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之农门娇女 > 第277章 文抄公

重生之农门娇女 第277章 文抄公

作者:花柒迟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0 14:32:50 来源:小说旗

但是很快,娇娇就没了功夫锻炼厨艺了,实在是因为她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那就是…继续做文抄公啊!

府城那边的故事会已经开业了,一部《射雕英雄传》,如同预料中一般,红透了府城的半边天。就好似当初的北茅县一样,所有茶楼酒馆都受到了莫大的威胁。

别说茶客酒客们,蜂拥进了故事会,就是茶馆酒楼的掌柜伙计们也是一边愁眉苦脸,一边惦记着那个叫郭靖的笨小子,还有叫黄蓉的精灵古怪姑娘啊。

当然更多的人,喜欢的却是这个故事,简直是替安州量身定做。作为大越最北的府城,早些年可是没少被蛮**害,上数三代,家家户户都有人死在蛮人的刀下。

如今这个有爱有恨,有身世纠葛,最后却归于民族大义的故事,简直抓住了所有人心底最深的执念,也成了心头最有力的牵挂。

有消息灵通的人,免不得要打听故事会的背景。府尹老爷的儿子,安州第一衙内,自然是人人都认识,也是所有茶馆酒楼掌柜即便嫉妒的眼睛发红,也不敢动手脚的原因。

剩下方家也好说,府尹一家拐弯的亲家,北茅县也是有些名号的。

最后就是林家最让人好奇了,无名小卒,就像冬日突然冒出的一棵小草芽儿,分外弱小,又极度扎眼…

有人闲着无事,打探到底,最后又翻出林家在北茅县的那些新闻旧闻,于是众人更惊奇了。

但要说林家如何让他们忌惮,那就是笑话了。

农门小户而已,若不是受方家的提携,怕是府城在哪里都找不到。于是也就扔去脑后,不再关注了。

当然,也有少数知道内情的人,见到林大河很是客气。甚至还会玩笑着追问两句,“林掌柜,下一章故事什么时候开讲啊?满城老少都惦记得吃睡不香啊!”

林大河通常都会笑嘻嘻应道,“各位放心,家里那边的先生已经在加紧准备了,马上就开讲。故事这东西,虽然不算大学问,但也需要精心琢磨,毕竟各位都是满腹诗书,我们拿出来的故事,总不好贻笑大方啊。”

众人被捧得欢喜,也就把这话头儿揭过去了。

结果,林大河转过头就不断送消息给家里,催着故事的后续。

于是,娇娇就再次捡起了文抄公的重担。

连同林护等兄弟几个,饭后的娱乐时间也被收回了。兄妹七八个,趴在桌子上,一边吃零食一边写,痛快并痛苦着。

北茅县的故事会,为了不抢府城那边的风头,硬是落后了七八日才开始讲第一场。不必说,也是万人空巷。

冬日本就闲着无事,故事又是千好万好,谁兜里有个几文钱,不给孩子买糖葫芦,不泡茶馆,都要扔去故事会买门票,即便是站着,也要听个新鲜,喝几声彩。

学堂里的小子们,也是再次在父母的笑脸里捡起了他们的勤工俭学课业—抄故事。

每当有小子抱怨手腕疼,抱怨没空闲玩耍,都会被老爹和老娘一巴掌拍脑袋上,笑骂道,“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东西,抄几篇字就能卖几十文,简直比你爹做一日力气活儿都赚的多!你爹我要是会写字,不睡觉也要多抄几篇啊。你以为人人都能赚这份钱啊,你看那些林家后买来的丫头小子,想抄还不成呢,哪有你能学的字多啊!”

说完,他们又生怕打了儿子脑袋,把儿子打傻了,大蒲扇一般的巴掌赶紧小心替儿子揉揉。

小子们被教训,又被这般吹捧,自信心爆棚,还真就加快了速度。家里多赚了银子不说,就是故事会的忠实听众也多了几本手抄本可买。虽然字体实在是谈不上美观,却没一个人嫌弃,都是捧了大价钱求买。毕竟这手抄本传到外边去,直接翻上十倍都容易。

听说,已经有人把故事本子传到京都那边去了…

林家自然知道这些本子卖出去,兴许就要多培养一个竞争对手。

但一来,林家掌握了源头,外边的人再是模仿,也永远要跟在林家后边吃些残羹剩饭。二来,林家不卖本子,也是拦不住外传,何不大方一点儿,也留个好名声。

这点儿也是娇娇乐见其成的,大越不同于前世那般,娱乐手段多多,这里最有钱的富豪,也不过是赏花游玩,看戏听曲儿,偶尔有个蹴鞠之类的游戏,那都是权贵才能享受的。

而故事这东西,老少皆宜,不识字的也能听得懂,实在是个茶余饭后的最好消遣了。

林家权当为整个大越的百姓,做了件好事。

别的不说,就是如今,几个村子的小子们,在学堂里抄写了稿子,脑子里记得差不多。就会在县城里的故事会开讲之后,隔几日,又给家里人讲一讲。

这事儿,学堂里是鼓励的。只要讲故事的进度不要超过故事会,不抢了风头,不提前流传出去后续的章节。各家各户跟着听个新鲜,解解闷儿都好。最重要的是,这会锻炼小子们的表达能力。

即便是嘴巴最笨拙的孩子,被家里人众星捧月一样捧在炕头上,讲的又是他最爱的故事,几乎个个都会眉飞色舞,讲的是唾沫横飞。

没几日下来,他们的嘴皮子虽然赶不上说书先生,但是毕先前害羞老实的模样,可是强太多了。

特别是左邻右舍听了消息,特意聚过来,一起听故事的时候,连同孩子的家人也都兴奋欢喜起来,更是把孩子当了骄傲,越发支持。

当有人耐不住好奇,在孩子们讲完一章之后,催促继续的时候,孩子家里人就会说,“下一段城里故事会还没讲过呢,我家小子虽然知道,但可不好提前讲出来,万一大伙儿谁一高兴说漏了,可是影响故事会的生意。林家对咱们孩子像自家娃子一样照料,咱们没什么能力报答就算了,怎么也不能恩将仇报啊。”

这话一说出来,立刻就没人再催促了。

村里的孩子能选上京华堂读书,不知道多少人羡慕嫉妒的直叹气呢。毕竟孩子们的变化可是太大了,只要不瞎,谁都看得出来。

送去时候,还像小豆苗一样,大脑袋小细脖儿,面黄肌瘦的孩子,如今长得又高又壮,行事有礼又稳重,能写会算不说,就是打架也是一个顶俩儿,长得虎崽子似的。

谁提起来,不是卯足了劲儿,都盯着明年开学呢,到时候一定要自家娃子塞进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