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寻觅心灵归宿 > 第55章 袁瑞的身世(2)

寻觅心灵归宿 第55章 袁瑞的身世(2)

作者:立新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9 21:33:16 来源:小说旗

然而,几天后的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让诗茵更加烦躁、心神不安。那个注定要诞生的孩子即将来到这个世界。她承受着剧烈的疼痛,无助地蜷缩在床上。外面的天空仿佛与她的内心一样狂暴,这个孩子即将降临。终于,在这个深夜,孩子一声声响亮的哭声在黑暗中回响,充满了无尽的渴望和不安。仿佛隐藏着一种深深的悲伤和孤独,孩子对于刚刚离开母体的安逸感到陌生与恐惧。但是,随着这哭声的传出,他似乎释放出内心的压抑,找到了一丝宣泄的出口。窗外的雨水倾泻而下,如同上天给予这个顽强的小生命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这场雨,仿佛洗去了过往的苦痛,为孩子带来了新的希望和祝福。

当黎明的曙光照亮大地时,大车店的马路对面的一户人家,相邻都叫“老二家”,“老二家”的女主人听得夜雨中有一声响亮的婴儿哭啼,知道女知青诗茵今天生子。这“老二家”之前通过在大车店工作的亲戚打听到了一些情况,并了解到诗茵不想要这个孩子。因此他们早就打算为自家四叔“老四”收养这个婴儿了。“老二家”的女主人一大早就去了大车店,与诗茵交流并表达了收养的意愿,并接过了孩子。也告诉知了他们家并没有打算自己收养,而是准备让她孩子的四叔收养。这位四叔已经三十多岁了,在六十年代的农村,这个年龄没有结婚,基本上就意味着“老光棍”了,因此,“老二家”决定将这个孩子交给这位亲戚来抚养。接回家后,这位“四叔”属于光棍一人,无法独自抚养孩子。

“老二家”的邻居姓袁(也是袁瑞的养父母),正巧的是,袁家夫妇是一个单职工家庭,妻子是本地人,在家务农,丈夫是复员的专业干部。多年来,他们一直没有能够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心中早已充满了对孩子的渴望,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如愿。“老二家”的女主人就抱着这名刚出生的婴儿,来到了邻居老袁家。并说明来意,老袁家两口子毫不犹豫地收养了这名出生一天的婴儿,决定将他抚养成人,并取名袁瑞,邻居后来都叫“小胖子”。

三天后,邻居看到有人接走这位女知青诗茵。大车店负责人说,是他的家人知道了,接诗茵返回了自己的家。

袁家夫妇感谢来自遥远地方的恩赐,将所有父母的爱都倾注在袁瑞这个孩子身上。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养活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困难重重,但他们努力工作,省吃俭用,竭尽全力地给予袁瑞最好的生活,炼乳、奶粉、虾皮等竭尽所能。还买了一只羊提供奶水。他们为了孩子的衣食所努力,辛勤工作,自己降低生活水平,为了给袁瑞提供了一个快乐的童年。

整个小县城,只有几条街道,房屋多是砖瓦结构。阳光洒在街道上,微风拂过,带来阵阵清爽的气息。袁瑞的家就坐落在这个宁静的小县城的南门里,属于母亲家的祖宅。

袁瑞随着成长,也跟随母亲在自留地里劳作,也帮助母亲进行农活。通过这些,他感受到了勤劳和坚韧的品质。父母教给他正直、勤劳和善良的品质。

在北方农村,人们勤劳的上工,挣工分,一年一日日重复着过活。

六十年代的夏日,阳光一出来,农村的人们就早早起床,去田间劳作。在太阳变得火辣辣晒之前回家,回家吃过午饭后,然后在阴凉处铺上一张凉席小憩,微风拂面,感觉格外舒适。午休两三个小时后,吃过晚饭,大家一般会聚集在院子里的大树下或者葡萄架下围坐在一起喝茶、打牌。也有些人伴随着知了的鸣叫声,摇动着大蒲扇扇凉风,与邻居闲聊。偶尔,村里还会放映露天电影,看完电影后便是回家休息的时候了。

农村都有自己的水井,井水挖得很深。因此,即便在炎炎夏日的三伏天,井水依然冰凉。劳累了一天的人们会打一桶井水,用来擦拭身体以降温。有的人则会到水库或河里洗个凉水澡,洗去一天的疲惫。

孩子们闲来无事时,大多会和玩伴们一起玩躲猫猫、抓青蛙、摸鱼儿。他们还会利用枯树上的枝条生火,烧玉米棒子,并相互挑战弹弓的射击技巧,或者煽动着火柴盒。

当时还没有冰箱,售卖冰棍的人们会把冰棍放在小推车或自行车架上的箱子里保存的,箱子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棉被,以确保冰棍不会融化。当孩子们听到一声声“冰棍”的叫卖声,孩子们会找到父母要一两分钱,欢喜的拿着零钱跑出来,买上一根冰棍,那个时候一根冰棍只有一两分钱。那时的“冰棍”叫卖声是夏天最令孩子们喜爱的声音。

北方的冬季,寒风凛冽,大地被白雪覆盖,孩子们在这个冰天雪地里玩得不亦乐乎。他们自制工具溜冰,畅快地在冰面上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

与此同时,成年人们沐浴在温暖的冬阳下,有的靠着墙根晒着太阳,慵懒地享受着冬日的温暖。有的聚在一起一边打牌,一边侃大山。他们将岁月琐事和趣闻笑谈交织在一起,忘却了严寒的寒冷。

冬季里的取暖方式简单而朴实。大家都用灶台烧柴火来取暖,尽管灶台袅袅炊烟,但这也成了家家户户特有的风景。人们一边烧柴火,一边拉着风箱,努力让温暖的空气充盈在屋内。家境稍好一些的人家,会在卧室里使用煤炉子,炉火熊熊,散发出宜人的热量。

一天的辛劳之后,家里的人们围在炕上,相互拉拉家常,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温暖的炕榻成了他们交流的舞台,幸福的笑声在这个被爱与关怀充满的空间中回荡。

当有客人来串门时,短坐的话,他们会坐到炕沿边上,感受家人的温暖。而若是长坐,主人便热情地邀请客人脱掉鞋子,上炕来享受温暖。久坐炕榻,大家逐渐养成了盘腿坐着的习惯,这种习惯成为了他们温馨生活的象征。

然而,冬天的严寒也给人们带来了一些不便和困扰。很多人习惯性地生冻疮,脚后跟和手背被寒风侵袭后发红发肿,带来不适和疼痛。这成了冬天里人们共同的困扰,他们用各种方法来缓解这种不适,但对他们来说,这已成为了冬天的一部分。

袁瑞的童年和那个时代的同龄人一样,充满了快乐与无忧无虑。他们吃着高粱米粥和玉米面饼子,在野外采摘野菜,穿着自家母亲亲手制作的布鞋和补丁的衣服。每天上学放学,和村里的小伙伴们一起玩乐。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小县城中流连忘返。他们在狭窄而繁忙的街道上奔跑嬉戏,在桑树和香椿树下悠然自得地感受着阳光的温暖和微风的拂袭。

袁瑞向姜鸿晨述说着自己的身世,姜鸿晨则是静静地聆听着。听完袁瑞的讲述后,姜鸿晨不禁问道:“既然你自己清楚是被养父养母抚养长大的,那么你的亲生父母现在身在何处呢?你有没有试图去寻找他们的踪迹?”袁瑞回答道:“我并不清楚,也没有再去探寻的想法。”听到这里,姜鸿晨忍不住追问道:“那你是否曾有过想去找寻他们的想法呢?”袁瑞深知:如果亲生父母没有主动寻找自己,必然有着难以启齿的苦衷。如果他们各自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自己贸然去寻找只会给两个家庭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和矛盾。不如就保持现状,各自过好自己的生活,互不干扰。

姜鸿辰心中涌起感激之情。他明白, 袁瑞对养父养母的辛勤付出和无私的爱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

夜晚降临,安静无声。姜鸿辰独自一人回到家中,心中仍沉浸在袁瑞的故事和对父母恩情的回忆中。他深深领悟到,无论如何衷心感谢,都无法完全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袁瑞的身世故事深深触动了他的内心,也唤起了对父母之爱的深切感激。

姜鸿辰回想起自己从小到大,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无论是生活上的点点滴滴,还是学业上的辅导和鼓励,他们始终默默地支持着他,他们付出的爱是无私的,无条件的,只为让他茁壮成长。

宁静的夜晚,眼前的星空闪耀着希望的光芒。姜鸿辰默默祈愿,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杰出的人,让父母引以为傲和满意。

姜鸿辰发誓,无论何时何地,都将牢记父母的付出,不辜负他们的期望,对他们的辛勤和爱心表示敬意和感激,永远珍惜和感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