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中午,蒋教授都差点按捺不住,想是不是给冯一平再打一个电话,不过,他也明白,第二个电话一打,那自己就没有一点主动权,可是,不打吧,现在一时半会,还真找不到投资。
正纠结的时候,布坎南终于打来了电话。
听了他的自我介绍,蒋教授表现得很冷淡,不过,他这点拿捏的功夫,怎么可能会影响到布坎南?
“我现在在华盛顿和国土安全部的人谈合作,之后定好了要去和芝加哥市市政府官员会面,明天晚上,连晚餐一起,大概能挤出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你有时间来华盛顿,和我一起共进晚餐吗?”
布坎南表现得比他还不客气,要谈,可以,你过来的干活。
“刚好,能源部一直叫我过去,谈拨款的事,那我排排时间,”虽然不知道布坎南在忙什么,不过,蒋教授现在能确定,这个冯一平,在美国,除了那本书,多少还是有点事业。
但是,即使是求人,召之即去,那显得太急迫,他顺口扯了一个理由。
“能源部?需要帮忙吗?我在参议员办公室的时候,认识那边的不少人,”
这前后一天的时间,布坎南已经打听清楚,能源部给筹建的a123公司拨款的事,听说原来支持的人并不多,毕竟现在生产锂电池,并不像后来马斯克生产电动汽车那样,是开创性的技术和行业,日本的厂家,在锂电池这一块,不论是技术,还是市场。
也不好说得太过,见了他的脸色,布坎南又往回拉,“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账上闲置的资金太多,合适的项目却并不多,”
“我们这个项目,绝对非常好,我们的电池技术,绝对是世界一流的,只要能够量产,肯定能在很多方面得到应用,”蒋教授马上抢着说。
此时的他,哪有冯一平找上门去的时候,老子的技术独步天下,而且影响深远,关系重大的那股傲劲?
“我听说,蒋教授的项目,还没有启动?”布坎南笑着说。
自从核实了布坎南的身份,蒋教授现在,哪还敢拿着跟冯一平说的那一套什么进展顺利,增资的说法来糊弄?
老老实实的说,“是的,但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就绪,包括生产工艺和流程,也都经过周密和科学的设计,只等资金一到位,马上就可以投入生产,”
布坎南却不接他的话茬,现在,应该是让这个教授,跟着自己的指挥棒转,“一平说,他很敬佩像蒋教授您这样的学者,他承诺,将来一定会建一个世界一流的实验室,费用上不封顶,”
…………
晚上,其实一直在关注这方面进展的冯一平,接到了布坎南电话,“冯,我总算是知道,你为什么会要求一定要取得控制权,”布坎南在电话里苦笑着说,“这个蒋教授,在商业方面的能力,和他科研方面的能力,简直不相上下,”
“结果怎么样?”冯一平笑着问。
“我还是先吊着他,不过我想,*不离十,用不了几天,这件事就会按你的意愿达成,”
“那我先谢谢你!”
“怎么,走路上捡到钱了吗?怎么笑得跟个偷到鸡的狐狸一样,”看着他挂了电话,还喜悠悠的样子,舒舒服服的,挺着个大肚子躺在沙发上的黄静萍笑着问。
“呵呵,类似吧,”冯一平贴到她的大肚子上听了一下,“咱们这个小家伙的老子,身家又会丰厚一些,”
其实,现在更叫他高兴的,不是即将达成的这一项投资,会带来多少收益,而是去年找上门去时,那牛哄哄得不行不行的蒋教授,现在温驯的低下了他高昂的头颅,这感觉,那真是,相当舒爽!(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