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之农门娇女 > 第1125章 亲民的诀窍

重生之农门娇女 第1125章 亲民的诀窍

作者:花柒迟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0 14:32:50 来源:小说旗

林家今日的午饭吃的有些晚,一是等着进城的林佳,二是娇娇折腾的嫩玉米饼,实在有些费功夫。

田里掰回的玉米棒子,要把玉米粒一个个搓下来,然后清洗一下玉米须子,再扔进小小的石磨,磨成玉米浆,最后才能加一点点面粉定型。玉米叶子扑满笼屉,然后蒸熟。

为了避免小鱼和果冻儿被养的娇气,他们也被安排剥玉米粒。小孩子手小,没有多少力气,自然不容易,天气又热,两个孩子都是小脸通红,额头一层汗珠子。

董氏和冯氏都看得心疼,但谁也没拦着。

很快,第一锅玉米饼就出锅了,夏蝉用托盘捡了,端到廊檐下,老老少少各拿了一个吃着,都是眉开眼笑。

老玉米自然有种成熟的香气,但嫩玉米却是软糯清甜,滋味更特别。

特别是董氏和老爷子这样上了年纪的,吃起来不费牙口,自然更是喜欢。

“唔,这玉米饼子真是香甜,就是太费粮食了。这些玉米棒子长成了,最少能打一簸箕好粮食。”

老爷子稀罕庄稼,边吃边心疼,惹得老太太嗔怪瞪他,“你若是心疼,就少吃点儿。我不心疼,都留着给我吃。”

“嘿嘿,那可不行,都做好了,不吃就对不起孩子们的心了。”

老爷子笑着又拿起一个,惹得众人也是笑个不停。

林佳从外边回来,一迈进院子,就见家里人坐在廊檐下说笑吃喝,心里欢喜,立刻就笑开了脸,嚷道,“奶奶,我回来了!是不是嫩玉米饼子蒸好了,我也要吃。”

“佳哥儿回来了,去洗洗手,灶间还蒸着呢,不会短了你的。”

董氏招呼孙儿去洗漱,这是先前瘟疫时候,家里人养成的习惯,外边回来,一定要洗漱换衣衫才能凑在一起,生怕沾染了什么不好的东西,把孩子都连累了。

丫鬟们见主子都聚齐了,也是张罗着摆饭桌儿,待得林佳喜好过来,饭菜已经齐全了。

众人说起城里之事,一边吃着饭菜,喂着孩子,很是热闹温馨。

冯氏突然想起一事,就问道,“娇娇,清雅是不是快成亲了?”

“是啊,娘,日子定在后日,这两日肯定在路上呢。”

娇娇应了一句,“昨天路上碰见包老夫人,我们还说了两句闲话儿。包老夫人同韩家有了走动,后日定然要去喝喜酒的。”

“那就好,咱们同韩家没有过往,突然上门,怕韩家不喜。但等清雅回门之后,你倒是能带点儿东西,请包老夫人引荐,一起上门去看看她。当初温雅可是托付我们照料,清雅突然嫁为人家媳妇,心里不定多忐忑呢。”

冯氏嘱咐的很仔细,难得的细心周到。娇娇听得笑起来,应道,“好,我知道了,娘,您这么疼清雅,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您嫁闺女呢。”

冯氏嗔怪瞪了闺女,“真是我闺女,我可舍不得嫁这么远儿。就是你和岚哥儿,左右庄子和府邸住着,我还想起就就觉得心里堵呢。”

众人都是听得笑起来,天下这么护短的丈母娘,除了冯氏,旁人都是多又不及啊。

说起夜岚,自然要说起内岛那边的战事。

老爷子惦记,就问道,“岚哥儿那边一切顺当吗?”

娇娇皱了皱眉头,应道,“估计正是紧张的时候,我也好几日没消息了。”

“这是正常的,战场上一刻钟都不能放松警惕。哪像家里这么清闲,你多盯着些,需要家里帮忙就尽管说。”

“好,爷爷,我知道了。”

娇娇不愿意家里人担心,就改了话头儿,“娘,清雅喜欢吃您做的松仁小肚,这几日有空闲,我们做几个,家里吃不说,到时候我给清雅带两个过去。”

“好,下午你剥松仁,正好明早猪舍那边要杀一头猪呢,肉都是新鲜的最好。”

冯氏立刻应了下来,半点儿不觉得麻烦。

虽然说书院已经基本都结尾了,但田里的活计却开始忙了,玉米要除草,封垄,青菜要搭架子,西瓜和香瓜要掐尖儿,就是稻田也要早晚放水。

所以,大灶间里吃饭的人依旧很多。

若说干力气活儿就这点儿好,白天再累,只要吃顿好的,油水大点儿,晚上实实在在闷一觉,早起就神清气爽了。

林家都不是小气的,大灶间几乎五六日就要吃进去一头猪。好在去年冬日又抓了一批小猪,杀了年猪之后,这批小猪如今也涨过了二百斤。而三月份时候又有小猪仔入圈,如此三个月一批,保证粮囤村上下都吃的红光满面。

鸡舍那边倒是好一些,每年孵化一批鸡雏,两年淘汰一批母鸡,平日不缺鸡蛋吃,淘汰的母鸡还可以分到各家炖汤,或者干脆卖到城里去。

对于家境平常的百姓来说,鸡是家里的油盐日用,猪就是一年难得的大进项。

林家的蛋鸡和肥猪养的如此之好,自然也被所有人羡慕。渐渐口耳相传,几乎京都周边都知道肥猪吃熟食肥的快,母鸡吃蚯蚓下蛋多。

而最重要的是,鸡舍猪舍要拾掇干净,这样鸡和猪才不生病。

很多时候,京都里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林家一直很得百姓的敬重。其实百姓都是很辛勤朴实的,他们不会吝惜力气,不会偷懒,只要你教给他们如何做。

林家教给他们如何喂鸡,如何养猪,如何种玉米,如何插稻秧,他们可以吃到鸡蛋,卖猪得银子,收粮食填饱肚子。

最重要的是家里的孩子进学堂读书,学了写算就改变了必须土里刨食的命运,可以去城里做伙计,做账房,甚至做点儿小买卖。这间接改变的是全家人的命运!

这比给他们每家发几两银子要高明又贴心很多,毕竟银子有花完的时候,但赚钱的法子,却可以让全家人一直赚钱,日子也肯定会越来越好。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这个道理。

不说,林家这里如何忙碌,只说曲清雅在一个烈日炎炎的夏日嫁进了韩家门,成了韩二公子的妻子。

从家中娇宠的小女儿,变成韩家的儿媳,伺候婆婆,友爱妯娌,真是完全不同的日子。

韩家老爷子是大理寺的五品大理寺副卿,除了半月一次的特大朝会是不需要上朝的。

老爷子为人正派,耿直,平日几乎不会同家里儿媳说话,有事也是通过夫人传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