然还敢做出拔刀的动作!

平常吓唬其他官员惯了,也不知道察言观色!

要不是他们两人中有一人是他的后辈,他非要杀了以平赵鸿怒火不可。

他知道现在这件事情还没完全过去,赵鸿恐怕会用这件事情做文章,在双方合作上面占据一些优势。

看来得要早些禀报给城主了。

他立刻转身向后方走去,此事要早做应对。

而正在城内逛的赵鸿,看着两边那樱花的特色建筑,心中带着欣赏的态度前进,这些建筑风格毕竟脱胎于唐朝,也算是他们夏国文化的亚种,自然也就美观了许多。

按照地契的位置标注,他们现在距离地契所在地应该没剩下多远了!

这条街的名字叫做町人街,和地契上写的一样,只是这里似乎较为偏僻,周围的木板屋在细雨中泛着油亮的光,看起来很久没发展了。

但就在这片低矮破落的建筑群中央,却突兀地矗立着一座朱漆鎏金的楼宇,飞檐斗拱刺破青灰色的天际线,琉璃瓦上的是一只凤鸟,整个建筑的风格属于汉代风格。

“这倒是不需要我们去找了。”

赵鸿他们离开城中心之后一眼就看见了这座建筑,这倒是省去了他们寻找地契上建筑的时间了。

他们直接向那座建筑走去,刚刚一靠近,就看见前方建筑门楣上高悬着 \"聚财钱庄\" 四字金匾,只是那大门紧闭着,两名城中士兵还站在旁边,样子有些慵懒,看见赵鸿他们靠近才打起来精神。

这两名士兵并不是城主府的士兵,基本上都是平民入伍的,所以在看见赵鸿这些穿着和气质十分出众的人不敢怠慢,连忙上前,开口说道:“各位爷,我们奉命守在这里,请问各位有什么事情吗?”

赵鸿看向了他们两人,然后将那张地契从怀中拿出来,展示给他们两人看。

“我从其他人那里购买到了这张地契,理论上来说,这里现在属于我。”

那两名士兵接过了赵鸿手中的地契,看了一眼确实是他们福和城城主府的印章,然后毕恭毕敬的还了回来,只是其中一名士兵眼中有些复杂,似乎是有故事在里面。

赵鸿看了他一眼,然后有些不经意间问道:“你们知不知道这里原主人的事情?”

听见赵鸿打听原主人的事情,这两名士兵有些犹豫,并没有直接开口。

这时候赵鸿身后的一名亲卫上前,从手中拿了两枚银币放在了他们的手上。

别看只是两枚银币,但对于这两个平民士兵来说,也是好几个月的军饷了。

“这.....”收了赵鸿的银币,两名士兵也不好继续隐瞒,于是开口说道:“唉,其实也不是什么秘密。”

“这里的原主人叫做刘勤,是从很远很远的地方来到我们这里的,好像叫做什么.....无格城?”

居然是无格城来的?

这倒是让赵鸿有些惊讶,这说明那个刘勤的家族距离长安城并不是很远。

“他们来到我们城市之后以当铺为生,在经营了一段时间之后,他突然宣布将所有典当在当铺当中的物品无条件归还,很多民众都十分爱戴他们,随后他们宣布典当行转为钱庄,并且所有存放在他们钱庄的钱都能获得利息。”

“因为之前赚到的口碑,许多百姓都将自己的钱存在了他们钱庄当中,刘勤在我们这里也越做越大,不少人家的女儿都想嫁给他呢。”

说到这里的时候,这名士兵又叹了一口气,眼中还带着一些遗憾,就好像他的女儿原本要嫁过去一样。

“不过他一直都说想要娶家乡的姑娘为妻,所以拒绝了我们的提议,不然的话我现在可能就能享福了。”

另外一名士兵这时候敲了敲他的脑袋,然后说道:“瞎扯什么,那刘大人根本就没答应过你,就算娶妻也不一定是娶你家女儿。”

那名士兵脸色微红,没有反驳,继续说道:“不说那些,最近不知道为什么刘大人十分兴奋,说是什么有了可以回家的契机,然后给了我们一些钱,让我们帮他守一下钱庄。”

“他说他要去做一件大事,如果成功的话,可能就能回到自己的故乡去了,到时候他就可以回老家结婚,还说要邀请我们参加呢!”

听到这里,赵鸿大致已经明白了发生了什么事情。

恐怕刘勤说的回家的方法,是来找自己,然后跟着他们夏国的军队返回夏国的领主世界当中。

而让赵鸿带上他的契机,就是他获得的那张King卡牌!

他想要用那张卡牌换来赵鸿的重视!

只是他雇佣的商队在行军前往前线的路上遇到了战熊妖兽群的袭击,几乎所有人都被妖兽击杀,刘勤本人也被战熊给叼入了熊洞当中惨死。

他听到这里也只能摇头感叹世事无常,其实以刘勤的能力,就算他手中没有那张卡牌,投靠赵鸿,或者用一些钱财来交易,赵鸿也会带他回去的。

毕竟他们前线的军队调动还挺频繁的,带几个人回去也不过是顺手的事情。

那士兵说完这些事情之后看向赵鸿他们,“对了,各位大人是从哪里获得的这张地契,刘大人他还好吗?”

他这句话问出口,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尴尬了起来,不过赵鸿倒是没有什么感觉,只是直接说道:“他那支商队被妖兽袭击了,他本人也不幸死亡了。”

赵鸿的这话让那两名士兵脸色都变了,他们就这么怔怔的看向赵鸿,良久才叹了一口气,这种事情其实对于这些中立人物来说,很常见。

对于他们来说,他们的一生不是死在战争当中,就是死在妖兽手下,这导致他们的平均寿命非常的低,早就已经习惯了生离死别。

“唉,可能这也是命吧。”

那两名士兵没有再说话,而是向赵鸿鞠了一躬,然后离开了这里,他们要将这个消息告诉那些父老乡亲们。

“既然是我们夏国的人,那找机会将他的骨灰带回去,在无格城附近埋了吧。”

刘勤的尸体他带不走,只能就地焚烧,虽然对于这些人来说,人死后最好是完整的土葬,可刘勤显然不符合这个条件,他也只能带着骨灰回去了。

很多人都认为古代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火葬应该会被古代人抵制,但实际上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严格。

这句话出自《孝经?开宗明义》,原本的意思是让人们要爱惜自己的身体,自爱的同时也是对父母的孝,只是在长时间的发展当中意思产生了变化。

在和《孝经》差不多时期的《墨子?节葬》中就有记载:“秦之西有仪渠之国者,其亲戚死,聚柴薪而焚之,熏上,谓之登遐,然后成为孝子。”

这意思是在西北方有国家中,亲戚死后要进行火葬才能算是孝子。

《荀子》、《吕氏春秋?义赏篇》也都有少数民族火葬的记载,其中对于火葬并没有什么抵制的意思在里面,只是简单的记录一下风土人情。

而到了唐宋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火葬越来越流行,甚至贵族们也开始推行火葬,就比如《新五代史?晋高祖皇后李氏传》中就有记载,皇后李氏是采取了火葬的形式安葬。

至于人性压制的宋朝,其实火葬要更加普遍,甚至出现了专门负责焚尸的“化人亭”。

一直到了明清时期,皇家为了推行传统礼制,这才限制了火葬,大力推行土葬,这时候才开始让人们对火葬产生了抵制的想法。

这个世界的人是遵从古人的风格,但不限制于某一个朝代,所以火葬并不是什么他们不能接受的事情。

他对刘勤已经足够尊重了,接下来他也应该进入这钱庄当中查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