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神秘事务司里的研究员 > 第44章 概念车Modle 3

神秘事务司里的研究员 第44章 概念车Modle 3

作者:网网有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0 01:02:32 来源:小说旗

在这个世界里,电动汽车产业才刚刚开始崭露头角,但却缺乏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神车”来引领和推动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

因此,洛宇辰决定借鉴他前世所熟悉的modle 3这款经典车型作为参考。

在前世,modle 3并没有使用铝制车身,而是通过车身尺寸缩小了约20%来弥补因重量增加而对续航产生的影响。

此外,model 3预计续航里程大约为320公里,同时取消了那些超酷但实用性不强的鹰翼门,并舍弃了令人兴奋的3秒从0加速到60迈的推背起步体验。

最终,特斯拉的第四款车型model 3正式发布,其续航能力高达346km,破百时间小于6秒。

这些参数对于这个世界的新能源汽车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大突破,特别是当大多数汽车的续航里程仅在200至250公里之间的时候。

一辆续航能力高达 346km 的新能源汽车,可以说完全能够满足大多数人在日常使用中的需求。

相比之下,之前那些声称能跑两百多公里的车型,往往只是在理想实验条件下得出的数据,并不能真实反映实际路况。

洛宇辰仔细地审查了所有的生产车间建设和车辆设计图纸,确认无误后,他给自己泡了一杯热茶,享受片刻的宁静与放松。

最近几天的高强度工作让他感到有些疲惫不堪。

尽管他拥有异能,但面对如此繁重的任务,身体还是出现了些许不适。

不过,好消息是叶雨妃负责的招聘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已经有许多求职者前来应聘。

初步计划将面试时间定在今天下午,前期人员主要主要涉及项目建设、采购人员、财务人员和车间主任。

一旦这些应聘者到位,接下来的工作将会更加繁忙。

然而,如今新能源领域的专业人才相对较少,许多人对这个行业仍然持有疑虑态度。

所以说,想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技术人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时候还是得靠洛宇辰去解决一些问题才行。

但是,如果只是小打小闹地尝试一两次,或许还可以接受,只当培养人才,但要是接二连三地失败,那就真的很难让人忍受了。

而且,这些钱都是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又怎么能轻易挥霍呢?

毕竟,谁也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努力付诸东流啊!

当然,如果这些钱是通过融资得来的,那么洛宇辰也许还会有更多的耐心和宽容度,可以接受一些失败的尝试。

但现在的情况却完全不同,这些钱都是自己一点一滴积攒起来的,每一分都来之不易。

在这种情况下,他又怎么能容忍那些明显的错误呢?

这或许就是底层创业者的通病吧,他们并不是不懂得如何经营一家企业,而是因为资源有限,无法承受太大的风险。

他们只能小心翼翼地前行,抓住每一个机会,力求做到最好。

很快到了面试时间,洛宇辰准时走进了会议室。

这次面试借用邦信金融的会议室,鲲鹏新能源汽车公司注册流程刚走完,现在除了工业用地和一个亿的资金外什么都没有。

不过,这些都不是问题,毕竟有邦信金融做背书,现在的邦信金融是鲲鹏新能源汽车公司的股东代表,也说的过去。

再加上可观的薪水,还是吸引了不少人前来。

下午一共来了十五位面试者,其中包括一名财务、3名车间主任、5名项目管理以及6名采购人员。他们的年龄都在26到38岁之间,正是职场中的中坚力量。

由于公司刚刚成立,所以实际上面试官只有洛宇辰一人。

他需要通过自己的判断来决定哪些人能够加入公司,好处就是没有那么多的内部斗争,比较高效。

凭借着他出色的专业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他很容易就可以确认对方的实力和潜力。

经过一番紧张的面试后,洛宇辰终于做出了决定。

最终,有11个人成功入职,其中包括2名项目管理、2名车间主任、6名采购人员以及1名财务。

另外,还有3名项目管理人员和1名车间主任因为表现不佳而被淘汰。

整个面试过程虽然紧张,但洛宇辰始终保持着冷静和专业。

虽然目前公司的人员数量有限,但至少可以维持基本的运营。

由于最初并非大规模生产车辆,只需制造一辆车,难度自然会有所降低。

第三天,前期招聘的十一名员工全部到岗。

在这两天里,洛宇辰从互联网上搜集了一些公司管理制度,并稍作修改便直接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他秉持着先行动后学习的理念。

接下来,需要处理众多事务,如组装车间建设项目的招标以及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采购等。

洛宇辰将这些任务合理地分配给各个部门和个人,以确保工作的高效推进。

随着这些任务的逐步落实,鲲鹏新能源汽车公司正式进入了运营阶段。

或许谁都未曾预料到,几年后的鲲鹏新能源汽车公司将会如此庞大。

而这个公司的起点,仅仅只有这十一个人。

他们就像前世马云的“十八罗汉”一样,奠定了公司未来发展的基石。

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踏实肯干的人才,才使得鲲鹏新能源汽车公司得以蓬勃发展。

仅仅一个月时间,在原本的工业用地上,一座占地达一千平米的组装车间拔地而起。

与传统制造车间截然不同的是,这间车间里大部分空间都被零部件的存储空间占据着,而车架调试空间只占了很小一部分,真正用于组装的地方更是寥寥无几。

这里的架构跟国外定制车一样,只适于少批量车的生产。

这一切都是因为这是一辆概念车,预计产量仅为一百辆,主要目的是用于初期的人员培训以及供应链选择等准备工作。

尽管从技术角度来看,这辆车已经具备了量产的能力,但目前的鲲鹏公司还无法承担起这样的生产任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