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潮刚开始的时候,不少到南方讨生活的人,回老家后,在跟人说话时,会刻意的带出一些南方口音出来,同样,那些在西方发达国家呆过一阵的人,回国后,不管发音准不准,不少也会在一句话里夹上几个英文单词……。
在这些表象后面,是对发达地区的热爱,以及一定程度上,对自己不那么发达的老家的嫌弃。
其实,这种事也是人之常情,大家都是凡人,就跟我们后来在朋友圈各种晒没什么区别——当然,要把握好一个度。
但对崔云凌这样,第一批出国,在美国一度混到了中产中的高产阶级的人来说,对老家和曾经的祖国,现在虽然有些变化,不过跟他的新家和新祖国相比,真的不值一提。
客观的说,01、02年的中国,虽然保持了多年的高增长,但我们的gdp总量,跟美国相比,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在他看来,国内的互联网公司,都是一些留学归国的人,在复制美国同类公司曾经走过的道路,根本谈不上创新。
因此,即使自己是一个事实上已经破产的人,回到国内以后,他理所当然的抱有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
冯一平、金翎对他说的那些规划和设想,在他看来,都是非常小儿科和初级的东西,和自己原来工作中所做的,没什么两样——只不过现在做的地方不同,是在中国,而不是美国。
不过,一心想着钱的他,还是有一点佩服冯一平和金翎的眼光,专业的汽车网站。目前在国内,确实是一个空白。
在美国的时候,他还非常庆幸有找到了一个高收入又体面的工作。但回国不久,发现了这一状况以后。对拉他出苦海的嘉盛和金翎,他再无一点的感激,他觉得自己应该把握这个难得的机遇,为什么要帮别人做,而不是自己做呢?
至于资金,他不得不承认,虽然整体国力和美国相差甚远,但这几年。国内很是冒出了一大批有钱人,所以他认为,以自己的资历和背景,应该不愁拉不到资金。
确实,当他放下架子,联系了一些多年不曾联系过的朋友之后,经他们介绍,还真接触到了不少有意的有钱人,当时的他,觉得自立门户就在眼前。他这样的人,一得意,难免有些忘形。所以被刘丹丹听到了他的打算。
但是,改革开放后这些第一批富起来的人,对互联网,并不像他们的后代那么热衷。
和不少人接触过过后,崔云凌才发现,真正有意的人,其实并没有几个,互联网是个烧钱的行业,这是最近大家的共识。而且在这一两年,只要手里有钱。赚钱的机会很多,所以到最后。还有意跟他保持接触,正在考虑的,只有一家,也就是他刚刚联系的这一家。
“那是,崔总你的能力,自然没话说,”李益强笑着,其实心里有些腻歪,“今天这么急找我,是为什么事?”
“二位王总先看看这个,”崔云凌把复制下来的邮件,展示给那两父子。
“这些都是什么人?”看着上面的那些英文的公司名,李益强问。
旁边的李方成看了一下,只认出红杉来,其实这已经不错,跟风投打交道的人,并不多,“这些都是风投?”他在老爸的耳边解释了一下。
这些都不知道,崔云凌有些鄙夷,“是,有风投,也有投行,这几天,会密集的来嘉盛考察,”
“原来如此,能被这么多公司看中,崔总果然名不虚传,”
“其实现在的时机也非常好,”崔云凌难得的谦虚了一句,“王总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你做得不错呗,”李方成招了招手,“服务员,来杯卡布奇诺,”
对这个有些咄咄逼人的崔云凌,他同样有些不爽,但是,别人就是一家网站的ceo,而且还是一个不错的网站。
“我当然不是这个意思,”崔云凌解释了一下,“按我的理解,这是嘉盛要启动汽车网上市的标志,而且是在美国上市,他们请这么多公司过来,就是在为上市铺路,”
“上市?”这个说法,成功的引起了李益强的兴趣,别说是在美国,就是在国内能有一家上市公司,自己这一生,也算能划上个完美的句号。
然而,对他来说,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不是所有的公司,都能像一些国企一样,比如清华的紫光,成立几个月后就能上市
“所以,时不我待,这近一年的接触,我觉得王总您,对,还有小王总,都是想做事的人,我非常期待和两位的合作,但是,我现在时间很紧,这个机会也很难得,两位如果还下不了决断,我只能找其它的人合作,一直联系我的人也不少,”见李益强动心,崔云凌轻松了下来,有滋有味的喝了一口在他看来,并不地道的咖啡。
“啧,什么东西?”李方成把喝进嘴里的一口咖啡吐到小碟上,“服务员,再加一块糖,”
刚刚还觉得占据了主动权的崔云凌,脸色有点不好,怎么敢当面这样说我?
后来见是李方成嫌咖啡不好喝,眼里的不屑,一闪而过,这些年轻人,真是!
“崔总别在意,老实说吧,这些东西,我也不大喝得惯,”李益强说。
“不好意思,以后我们换地方,只是对现在这么好的机会,两位如果还下不了决心,那我也没时间耽误,”崔云凌的谈判风格,就和他现在的祖国一样蛮横。
求人投资这么个态度,老子能忍,儿子忍不了,“得了吧崔总,我们明人不说暗话,有些事你清楚,我们也清楚,现在除了我爸和我,还有谁会对你的主意感兴趣?”
这就是所谓的乱拳打死老师傅。
崔云凌的脸马上涨成猪肝色,他看向李益强,那个老家伙低着头,笑眯眯的用匙子搅着咖啡……。(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