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之农门娇女 > 第1067章 初级教育制度

重生之农门娇女 第1067章 初级教育制度

作者:花柒迟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0 14:32:50 来源:小说旗

随着家里的路修的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长,路旁附近村庄也都建了小学,粗略统计算算,足有三十几座了。

今年的计划里还要在京都附近多建几座,这般算下来,年底时候,怕是要炸裂成百十座。

虽然林家只建个屋舍,提供米粮,教书的先生也是极容易寻找,但这么多小学,若是不管理,也怕出乱子。

林老爷子和娇娇想了很久,最后都认为一个人可以胜任,那就是姚长鸣。

说起姚长鸣也是可怜人,这辈子都活在姚老先生的光环里,即便再饱读诗书,才学满腹,也不能踩着父亲上位啊。更何况他还有个很明显的缺点,耳根子软,决断能力太差。

这样的人若是居于朝堂,或者掌管一方,恐怕不成,但掌管小学,主抓孩子的初级教育,却是最适合不过了。

就是先前在北茅,六七座小学堂一直是姚长鸣在打理,从未出错。

林老爷子和娇娇拎了果子,还有两包好茶叶,一起去排房那边窜门儿。

春初天气好,姚老先生读书累了,正在院子里打太极拳,一身青色的宽松衣衫,随着春风吹拂,衣袖在动,长眉和胡须也在动,远远望着,飘飘然,很有几分仙风道骨的姿态。

姚长鸣开了窗子,戴着老花镜,在写着什么,偶尔抬头就见到了院门外的老爷子和娇娇。

他赶紧放下笔,迎了出来。

姚老先生很快也收了势,笑眯眯说道,“昨日泰来走得时候,还说怕我闲着无趣,你们祖孙俩今日就来了,可是得了泰来的嘱咐?”

“没有啊,姚爷爷,我们过来是有正事呢。”

娇娇扶了老爷子进屋,赶紧又倒了热茶给他,生怕老爷子出汗,不小心染了风寒。

虽然她隔三差五就会往老爷子汤水里掺玉髓,但玉髓只能补亏,却不能救命。老爷子到底年岁太大了,还是要多注意一些。

很快,老先生,老爷子和姚长鸣手里都捧上了热茶,面前也摆上了绵软好克化的点心。

娇娇又拿了小刀削果皮,姚老先生倒是罢了,姚长鸣却是感慨,心里滋味很是复杂。自家闺女心心念念就是嫁给夜岚,又百般看不起叫娇娇这个农女出身的郡主。

但摸着良心说,自家闺女无论是容貌,性情,还是这份讨喜的本事都不如娇娇太多了。

不等他感慨完,娇娇就说话了,“姚爷爷,我们今日来是请大先生出山的。今年家里还打算在京都附近多修几座小学,加上几条水泥路沿途修建好的,足有三十几座了,总要统一管理,否则出了什么问题,就是好事变坏事了。”

姚老先生笑着接过一块苹果,咬一口,感受着果汁的清甜,就笑的眯了眼,“这是好事,长鸣原本在北茅就管着学堂,如今不过是多几座,多费心罢了,不算难事。”

姚长鸣也是听得欢喜,在北茅虽然忙碌,但每日都是忙的浑身是力气,如今闲着读书练字,他倒是总觉得那里不对劲。

“好啊,既然国公爷信任,我就出面帮忙打理一下。”

林老爷子笑的爽朗,应道,“那就多谢大先生援手了,说起来这活计可不轻松,以后小学越建越多,跨越的地域也越来越多,总要费心费力。大先生可要辛苦了!”

“不辛苦,小学堂虽然不起眼,但却是开启大越民智的基础,孩子们读书识字,将来即便不能科考,总比旁人更明事理。三五十年后,大越百姓都是能写会算,许是再无做坏事之人,大越何愁不强盛啊。”

“正是这么个道理,”姚老先生也是点头附和,“传统的启蒙多半重道理,不重实用。林家小学是道理和实用并重,最是适合不过了。”

林老爷子被夸赞,自然欢喜,笑道,“娇娇这两日为此可是想了不少主意,大先生听听,可是得用?”

娇娇刚洗了手,取出挎包里的一本册子递给了姚长鸣。

册子上记录了所有的小学和学生数目,还有先生人数,没有耗费的钱粮之类,简单明了。

“大先生,我觉得这些小学管理太松散,不如立个规矩。比如学生入学的年岁,资质都要严格考察,学堂不是给百姓养孩子带孩子的地方,是教书育人的地方。生源这里严格把关,之后的教导也事半功倍。

另外教书的先生,也要考核上岗,编入编制。凡是在编制内的,薪资和待遇也不尽相同,教书的年限,教学水平都要加以区分。当然教学年限长,教导出色的先生,薪资肯定高,各项待遇最好。而不用心教导,或者品行出了大错的先生,也会被开除出学堂。

这一切都要立下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切照着规矩行事,当真有事时候也可以酌情处置,这般,才能保证开启民智这条路,长久走下去。您说呢?”

“这是当然!”姚长鸣不知为何有些兴奋,起身回了自己的屋子,拿了几页纸过来,“说来也巧,这几日我闲着无事,也在琢磨这事。原本是要寄回北茅的,就是惦记北茅几个学堂没了我监督,万一乱起来,坏了孩子们的根基。”

“这可是巧了,娇娇算是找对人了。”老爷子笑着同老先生邀约,“让大先生同娇娇说吧,老哥可要随我一起出去走走。这几日就要开始建学院了,娇娇给您安排了一个小楼,就在山顶儿,可以一览整个学院,风景极好。”

“好啊,出去走走。春光正好,我也晒晒这把老骨头。”

姚老先生欣然应下,两位老人家就这么走了。

留下姚长鸣同娇娇也是热烈讨论起来,娇娇有现代社会整个教育系统的经验做基础,姚长鸣则是长在大越第一书香门第,太学,弘文馆,国子监,四大书院都熟悉,也算是立足本土的“教育家”。

两人结合各自所长,累得口干舌燥,到底琢磨出一套适合大越的小学教育制度。

姚长鸣合上书册,挺直脊背,意气风发的说道,“明日就张贴告示,也要通知北茅和各地,宁可给孩子们放假十日半月,也要先把先生考核完成。后勤方面也要把规矩传下去,家里的初衷很好,若是被坏人钻了空子,坑了孩子不说,也污了家里的名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