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燕山奇谭录 > 第90章 弘扬文化

燕山奇谭录 第90章 弘扬文化

作者:自在飞花1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5 16:31:32 来源:小说旗

大唐,这颗屹立于东方的璀璨明珠,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以其繁荣的经济、强大的军事和独特的文化,吸引着八方来朝。在这盛世的画卷里,文化艺术宛如那绚丽的色彩,描绘出大唐的神韵与风姿。

谢轩,作为谢映登的后人,自幼便沉浸在家族浓厚的文化氛围之中,对文化艺术怀有炽热的喜爱与执着的追求。他才情出众,精通诗词歌赋,对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也有着独到的见解,常常沉醉于文化的奇妙世界,思索着如何让大唐文化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一日,阳光透过宫殿的窗棂,洒在金碧辉煌的朝堂之上。李隆基端坐在龙椅,目光中透露出对国家发展的殷切期望,正与群臣探讨治国理政之策。谢轩在旁,心中思量着大唐文化的未来,觉得时机已到,便出列跪地,恭敬说道:“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臣谢轩,乃谢映登之后。今观我大唐,国力强盛,百姓富足,然文化之弘扬,尚有广阔天地。臣斗胆进言,恳请陛下大力弘扬我大唐文化,使其光芒远播,泽被后世。”

李隆基听闻,目光落在谢轩身上,神色温和,鼓励道:“爱卿请起,朕一向重视文化之事,你既有想法,不妨细细道来。”

谢轩起身,神情愈发坚定,说道:“陛下,文化乃一国之灵魂,我大唐文化博大精深,诗词、书画、乐舞皆精妙绝伦,实应让其发扬光大。臣以为,可设立专门的文化机构,汇聚天下文化贤才,整理、研究与传承我大唐文化瑰宝。再者,资助文人墨客,为其创作提供支持与保障,如此,必能激发文化创作的活力,涌现出更多传世佳作。”

李隆基微微点头,沉思片刻后说道:“爱卿所言极是,文化昌盛方能彰显我大唐之底蕴。只是,设立机构、资助文人,需有周全之策,爱卿可有具体想法?”

谢轩见陛下有意,心中一喜,赶忙说道:“陛下,这文化机构,可名为‘崇文馆’,选址于长安繁华之地,便于文人汇聚交流。馆内可分设诗词、书画、乐舞等多个研习部门,招揽各地文化精英担任教习。至于资助文人,可设立专项资金,依据文人的创作计划与才华,给予相应资助。此外,还可定期举办文化活动,邀请各地文人汇聚长安,以文会友,吟诗作画,共襄文化盛举,如此一来,大唐文化定能蓬勃发展。”

李隆基听后,龙颜大悦:“爱卿此计甚妙!朕准你所奏,便由你负责此事,务必将弘扬大唐文化之事办好,让我大唐文化享誉四海。”

谢轩跪地谢恩:“陛下信任,臣定不辱使命!”

领命后的谢轩,即刻全身心投入到筹备工作中。他四处奔走,挑选“崇文馆”的馆址,经过多方考察,最终选定了一处宽敞雅致之地。此地毗邻曲江池,风景秀丽,环境清幽,周边文人雅士聚居,正是兴办文化机构的绝佳之所。

紧接着,谢轩广发告示,招募文化贤才。告示一经张贴,便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的关注,各地才俊纷纷慕名而来。谢轩亲自参与选拔,对每一位应聘者都仔细考察,力求为“崇文馆”招揽最优秀的人才。在选拔诗词教习时,一位名叫李逸的年轻书生前来应试。李逸呈上自己的诗作,谢轩展开诗卷,只见那字迹清秀,诗句灵动,既有对大唐山河壮丽的赞美,又饱含对民生的关切。谢轩大喜,当即问道:“李公子之才情,着实令人赞叹。只是不知,公子对诗词之道,有何见解?”

李逸拱手行礼,从容答道:“回大人,诗词乃心声之吐露,时代之映照。好的诗词,不仅要有优美的辞藻,更应蕴含深刻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洞察。在教习诗词时,应鼓励学子用心感受生活,以真情入诗,如此方能创作出动人之作。”

谢轩听后,点头称赞:“李公子所言极是,与我所思不谋而合。欢迎李公子加入‘崇文馆’,日后定能为弘扬诗词文化贡献力量。”

经过一番精心筹备,“崇文馆”终于落成。馆内建筑古朴典雅,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各个研习部门一应俱全,笔墨纸砚、乐器道具等设施完备。

与此同时,谢轩着手组织第一次文化活动——“长安雅集”。他向各地文人发出邀请,一时间,邀请函如雪花般飞向大唐的各个角落。接到邀请的文人们,无不欣喜万分,纷纷收拾行囊,奔赴长安。

这日,长安城内热闹非凡,各地文人齐聚一堂。“长安雅集”在“崇文馆”盛大开幕,文人墨客们身着华服,手持诗卷,谈笑风生。谢轩站在馆前,看着眼前的盛况,心中满是欣慰。

活动伊始,谢轩致辞道:“诸位皆是我大唐文化之栋梁,今日相聚于此,实乃文化之幸事。愿大家在此次雅集中,畅所欲言,以文会友,共同弘扬我大唐文化。”

随后,吟诗环节开始。一位文人率先起身,朗诵自己新作的诗篇:“盛世长安彩云间,曲江流韵映青山。文人墨客齐相聚,共赋华章颂大唐。”此诗一出,众人纷纷叫好,紧接着,其他文人也纷纷吟诵自己的得意之作,一时间,吟诗声此起彼伏,或慷慨激昂,或婉约动人。

在绘画区域,画师们挥毫泼墨,以笔绘心。有的描绘大唐的壮丽山河,有的勾勒市井的繁华景象。一位画师正在创作一幅《大唐盛世图》,只见他笔锋游走,墨色晕染,不一会儿,一幅气势恢宏的画作便跃然纸上。画中,长安的宫殿巍峨耸立,街道上车水马龙,百姓安居乐业,尽显大唐的繁荣昌盛。周围的文人纷纷围拢过来,对画作赞不绝口。

而在另一边,乐师们弹奏着悠扬的乐曲,舞者们翩翩起舞。丝竹之声与轻盈的舞姿相互映衬,仿佛将众人带入了一个如梦如幻的世界。整个“崇文馆”沉浸在一片浓郁的文化氛围之中,文人墨客们尽情展示才华,交流心得。

此次“长安雅集”取得了圆满成功,参与的文人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不仅为他们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更让他们感受到了大唐文化的魅力与凝聚力。谢轩看着热闹非凡的场景,心中明白,大唐文化事业的繁荣,已然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随着“崇文馆”的持续运作和各类文化活动的不断举办,大唐的文化事业蒸蒸日上。越来越多的文人受到鼓舞,投身于文化创作之中,佳作频出。诗词歌赋在民间广泛流传,绘画、书法艺术也得到了更深入的发展,乐舞表演更是成为了百姓生活中的重要文化享受。大唐文化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吸引了周边国家的关注,不少外国使者和学者前来学习交流,大唐文化开始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为大唐的盛世画卷增添了更加绚丽多彩的一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