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重生刘协,假死后,曹操天塌了 > 第82章 谋士存疑,智勇消疑

刘协与司马徽告别后,带着典韦匆匆踏上拜访蒯良的道路。

山林间的风声呼啸,仿佛预示着即将来临的变故。

他们沿着蜿蜒的小径前行,心中满是对未来局势的忧虑。

突然,一阵马蹄声打破了山林的宁静。

刘协警觉地抬起头,只见一队曹军骑兵正从山道上疾驰而来。

为首的一位将领身披重甲,目光如炬,显然正在执行某种重要任务。

刘协心头一紧,若被曹军发现他的身份,不仅他自己性命堪虞,还会牵连到汉室的复兴大计。

“主公,快躲!”典韦低声喝道,迅速环顾四周,寻找藏身之处。

刘协迅速冷静下来,脑海中飞速运转着各种可能的应对方案。

他注意到不远处有一片茂密的竹林,竹影摇曳,似乎是个不错的掩护地点。

但直接躲进去太过明显,容易引起怀疑。

就在此时,刘协灵机一动,他迅速对典韦耳语了几句,两人立刻会意。

刘协转身向路边的农舍走去,假装向一位老农问路。

老农正坐在门口晒太阳,看到刘协等人上前,连忙起身招呼。

“老伯,我们在山中迷了路,请问如何才能到达附近的市镇?”

刘协恭恭敬敬地问道,语气中带着几分诚恳与谦逊。

老农眯着眼睛打量了一番刘协。

见他衣着朴素,言辞恳切,便指了指远处的山路:“沿着这条路一直走,大约半个时辰就能到市镇了。”

刘协连连道谢,同时暗中示意典韦。

典韦心领神会,故意在旁边大声抱怨:“这山路也太难走了,早知道就不该走这条捷径。”

他则在一旁附和:“是啊,这山里到处都是岔路,难怪会迷路。不过只要跟着老人家指的路走,应该不会有问题。”

正当刘协等人与老农交谈之际,曹军骑兵已经接近。

领头的将领勒住缰绳,目光扫视着四周。

他注意到了刘协一行人。

刘协故意表现出一副迷茫的样子,向老农再次确认路线,丝毫没有显露出任何紧张或慌乱。

“你们是从哪里来的?”将领策马靠近,语气略带怀疑。

刘协不慌不忙地答道:

“我们是外地商人,听闻此地风景优美,特地来游玩。”

“没想到山路崎岖,差点迷了路,幸好遇到这位老伯指点。”

将领微微皱眉,但见刘协等人言辞坦诚,举止自然,最终还是放下了戒备。

“既然如此,你们赶紧上路吧,这山里不安全,早点离开为好。”

“多谢将军提醒,我们会尽快赶路的。”

刘协恭敬地回应,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

待曹军骑兵远去,刘协才长舒一口气。

他感激地看向老农,再次道谢后,带领典韦等迅速离开。

此刻,他们更加小心翼翼,确保不再暴露身份。

“主公,为何不让把他们都宰了?”典韦伸手摸了摸麻布一下包裹的巨戟说道。

刘协微微一笑,目光坚定地望向前方:“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况且附近曹操的耳目众多,切不可打草惊蛇。”

随着他们的身影逐渐消失在山林间,风声依旧呼啸,但似乎已不再那么刺骨。

刘协策马而行,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深沉的思虑。

蒯良的谨慎与多疑是出了名的。

如何说服他出山相助,成了摆在刘协面前的一道难题。

他下意识地抚摸着腰间的玉佩。

那是他从皇宫中带出来的唯一一件贴身之物。

如今也成了他身份的象征,更是他复兴汉室的信念所在。

身旁的典韦,虎目圆睁,警惕地注视着周围的风吹草动。

他粗壮的手臂紧紧握住双戟,仿佛随时准备应对突如其来的危险。

山林间的光线忽明忽暗,风吹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如同潜伏的敌人窃窃私语,更添几分紧张气氛。

终于,他们抵达了蒯良的居所。

蒯良一身素衣,站在门口,目光如炬地打量着刘协。

他拱手行礼,语气却带着一丝质疑:“敢问阁下,可是传闻中…死而复生的汉献帝?”

刘协坦然承认了自己的身份,并诚恳地表达了想要匡扶汉室的决心。

蒯良听罢,并未流露出喜悦之情,反而眉头紧锁,“陛下既已…‘驾崩’,如今又突然出现,不知有何凭证?”

他顿了顿,又道,“如今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庞大,陛下此举,岂不是以卵击石?”

周围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刘协身上,等待着他的回答。

刘协深吸一口气他缓缓地开口,语气坚定:“先生所虑,朕并非不知……”

刘协微微一笑,“先生可曾听闻龟息之术?”

未等蒯良作答,刘协便盘腿而坐,双手结印,呼吸逐渐变得绵长而细微。

片刻之后,他的呼吸竟然完全停止,脸色也渐渐变得苍白,仿佛一尊玉雕般一动不动。

蒯良见状,瞳孔骤然收缩,难以置信地伸手探向刘协的鼻息,却感觉不到一丝气息。

他惊愕地后退一步,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这……

怎么可能?

莫非真是死而复生?

典韦则一脸兴奋。

他早就见识过陛下的这项绝技。

此刻见蒯良震惊的模样,心中暗爽不已。

他上前一步,朗声道:“先生不必惊慌,陛下只是施展了龟息功,片刻之后便会醒来。”

果然,过了一炷香的时间,刘协的身躯微微一颤,缓缓地睁开双眼,吐出一口浊气。

他站起身,冲着蒯良拱手道:“让先生见笑了。”

蒯良此刻已经完全被刘协的神奇之处所折服。

他深吸一口气,语气中充满了敬佩:“陛下神通,臣叹为观止!”

然而,他毕竟是荆州智囊,很快就冷静下来,提出了新的疑问:

“即便陛下死而复生,可如今曹操势力庞大,陛下如何与之抗衡?”

“兵马钱粮从何而来?”

“将士又从何招募?”

蒯良的问题如同连珠炮般抛出,每一个都直指汉室复兴的核心难题。

刘协面色平静,眼神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他胸有成竹地回答道:“先生所虑甚是,然朕心中已有腹案……”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众人,缓缓说道,“至于具体计划,还需从长计议……”

周围的空气再次凝固,众人屏息凝神,等待着刘协的下文。

刘协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先生可听闻过…现代化管理?”

刘协自信地展开手中简陋的地图,指尖轻点着几个标记:

“先生,兵马钱粮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效率。”

“我打算效仿前世‘现代化管理’的理念,建立一套高效的组织架构,将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合理分配,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效用。”

“例如,我们可以设立专门的部门负责粮草征集和运输,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以此提高效率,杜绝浪费。”

他顿了顿,目光灼灼地看向蒯良,“如此一来,即便资源有限,我们也能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

刘协滔滔不绝地讲述着现代管理的理念。

从组织架构到绩效考核,从后勤保障到人才培养,每一个环节都阐述得清晰明了,逻辑严谨。

蒯良起初还带着一丝怀疑。

但随着刘协的讲解,他的眼神逐渐变得明亮。

脸上的表情也从疑惑转为震惊,最后变成了深深的钦佩。

他仿佛看到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正在向他招手。

典韦虽然听不懂刘协所说的那些复杂的概念。

但他能感受到刘协身上散发出的自信和睿智,心中充满了自豪和欣慰。

他咧开嘴,露出一个憨厚的笑容,仿佛在说:“陛下果然厉害!”

刘协结束了他的讲述,目光炯炯地看向蒯良:“先生,不知您意下如何?”

蒯良深吸一口气,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他躬身行礼,语气铿锵有力:“陛下高瞻远瞩,臣心悦诚服,愿效犬马之劳,助陛下复兴汉室!”

刘协欣慰地点了点头,心中一块大石终于落地。

他伸手扶起蒯良,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周围的空气也变得轻松起来。

鸟儿的鸣叫声显得格外悦耳,仿佛在为汉室的复兴欢呼雀跃。

刘协望着远方,眼神中却闪过一丝凝重。

他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未来的路还很漫长,充满了挑战和未知。

典韦走到刘协身旁,默默地握紧了手中的双戟。

周围的树林也仿佛笼罩着一层阴霾。

风吹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如同低沉的警告。

刘协沉声说道:“典韦,传令下去,召集所有旧臣,明日议事。”

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在寂静的山林中回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