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玄幻:反派的我彻底摆烂 > 第124章 这种念头不是孤例

玄幻:反派的我彻底摆烂 第124章 这种念头不是孤例

作者:小妹仔哈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0 01:02:32 来源:小说旗

何文惠引领着弟弟何文达进了门,而何雨生与何晓紧随其后进入了房屋。

看到母亲于秋花后,何文惠焦急地问道:“妈妈,您是不是已经没有办法治愈眼睛了?”

“你怎么会这样认为?”

于秋花不自觉地反问了一句。

“我就担心您出了问题,否则不会让文达离开我们。”

何文惠的话音未落,泪水已悄然滑落脸颊,这份消息对她来说太过沉重。

“家里是不是还有其他人?”

于秋花问道,她刚刚听到了超过两个人的脚步声。

“是我的朋友何晓,及他的伯父,正是他们帮助我把文达找回来了。”

何文惠边说边抹去脸上的泪痕,为两人做了简单的介绍。

“阿姨,初见,您辛苦了。”

何晓礼貌地打着招呼,他心知肚明眼前的这位就是未来的岳母大人。

“谢谢你们帮忙找到文达。”

于秋花感激地回应。

“文惠,出来一下。”

何雨生轻声说道。

二人来到门外,何晓亦随之走出。

何雨生从随身物品中拿出一沓人民币,递给何文惠说:“这是一千块钱,请你收下。”

“何叔叔,这些钱我不能接受,更不用说是这样的金额。”

何文惠连忙推辞道。

“我不是为了帮你个人,我是为了何晓考虑。

你母亲双目失明,家中唯一的收入来源就此切断,没有这笔钱的话,你的学业可能会受到影响,你的未来也会蒙上阴影。”

何雨生语重心长地解释着。

听罢,何文惠陷入深深的思考,何晓也在默默地反思。

“而且,这不是无偿的援助,而是贷款,待你大学毕业了之后,还需要归还。”

何雨生补充道。

“能否给我一点时间,我和妈妈商量一下?”

何文惠恳求地说。

“当然可以,你自己决定。”

何雨生点了点头。

何文惠回到屋内商量后,半个小时后返回,最终同意了接收这笔款项。

“何叔叔,这里是一份借条,我一定会按时还款的。”

何文惠郑重声明。

对此,何雨生未再多言,只是默默地收起了借条。

时光荏苒,转眼过去了一个月的时间。

这段时间里,关于何晓和何文惠的情况,何雨生不再过多关注,他相信能做的已经尽力了。

与此同时,在繁忙的努力之下,自行车制造工厂终于完工并完成设备的安装,现在只需等待工人完成培训就可以投入生产了。

何雨生召集了所有招聘的新工人们进入车间,准备开始培训课程。

“培训之前,我想告诉大家一件事情,我们工厂提供两种不同的薪资制度,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分别是:基本月薪和计件制。”

何雨生高声宣布道。

“比如,如果您是在装配部门工作的员工,可以选择稳定的月薪,金额为每月二十七块五,或选择按完成的数量计酬,即装配一辆车可以获得两角钱。

您实际能够得到多少报酬,完全取决于您的工作效率。”

通常情况下,一个正常的工人如果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每日能装配大约五到六辆车;等到逐渐掌握技巧之后,装配七八辆也不在话下。

如此一来,显然选择后者将会获得更高的薪酬。

如今的工人通常上班时间会有些散漫,平均每天如果能组装完成三辆车就已经算不错了。

“按照生产数量计算报酬,感觉非常不稳定啊,我还是觉得领取固定的薪资更好些。”

“如果是按照数量计算,万一没有什么工作分配给我们,我们不就是连一分钱都拿不到,全家只能面临生活的困境了吗?”

“...22..”

何雨生的话音刚落,下面就响起了阵阵讨论声,大多数人倾向于固定薪资,这已经成为了一种固有的思维模式。

“工资的领取方式完全取决于你们自己,工厂不会干预,不过决定后需要等待下一个季度才能调整。”

何雨生继续解释道。

“你们可以回家与家人讨论商量,在正式上岗前告知厂方即可。

现在我们先开始培训吧。”

何雨生并没有意图说服大家选择计件制,他明白说教并无助益,关键是要让现实的结果展现给工人看,使他们自行领悟。

相较于生产泡面,制作自行车的工艺明显更为复杂,工人历经整整一个月的严格培训,方才能够逐步投入生产线。

自行车工厂的办公室里,

“哥,只有很少的人选择按量计算薪酬,绝大部分同事选择了固定薪资。”

何雨水说道,工厂里每个人都已向他汇报了自己的决定。

“这种观点由来已久,想要短时间转变确实不易。

但当他们看到了具体的收益差异,情况自然会发生变化,不用过于担心。”

何雨生说道。

“嗯,我知道了。”

何雨水点头赞同。

“晓白,客户那边联系得如何了?”

何雨生进一步询问。

“我已经走访了多家百货商场,发现自行车是一项很抢手的产品,只要我们生产得出,销量方面绝对有保证。”

周晓白回复说。

“这样的话,就没有任何值得担忧的问题了。”

何雨生满意地说。

光阴似箭,转眼又过了一月。

这一天,恰逢自行车厂发放薪资的日子,财会处门外聚集着一条长龙。

“王满仓,二十五块七毛钱。”

韩春明大声通报。

领到薪资后的王满仓满心欢喜地离去了。

发薪过程中,队伍中几名员工轻声交谈。

“胖墩,你选了计件工资,你知道这月总共赚了多少吗?”

一名年轻员工问着一旁的另一位显得有些笨重且直率的男子。

“我妻子一直帮我记录着我每天装好了多少,至于实际数额是多少,我自己还没有算清楚。”

胖墩如实回答。

“计件肯定是不及固定工资多的。

早告诉你了,别选计件,你现在就算想换,也得等下个季度才行了。”

年轻人说道。

“这是因为我妻子建议我才这么选择的。”

胖墩说明道。

实际上,胖墩并不是一个愚钝的人,他只是为人实在,做事总是全神贯注,从来不图走捷径。

正因为此,他妻子才建议他尝试计件工作模式,希望利用这一优势获得更多的回报。

“王富贵,三十六元。”

韩春明接着报出。

听到自己的名字被叫到,胖墩立刻上前领取了他的工资。

“什么,三十六元,胖墩的收入怎么会这么高?”

旁边的一位年轻员工听到数字后几乎不敢置信。

“你这个月共完成了八十二辆车的组装,这是你应得的工资。”

韩春明递给胖墩相应的报酬,并附上这样的说明。

“感谢。”

当胖墩拿到了这一笔丰厚的收入时,心中感到异常激动。

“只要你愿意勤恳工作,按件计算工资无疑会赚得比领取固定工资更多。”

“当时 嘛没选按件算的钱,每个月至少少了十块,一个季度就要差上三十块,这数目足够覆盖我一个月的基本工资了。”

众人沉默了,那些选择了固定薪酬的员工此刻都在懊悔,痛斥起自己为何当初没有选择绩效薪资方式。

“胖墩一个月能组装出一百八十台,而我的速度显然比他快,肯定也能多装不少。

下一个周期,我定要选绩效计酬。”

一位年轻的工人暗自心想。

这种念头不是孤例。

见到按件薪酬者的收入如此可观,多数人打算在下一个季度转而采取按件计薪的方式。

有些更直接跑到何雨水的办公室里申请立刻改换。

“最初的选择是出自你们自愿,现在的变更已不再可能,须等待至下一个计费时段才可行。”

何雨水果断地回绝。

规则就是用来遵守的,必须严格执行方具公信力。

一旦开了这样的先例,不仅对最初选择件工的人员不利,也会削弱整个体系的有效性。

“兄长真有先见之明,诚然就像你说过的那样:人们看见实实在在的好处,自然会主动要求改变现状。”

何雨水微笑着说道,这时恰巧何雨生步入她的办公室查看上月的财会记录。

“俗语云‘世间纷争无数,归根究底皆为私利’。

真正的智者鲜见其人,绝大多数只会顾及个人的实得利益。”

何雨生回应着妹妹的问题。

“哥,你能猜猜我们上个月的收益达到了多少?”

何雨水带着笑问到。

“可能是十万吧?”

何雨生试着猜测。

“实际上十五万,在很多职工尚处于适应阶段的时候。

我相信,待全体工人都改为按绩效付酬,大家的积极性被极大提升后,预期收益还将会有进一步的上涨。”

何雨水兴奋地说。

“比我想象的更好一些。”

何雨生笑道。

“这全靠哥你设计的那个生产流程出色,既高效,又几乎没有废品。

我已经考察过其他国企自行车工厂,同样产能水平下的他们获利仅是我们的不足三分之一。”

何雨水说道。

“如今市场空间还广阔着,一旦生产流程捋顺,我会继续扩大生产范围,再建几条产线,提升产出量。”

何雨生说道。

他对比起面条工厂来,更加看好自行车工厂的发展潜力。

长远目标是实现产品升级,制造出摩托与汽车,并建立自家的品牌。

“只要你说一句话,我就得忙碌得不可开交,还有嫂子也是如此。”

何雨水抱怨着。

“有能力当然得多贡献,谁让我们的雨水越来越能独当一面呢。”

何雨生笑着解释。

“你就不要再说这类恭维的话了,我也不是小姑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