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燕山奇谭录 > 第145章 穷途末路 安禄山降

燕山奇谭录 第145章 穷途末路 安禄山降

作者:自在飞花1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21 10:37:44 来源:小说旗

范阳城内,一片死寂。安禄山被困于节度使府中,仿佛一只被困在笼中的猛兽,却已没了往日的凶狠与张狂。唐军如铁桶般将范阳围得水泄不通,连日的围困使得城内粮草断绝,军心涣散。曾经追随他的士兵们,眼中已不见往日的狂热,取而代之的是恐惧与迷茫。

安禄山在府中来回踱步,形容憔悴,眼神中满是不甘与绝望。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苦心经营的势力,如今竟陷入这般绝境。这时,心腹将领史思明小心翼翼地走进来,看着安禄山欲言又止。

安禄山见状,怒喝道:“有话就说,别吞吞吐吐的!”

史思明长叹一声,说道:“大帅,如今局势已然明朗,唐军势不可挡,我们已无回天之力。再抵抗下去,不过是徒增伤亡。为了兄弟们的性命,也为了大帅您自己,投降或许是唯一的出路。”

安禄山瞪大了眼睛,愤怒地吼道:“投降?你让我向那昏庸的朝廷投降?我安禄山一生纵横沙场,怎能如此屈辱地结束?”

史思明扑通一声跪地,恳切地说:“大帅,识时务者为俊杰啊。如今城内粮草殆尽,将士们无心恋战,即便我们想坚守,又能撑多久?况且,投降并不意味着结束,或许还有转机。若执意抵抗,城破之日,大帅您和兄弟们都将性命不保啊。”

安禄山听后,沉默不语,内心在痛苦地挣扎着。他想起自己曾经的雄心壮志,想要推翻大唐,登上那至高无上的皇位,可如今却走到了这一步。

过了许久,安禄山缓缓坐下,目光呆滞地望着前方,喃喃自语道:“难道我安禄山真的要输了吗?”

这时,又有几位部将走进来,纷纷跪地劝道:“大帅,降了吧,我们不想再白白送命了。”

安禄山看着眼前这些跟随自己多年的将领,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大势已去,再坚持下去也只是无谓的挣扎。终于,安禄山长叹一声,无力地挥了挥手,说道:“罢了,罢了,去与唐军联络,投降吧。”

史思明等人听后,心中一喜,赶忙说道:“大帅英明,我们这就去办。”

于是,史思明带着安禄山的降书,来到唐军大营。见到哥舒翰后,他恭敬地呈上降书,说道:“将军,我家大帅愿向朝廷投降,还望将军能网开一面,饶我等性命。”

哥舒翰接过降书,看了一眼,冷哼一声道:“安禄山这逆贼,如今知道求饶了?也罢,我这就将降书呈给陛下,至于如何处置,由陛下定夺。”

随后,哥舒翰命人将安禄山等人押解至长安。消息传来,整个长安城一片欢腾。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

在大明宫的麟德殿内,一场盛大的庆功宴正在举行。李隆基身着龙袍,端坐在主位上,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殿下,张九龄、李适之等一众大臣分列两旁,罗昌、罗英兄弟也在其中。

李隆基举起酒杯,兴奋地说道:“诸位爱卿,今日安禄山投降,范阳势力覆灭,实乃我大唐之大喜。这一切都离不开诸位爱卿的殚精竭虑与奋勇拼搏。朕敬诸位一杯!”

群臣纷纷举杯,高呼:“陛下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说罢,一饮而尽。

李隆基看着众人,感慨地说:“此次消藩,历经重重困难,如今终获成功。这期间,诸位爱卿各展其能,尤其是罗昌、罗英兄弟,为朝廷收集了诸多重要情报,为消藩立下汗马功劳。”

罗昌和罗英赶忙出列,跪地谢恩:“陛下过奖了,此乃我等分内之事,能为陛下分忧,为大唐效力,是我兄弟二人的荣幸。”

李隆基笑着说道:“起来吧,你们的功劳,朕都记在心里。日后,大唐还需你们这样的人才,继续为朝廷效力。”

张九龄也起身说道:“陛下,此次消藩成功,不仅消除了安禄山这一祸患,更让天下藩镇看到了朝廷的决心和实力。相信经此一役,其他藩镇也会有所收敛,不敢再轻易生事。”

李适之点头附和道:“张大人所言极是。不过,为了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朝廷还需进一步完善制度,加强对藩镇的管控。”

李隆基微微点头,说道:“二位爱卿所言甚是。消藩虽已取得阶段性胜利,但不可掉以轻心。朕会与诸位爱卿共同商议,制定出更为完善的政策,确保大唐的长治久安。”

宴会上,众人一边畅饮美酒,一边谈论着消藩的经过和未来的治国方略,欢声笑语回荡在麟德殿内。大唐,在经历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消藩之战后,仿佛迎来了新的曙光,正以更加稳健的步伐迈向繁荣昌盛的未来。

在庆功宴上,气氛热烈非凡。大臣们纷纷向李隆基敬酒,表达对大唐胜利的喜悦和对陛下的忠诚。

一位大臣起身说道:“陛下,安禄山之乱,险些动摇我大唐根基。幸得陛下英明神武,运筹帷幄,方能一举平定叛乱。此乃大唐之幸,百姓之福啊!”

李隆基笑着回应:“这并非朕一人之功,实乃诸位爱卿齐心协力的结果。正是因为有你们的辅佐,朕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取得这场胜利。”

此时,一位将军上前说道:“陛下,此次出征,将士们无不奋勇杀敌,皆为大唐之荣耀。如今安禄山已降,恳请陛下论功行赏,以激励将士们日后更加效命朝廷。”

李隆基点头道:“那是自然。此次平叛,将士们出生入死,朕定不会亏待他们。待朕与诸位大臣商议后,便会论功行赏,表彰他们的功绩。”

罗英看着这热闹的场景,心中感慨万千。他对身旁的罗昌说道:“兄长,你看如今这景象,真让人欣慰。我们这些日子的努力,总算是没有白费。”

罗昌微笑着点头:“是啊,为了大唐的安宁,再多的辛苦也值得。只是,消藩虽已成功,但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仍需为大唐的稳定和发展继续努力。”

宴至半酣,李隆基兴致勃勃地说道:“诸位爱卿,今日如此高兴,不妨畅所欲言,说说对大唐未来的期望。”

一位年轻的官员起身说道:“陛下,臣期望大唐能以此次消藩为契机,进一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让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繁荣富强。”

李隆基听后,赞许地说道:“爱卿所言极是。大唐的繁荣,离不开百姓的支持。朕定会致力于发展经济,让天下百姓过上好日子。”

另一位大臣接着说:“陛下,臣以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应加强文化建设。弘扬我大唐文化,使其传播四海,彰显我大唐之风范。”

李隆基笑道:“不错,文化乃国之根本。朕会大力支持文化事业的发展,让大唐文化更加灿烂辉煌。”

在这欢声笑语中,庆功宴持续到深夜。众人在为消藩胜利欢庆的同时,也对大唐的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而安禄山的投降,也标志着大唐历史上这一段波澜壮阔的消藩篇章,暂时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