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之农门娇女 > 第1885章 达者为师

重生之农门娇女 第1885章 达者为师

作者:花柒迟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0 14:32:50 来源:小说旗

为此,姚老先生特意把林安请了过去,亲自道谢。即便林安说明此事大半为了累积福德,为了娇娇,老先生依旧谢意不减。

姚家不出仕,先前第一书香门第的威名也被打压的没了光彩,以后多年想要依旧保证门庭不衰,不依靠作为皇上的外孙,是件很困难的事。

但林安轻易就帮着解决了,基础教育,开启民智,对于大越千秋万代来说,是件最琐碎也最得民心之事。

姚家坚持下去,就能一点点把失去的清名补起来。

百年后,帝王无论换谁做,姚家依旧是大越文坛最高的那块丰碑。

姚老先生倒不是好名声,实在是害怕对不住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姚家险些在他手上灭门,如今他能眼看着重建,是最好不过的。

林安是个麻利的,交了差事就专心带了姚永等人琢磨怎么写奏折,至于湖州赈灾之事,自有董大人和刘大人。

董大人和刘大人心里清楚,林安是不愿争功,主动把好处让给他们。

两人心里感激,毕竟这次赈灾,林安和学院的学子们是绝对主力。而他们不托后悔,就已经是尽力了。

两人也不是不想要功劳,但想想新皇的行事风格,于是,第三日的大朝会上,两人奏报的时候,齐齐说了实话,把林安和学院学子夸了个天花乱坠。

果然,新皇没有责怪他们能力不足,反倒赞了他们辛苦,在众人退缩之时,赶赴湖州赈灾,所以,没人升了一级,已做奖赏。

朝臣们看的眼红,也暗自琢磨着收起以前那一套做官的谄媚逢迎,准备走务实路线了。

新皇却是不理会他们,又直接下了圣旨。原本前进学院挂了皇家学院的牌子,如今直接划到皇后名下,皇后以后就是学院的第一任院长,副院长为姚长路,督学为姚老先生。

因为姚家不入仕,所以三个职位是独立于朝堂之外,一切俸禄都比照一品大员。另外学院学子可申请在六部实习,从七品开始,经过考核,决定去留。

皇后和姚老先生父子掌管学院,这命令,朝堂上无人反对,毕竟学院那么重要的地方,给旁人也是不放心,外加也不熟悉啊。

但这后一条,学院学子可在六部实习,而且是从七品待遇,最后兴许还能留在六部,这就有些离奇了。

立刻有老臣出面反对,“皇上,科考择贤入仕,这是坚持了千百年的传统,这般被打破,恐怕后患无穷。人人都不愿再读书,专心奇技淫巧,以后大越文道崩坏,岂不后悔?”

也有人帮腔,出列说道,“是啊,皇上,每科状元也不过从七品翰林开始入仕,却要经过寒窗苦读十几年。而学院的学子们不过学了三年,就可同状元起点一般,长此以往,谁还愿意读书做学问?”

但也有人支持,比如农林司的宋大人,“这话不能这么说,就看我这农林司,每次大考过后,都会分来几个蠢蛋,除了溜须拍马,谄媚奉承,就会吊书袋,让他们下田去做记录,差点儿毁了我精心培育的杂交稻苗,简直是蠢不可及。

学院的农科学子,都是喜爱种庄稼,又专门了学了三年。别说给我打下手,就是我还得时时请教!

达者为师,英雄不论出处!

凭什么学院学子就不能超过科考的书呆子啊!”

宋大人一向是纯臣,有什么说什么,只专心他的庄稼,新种子和试验田,旁的什么也不管。很多时候让人想要攻击他,都找不到把柄,最后就把他当做一块又臭又硬的时候遗忘了。

没想到今日这臭石头跳起来砸人,居然还挺疼!

朝臣一时都被堵了话头儿,很是不甘心。

幸好,新皇“适时”调解道,“既然此事,众议难决,不如这般,学院学子依旧可以入六部实习,从七品,考核后可留下任职。但品级六级封顶,不可逾越。如何?”

六品,连个郎中都混不上,也就是说学院学子再能耐,即便留在六部,也不过是做一辈子小吏。

众人不愿意增加竞争对手,但可是愿意多一批专业能力强的手下。毕竟他们差事办的越好,最后功劳都是他们这些上司的。

再说了,新皇愿意让了一步,已经是很难得之事了。他们再反对,就是蹬鼻子上脸,不定谁就要倒霉了。

所以,众人赶紧一致应声,这事就算过去了。

林安这会儿,也出列上了奏折,其实说是奏折,却是改了格式,简单明了很多,有些类似后世的企划案了。

家里老爷子发话了,山神庙由家里出钱筹建。义诊可以做学院和医学院那边的实习机会,药材之类林家也可以采买。

但林家的一百多座小学堂,这次要一并交给朝堂。一来,开启民智,本来就是国家的职责,二来林安同姚永等人,特别是姚家打算以此为阶梯,重建姚家的威望。

这就是林家最好的抽身机会了!

而林安和姚永有了这一百多座学堂做基础和先例,也更好开张工作。

林安受娇娇影响,融入了很多现代的想法,姚永自小读书,也是学识极好,再有姚长鸣管理小学堂多少年的经验,这份奏折写的极好。

新皇看完,直接吩咐林安诵读给文武百官听。有人听明白了,有人听得糊涂,但却都明白一个意思。新皇打算建很多学堂,让百姓的孩子都读书认字,就算不能科考,也总要能写会算,谋求个养家糊口的正路。

就是百姓只要想学写算,白日劳作,晚上也可以到学堂去读扫盲班儿。

朝堂上,有一个算一个,几乎都是苦读十几年才踏上仕途,又爬了十几年才有今日的地位。

没人相信,百姓们学个写算,就能威胁到他们的地位。

也有人想到深远一些,开启民智,寒门必定要崛起的越来越多。世家和豪族想要再保持碾压之态,怕是会越来越难。但这话却是不能说,新皇可不是明德帝,方才关于前进学院,已经退让了一步,若是再逼迫新皇,后果绝对不可想象。

左右这奏折就算顺利进行,也要十年二十年,不急于一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