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之农门娇女 > 第1750章 对比见高低

重生之农门娇女 第1750章 对比见高低

作者:花柒迟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0 14:32:50 来源:小说旗

可以说国库空空,最新一笔的税银和粮食,就指望湖州等地第一季粮食丰收。

结果,湖州受灾,不但需要救助,国库也等不到税银了。

这可真是雪上加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谁若是接了赈灾的差事,简直就是自讨苦吃。不但要受苦受罪,最后兴许朝堂埋怨能力不够,百姓埋怨不顾大伙儿死活,老鼠进了风箱,两头不讨好。

但如今林家主动接了这个差事,众人松了一口气,同时,心里又免不得有些酸溜溜。

林家别的不成,子孙倒是多,随便几个过去也能支使得开。而且林家不是最会邀买人心吗,这次又是林家的女儿带来的灾祸,林家不去收拾烂摊子,谁去?

这么想着,众人居然都是心安理得起来。

明德帝坐在龙椅之上,看着下边的文武百官,就如同后世老师站在讲桌儿后盯着下边上课的学生一般,众人的小心思,哪里能逃过他的眼睛。

于是,他也越发心凉。

满朝文武平日都嚷着如何忠心,如今看看,居然都顶不过一个林家。

他待林家亲厚一些,就有人私下里说他被林家蛊惑了。

若是他们各个都像林家一般,时刻为他分忧,他也愿意待他们亲厚啊。

可惜,不过是一群,趋利避害之徒罢了。

明德帝想明白了,这脸色也就黑的厉害,开口命令道,

“几位阁老,林安林大山包教授随朕到勤政殿。”

说罢,他起身就走了。

万全冷冷一笑,甩了甩拂尘,高喊,“退朝!”

几位阁老和林家三人都是随着万全走了,留下满朝文武互相看看,都是有些心虚,摸了摸鼻子。

倒是也有几个问心无愧,比如崔召,背着手嘲讽道,“趋利避害,各位大人真是厉害,厉害啊!”

那几位请求把太子妃送去祈福的老臣,统统红了脸,厚着脸皮装作没有听到罢了。

林家这几日的准备可不是白做的,勤政殿里,林安和林大山,还有包教授,一人拿出一本奏折。

林安说的是赈灾的流程,包括隔离救治,净化水源等等。林大山则是以工代赈,发放地瓜种,尽快帮助百姓完成自给自足,重建县城等。

包教授则是学子出行的安排,各科系分工协作,需要用到的一切机械等等。

明德帝和阁老们看的仔细,不懂就问,林安等人负责解答。

待得全部看完,已经是一个时辰后了。

明德帝和几个阁老从来不知道救灾还可以如此计划周详,在他们看来,或者之前多年的经验,不过是派了官员带了银子和粮食下去,保证百姓不饿死就行了。过个三五年,逃难的百姓返回,自然也就慢慢恢复了。

如今才知道,救灾,安抚,重建,若是操作得当,短短几个月就能让百姓重新开始生活。说不定明年就可以交粮税了,不必免三年。

明德帝对林家的出人意料,已经有些习惯了。但几个阁老望向林安的目光里,却有种前浪被后浪拍到在沙滩上的感慨。

不必说,林安是一定要被派去南边救灾了。因为这计划 只有最熟悉的人才能执行,其中需要学院学子配合的部分,也只有林家人这个学院实际的供给者才能指挥自如。

当然,最重要的,灾后重建,需要的地瓜种,玉米种子也都需要林家提供。

认真说起来,林家在用尽一切,只为了力挽狂澜,保证任何一滴污水都不要沾到太子妃身上。

听说过,也看到过,林家如何娇宠太子妃这个孙女。但这么一次又一次,林家总是在刷新众人的认知。

太子妃到底是个多好的女子,值得太子为她空悬整个后宫,值得林家为她倾尽所有…

众人心里再如何嘀咕,也不能拿到明面上说,商量的都是再派一个年长稳重的臣子,同林安一起南下。

林安虽然计划稳妥,但毕竟年岁太轻,有个年长经验足的臣子压阵,也算是互补。

有阁老提议唐风,但立刻被反对,因为唐家几乎是和林家穿一条裤子的,林家救灾是一个,找寻证据线索为太子妃洗清污名也是极重要的。万一到时候统一口径,做了伪证,朝堂根本不知道。

最后,定了一个吏部侍郎郭平,这侍郎从来不站队,算是忠心的皇党,平日也算行事正直,若是他过去南边赈灾,只要为了百姓好,他不会给林安拖后腿,但林安想要买通他造假,也不容易。

如此,朝堂第一次如此迅速的决定了一件大事。

圣旨很快就下了,学院学子南下赈灾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消息传到学院,学院就彻底沸腾了。

毕竟还是学子们私下在议论,暗暗准备,如今却是有了朝堂和皇上支持。

不只是学子,甚至有些小管事和丫鬟等人,也是动心想要跟随去湖州。

因为他们小时候逃难过来之前,就是湖州人。在林家这么多年,几乎都成家立业了,有自己的差事,日子过得富足顺遂,但偶尔想起家乡,还是惦记。

如今家乡再次遭难,主家要派人去赈灾,他们想故地重游不说,这么多年学了不少本事,也想尽一份绵薄之力。

学子们纷纷去找姚长路报名,眼见小厮和管事们也跟着参合,孙举人又单独列了名单,想着最后送去林家决定。

这些小厮管事们还好,就算拖家带口,也都在村里,没什么后顾之忧。

但学子们可不成了,家里离得远,或者无父无母的,自然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可家里就在京都的,就不那么自在了。

很多家长听说,都是坐了马车聚集在村口,想着见见儿子,劝说几句,别让孩子脑子一冲动就去了南边。到时候有个好歹,可是没地方吃后悔药去。

学院也不是监牢,这时候当然要放学子出去。

于是,村口的各个马车里,几乎都是吵吵闹闹。

学院除了教授学子们高超的技艺,更多的是培养他们独立自主,勇于开创的思想。

这一次,地震洪水瘟疫,三种不同的灾难叠加在一起,别说以前,怕是以后多少年都不容易见到。

这是绝好的实习机会,一展他们所学,也为他们以后的研究方向提供思路。

毕竟,任何研究,任何创新,都离不开民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