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之农门娇女 > 第1229章 秋收

重生之农门娇女 第1229章 秋收

作者:花柒迟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0 14:32:50 来源:小说旗

村里的老少爷们儿眼见田里的金米咧着嘴,露出金灿灿一片,稻田里,更是稻浪一阵阵。

西瓜和香瓜已经要罢园了,剩了一些小的半生瓜球,被村里的淘气小子们摘了,抱在村口大树的石头上磕碎,吃的是汁水淋漓。

葡萄田里,一架架葡萄却长得正好的时候,绿的晶莹,紫的深邃,真是看着就想口水。

林家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送礼,交好的人家都得了一筐带着露珠的新鲜葡萄。就是小学堂和学院里也分了一些,争取人人都甜甜嘴巴。

蔬菜田里的菜蔬也被吃的差不多了,只留了萝卜白菜,但勤劳聪明的妇人们依旧把小的豆角辣椒之类摘下来,或炒了腌进酱油,或扔进酱缸,冬日里拿出来,切碎炒点儿肉末,也是下粥的好东西。

男人吃了晚饭,闲着无事,就开始磨镰刀。

粮囤村里,第一个准备被收割的是土豆田。宋大人从春日盯到秋,这几日,每日都恨不得蹲在田里吃住了,就等着看土豆的收成呢。

他是个一心扑在农事上的好官,眼睛也毒辣,怎么都觉得土豆的产量会比地瓜和金米更高…

林大海夫妻写给林平的信,被夜岚加在送到海州的官文里,四百里加急,七八日后也到了林平的手里。

他看了信,什么都没说,寻了个海边无人的礁石,默默喝了半晚的酒…

知耻而后勇,错了就是错了,如今这个样子,已经是家里为他能做到的最好程度了。

他不怪家里,只怪自己。海女有了孩子,有家里庇护,就是家里在替他赎罪…

没人知道,这一晚他是不是哭了,只有汹涌想要拍碎礁石的浪花知道。

天亮时候,他砸了手里的酒坛子,转身跳下礁石,沙滩下留下一串长长脚印…

粮囤村里,下了两日的秋雨,天气就有些寒凉了。

好不容易出了大太阳晒了一日,老爷子就下令,正式开始秋收了。

小学堂里放了秋收假,就是学院里的学子都被要求放下了所有的学习和研究,换上宽松的练武服,一百多人组成一个大队,加入了抢秋的行列。

无论是林大海父子,还是村人们,对这些学子都下意识多几分照顾。

于是,最简单的土豆田就被分派给了前进学子们。

土豆秧要先割下来,运到地头儿堆起,等待晒干,冬日也是烧炕或者做饭的好柴火。

待得地里干净了,驯服的老马就会被套上犁杖,深翻垄台儿。然后,一个个碗口大的土豆就那么得意洋洋的出现在世人的目光里。

学子们都是第一次见,忍不住蹲下抱了几个,嚷道,“快看,这就是土豆啊,真是太大了。不知道味道好不好?”

“这东西说是能炖能煮,味道特别好,不知道能不能送书院几筐,给咱们尝尝?”

有人促狭,拿起一个就要往嘴里送。结果一边的宋大人却是欢喜的手舞足蹈,半哭半笑的跪在地里,也不知道冲着哪里磕头,“老天爷保佑,大越又出神物了。呜呜,百姓再也不怕挨饿了!”

学子们都是被惊到了,倒是老爷子和林大海父子正好走过来,就赶紧扶了他起来,低声劝慰道,“宋大人,不要如此,这土豆不过是个菜蔬,不值当这般。若是被朝堂知道了,怕是又觉得大人大惊小怪。”

林保也是笑道,“是啊,大人,这土豆可是贱物,不如金米和地瓜能顶粮食。”

这话倒是提醒了宋大人,他赶紧抹了脸,立刻改了口,“是啊,我就是瞧着太高兴了。有了这土豆,以后百姓冬日又多了一种菜蔬了。”

其实,他心里清楚的很,土豆绝对比地瓜产量高,也绝对能顶粮食吃,但有了金米和地瓜的前车之鉴,他死活不能把土豆也送去朝堂,万一再被那些利欲熏心之辈囤积藏匿起来,百姓又要饿上几年,也不见得能拿到种子。

反倒是放在林家,最后受惠的肯定是百姓。

果然,老爷子开口就道,“过几日大山就要回来,先让他拉一半回去,明春做种子,福来县明年就是土豆大县了。秋日粉坊开起来,眼见一个县的百姓日子就更好过了。”

说罢,他瞧着学子们都是满脸好奇,就又道,“大伙儿手下加快一点儿,土豆都要赶紧捡起来装袋子,否则晒青了就会变辣,特别难吃。等晚上就送几筐去学院食堂,做几个新鲜菜给你们尝尝。”

“好啊,谢老太爷!”

学子们如愿了,手下也就加快了。

丰收总是喜悦的,虽然没有尝过味道。但不过一丈远就能捡一大筐土豆,还是让所有人都眉开眼笑,欢喜这土豆的产量真是高。

另一边,金米田地里,金米棒子被掰了下来,一筐筐送回村里的打谷场上,堆得小山一样,老人孩子们就拿着小板凳,围了小山坐着,一边说闲话儿,一边把金米叶子剥去,很快,小山就小了,在他们身后又慢慢起来一座金山。

当然,最受欢迎的还是地瓜田了,即便没有蒸熟,刚出土的地瓜在衣襟上蹭蹭,咬上一口,也是甜兮兮,惹孩子们都要偷偷吃几口,被大人发现就笑的露出小豁牙儿。

这般忙碌了整整半个月,所有的粮食和菜蔬都被收了回来。林家有国公的爵位,不用交粮税,但老爷子还是又跑了一趟皇宫,送了两车金灿灿的金米棒子,两车土豆,两车地瓜,以便明德帝和皇宫里的妃子皇子皇女们吃个新鲜。

其实即便再金贵的东西,作为大越的皇帝,想吃多少自然就有多少。

但难得是这份心,村里下了什么土产,第一个就想着明德帝。

谁也不能说林家谄媚,阿谀奉承,只能佩服这份心,难怪皇上圣眷深厚,放谁身上,被这般敬重,心里也是舒坦啊。

连同六车土产送到宫里的,还有各种食谱菜谱,御膳房可是欢喜坏了,琢磨了几日,明德帝留阁老和重臣们用膳的时候,新菜就端上了桌子,不必说,得到了一致好评。

有人还想打土豆的主意,结果林大山早就上了奏折,明年土豆就要在福来县推广,成为福来县恢复民生的一个重要举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