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燕山奇谭录 > 第76章 真相渐明

燕山奇谭录 第76章 真相渐明

作者:自在飞花1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5 16:31:32 来源:小说旗

在李隆基与大理寺少卿王正紧锣密鼓的追查之下,那张隐匿于黑暗中的阴谋之网逐渐被撕开一角,兵部员外郎赵铭很快便被缉拿归案。当赵铭被押解至大理寺审讯室时,他的脸色苍白如纸,毫无血色,眼神中弥漫着深深的恐惧与绝望,仿佛已预见自己即将面临的悲惨结局。他心里十分清楚,此次策划刺杀圣上的行径,乃是十恶不赦的滔天大罪,一旦真相彻底大白于天下,等待他的必将是万劫不复的深渊。

审讯室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摇曳的烛火在墙壁上投射出诡异的光影,仿佛在为这场即将揭开真相的审讯而躁动不安,又似在预示着一场风暴的来临。李隆基神色凝重,端坐在主位之上,目光冷峻如冰,紧紧地注视着赵铭,那眼神仿佛能洞察他内心的每一丝想法。王正则侧身而立,眼神如鹰隼般锐利,时刻警惕地观察着赵铭的一举一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表情变化。

“赵铭,你可知罪?你竟敢策划刺杀圣上,此等大逆不道之举,简直罪该万死!”李隆基的声音如洪钟般在审讯室内轰然响彻,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与熊熊燃烧的愤怒,似要将这罪恶的阴霾彻底驱散。

赵铭双腿一软,“扑通”一声重重地跪在地上,旋即如捣蒜般连连磕头,额头与地面撞击发出沉闷的“砰砰”声,仿佛在为他犯下的罪行忏悔。“殿下饶命啊!微臣实在是被逼无奈,皆是受人指使,才鬼迷心窍犯下这等弥天大罪!”赵铭声泪俱下,涕泗横流,脸上写满了悔恨与无助。

李隆基眉头紧紧皱起,如拧紧的绳索,追问道:“究竟受何人指使?你若如实招来,本殿下或许还能念你坦白,向圣上求情从轻发落,否则,休怪本殿下手段无情!”

赵铭缓缓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与挣扎。他心里明白,一旦说出幕后主使,自己或许能在这绝境中寻得一线生机,但同时也可能彻底得罪那位权势滔天、翻云覆雨的人物,后果同样不堪设想,或许将陷入更加万劫不复的境地。然而,一想到自己即将面临的残酷刑罚,以及那可怕的株连九族之祸,仿佛有一双无形的大手正将他往无尽的深渊拉扯。在这生死抉择的瞬间,他最终还是咬了咬牙,狠下心开口道:“殿下,指使微臣的正是李显殿下。微臣在兵部多年,升迁之路却异常缓慢,始终得不到重用,一直郁郁不得志。李显殿下不知从何处得知微臣的困境后,便派人前来笼络,许下高官厚禄的诱人承诺,声称只要微臣助他除去圣上,日后必定能让微臣飞黄腾达,尽享荣华富贵。微臣一时猪油蒙了心,被那虚幻的利益冲昏头脑,才……”

听到这个答案,李隆基与王正皆是心头猛地一震,仿佛遭受了一记重锤。这个消息犹如一颗威力巨大的重磅炸弹,瞬间在他们心中轰然炸开,让原本就错综复杂的局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李显身为皇室宗亲,本应与皇帝同心同德,维护皇室尊严与国家稳定,却为了那至高无上的皇位,不惜策划如此丧心病狂的刺杀行动,其心可诛,其行可憎。

“你说的可是实话?可有证据来证实你所言非虚?”李隆基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赵铭,眼神中透露出审视与威严,生怕错过他脸上任何一个微妙的表情变化,试图从中判断其话语的真伪。

赵铭忙不迭地点头,急切地说道:“殿下,微臣所言句句属实,绝无半句虚言。李显殿下曾派人送来书信,与微臣商讨刺杀事宜的每一个细节,那书信就藏在微臣书房的暗格里。”

李隆基当机立断,立刻命人快马加鞭前往赵铭府邸,按照他所描述的位置仔细寻找书信。不多时,前去的人便带着书信匆匆返回。李隆基神情严肃地展开书信,只见上面的言辞极为隐晦,似是刻意为之,以躲避他人耳目,但其中却明确指示了刺杀的时间、地点以及大致的行动计划。虽然落款处并未留下李显的名字,但种种蛛丝马迹都清晰地表明,这封信正是出自李显之手,犹如铁证般坐实了他的罪行。

“好一个李显!竟然做出这等丧心病狂、大逆不道之事!”李隆基怒不可遏,气得脸色铁青,将书信重重地拍在桌子上,桌上的烛火都因这愤怒的一击而剧烈晃动。他心里清楚,这个消息一旦公开,必将如同一颗投入朝堂的巨石,掀起惊涛骇浪般的轩然大波,整个大唐的局势都将因此而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无数人的命运也将被卷入这场风暴之中。

“王少卿,此事关系重大,关乎我大唐的社稷安危,容不得半点马虎。你立刻将此事原原本本禀明圣上,同时务必严守消息,不可走漏半点风声,以免打草惊蛇,让李显有所察觉而提前有所防备。”李隆基神情凝重地对王正说道。王正深知此事的严重性,神色庄重地领命,旋即迅速转身,快步行出审讯室,进宫向李旦奏明一切。

李旦听闻这个消息后,龙颜大怒,气得浑身剧烈发抖,眼中满是难以置信的失望与熊熊燃烧的愤怒。“李显这逆子,竟敢如此胆大妄为,做出这等弑君篡位的忤逆之事!朕对他不薄,他为何要如此丧心病狂,置皇室尊严与国家大义于不顾?”李旦痛心疾首,对李显的所作所为感到无比的愤慨与痛心。

然而,李旦毕竟是久经朝堂的帝王,他深知此事的复杂性与严重性。李显在朝堂上经营多年,已然拥有一定的势力,如果处理不当,极有可能引发朝廷内乱,导致国家陷入动荡不安的局面,百姓也将因此受苦。他强压心中的怒火,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对王正说道:“此事暂且保密,不可声张。容朕好好思量如何妥善处置,既要严惩李显的罪行,又要确保朝廷的稳定。你与隆基继续暗中深入调查,收集更多确凿的证据,切不可让李显有所察觉,以免节外生枝。”

王正恭敬地领命而去。而此时的京城,表面上依旧是一片繁华热闹的景象,大街小巷车水马龙,百姓们照常生活,欢声笑语不断。然而,在这平静的表象之下,一场巨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犹如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压抑而又让人不安。李隆基与王正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他们必须在暗中小心翼翼地推进调查,如同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行者,等待合适的时机,一举揭露李显的阴谋,还大唐一个海晏河清、朗朗乾坤。这个消息,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激起层层涟漪,为后续局势的发展埋下了关键的伏笔,所有人都在不知不觉中被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权力斗争之中,而大唐的命运,也将因此而被改写,走向未知的方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