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之农门娇女 > 第353章 想当然

重生之农门娇女 第353章 想当然

作者:花柒迟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0 14:32:50 来源:小说旗

于是,京华堂第一批学童毕业的日子,一早晨,太阳不等升起,林家的马车就到了石场的门前,悄无声息的接走了姚家父子…

对于父母来说,没什么比孩儿的前程更重要。特别是农人们,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汗珠子落地摔八瓣,这份辛苦简直说不出。但凡有一点儿可能,谁不盼着儿子能出人头地,甚至不必大富大贵,只要不是被锄头磨得满手老茧,不被太阳晒得后背掉层皮就好。

如今,一百多孩子,在京华堂里学了一年,终于到了学成的日子,终于可以养家糊口,帮忙挑起家里生计了。

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日子啊,别说孩子爹娘了,就是七大姑八大姨,都忍不住跑来一起凑个热闹啊。

甚至有些打算过几日考进来的学童,也被爹娘带着,提前过来看个究竟。

京华堂外,不等开门,已经是人山人海。

林大山站在门口同胡天明交代几句,鉴于今日人多,都放进学堂怕是有碍孩子们考试,所以,只放学童和两个家人进门,其余都要拦在门外。

胡天明应下,扫了屋子里陌生的姚先生父子一眼,把他们的样貌记在心里,这才匆匆下去安排。

姚老先生父子,这会儿正翻阅着林大山准备的试题,满脸的好奇和疑惑。

姚长鸣忍耐不住,见林大山恭敬垂手站在一边,就示意他坐下,然后问道,“大山,你这学堂里,教授的都是什么?怎么考试要考这些杂事?”

他手下正好拿着今日的文字题,拟定一个农人要买十亩田,契税多少,田价几何,要求学生写一张完整的契书。不但如此,另一题目是要求学生拟定以一个游子的身份,给家中父母写封平安信。甚至还有一题是两家邻居因为琐事打官司,学生要替其中一家书写状纸。

至于算学试题,林大山干脆就把家里的账册去了封面,抱了五十本出来,打算直接发下去,限定时间让学生们核对。

这些在林家和农人们看来,是再实用不过的本事了。但放在姚长鸣眼里,简直是误人子弟。读书习字,是为了明理,为了科考做官,为国为民。

林家这般,他就有些看不过眼,于是脸色也算不得好。

林大山想起城里那些先生和同窗,初始知道京华堂教授这些杂学的时候,也曾冷嘲热讽,好在后来学童们勤工俭学,算是让那些人见识了杂学的好处,这才慢慢少有说起。

如今,姚先生这样的大儒,居然也是如此。怪不得娇娇常说,大越要开启民智,是个任重而道远的事。

他心里如此感慨,脸上却是不肯露出半分,低头仔细解释道,“先生,我们北茅县这里田地不多,春日暖的晚,秋日下霜早,家家户户耕种一年,若是有七成收获,就已经很不错了。若是赶上颗粒无收的时候,一家人就要饿肚子半年有余。这样的情形,孩子们能够平安长大,就算很幸运了。至于读书识字,一百个孩子,也不见得有机会能送去私塾一个。就是读了私塾,能够一路考童生,秀才甚至举人,更是凤毛麟角。

我家老父亲见十里八乡的孩童,去市集卖鸡蛋都算不明白那么几文钱,就起意建了这个学堂。不盼着孩童们读圣贤书,研究经义,只想他们能写会算,以后能够替家人写信,涉及契约不被瞒骗,或者遇到不公之事,对簿公堂能够说明原委。若是家中支持做个小买卖,能够算明白进出银钱。如此而已,再无所求。

这般,孩童们将来可能不会成为大越栋梁,科考为官,但起码能写会算,明事懂礼,也足以养家糊口。

至于,有些孩童若是当真有天分,我们家中会继续再开设升学班,由学生继续教授,尝试科考。”

姚老先生同姚长鸣听得脸色从微恼转向羞愧,一时想要说什么,都不知道如何开口。

有时候,人就是容易犯这样的错误。自以为站在制高点,可以批判一切,却突然发现,原来是他们太过想当然,只会夸夸其谈,忘记设身处地了解一下实际情况。

林家的学堂就是如此,他们来自京都永隆,偌大的都城,几乎家家户户的孩童都在读书,都在准备科考。这让他们固化的脑子里,想当然的就以为,全天下的孩童也都要以科考为目的而读书。却忘了,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不用担心温饱,贫寒人家,能够养家糊口才是第一要务。

林家能够想到这一层,供给一百多孩童学习写算一年,就是为他们谋生多添了一份力量。务实,无私,又把世情看的通透,实在难得。

“唉,”姚老先生长叹一声,起身对着林大山一揖到底,“大山,方才是我们误会你了。你们林家,可敬之极!”

姚长鸣也是跟着行礼,同样道,“当真是我们太过想当然了。”

“哎呀,先生,使不得。”

林大山赶紧手忙脚乱把两人扶起,劝慰道,“先生们来自学风极盛的永隆,不熟识我们这里的民情也是应该。以后先生若是不嫌弃,还请多来我们学堂坐坐,若是学生有错处,还望先生不吝指教。”

姚老先生点头,应道,“即使你不说,我以后也要常来。圣人有言,三人行,必有吾师。今日若是不来,我怕是到闭眼一日还不明白,凡事易地而处,因材施教或者因境施为的道理。”

“先生言重了。”

知错就改,虚心受教,姚先生父子如此,也让林大山分外敬佩,方才心里那点儿不舒坦也就烟消云散了。

正这样的时候,娇娇在门外脆生生问道,“四叔,时辰到了,可以开考了。”

“好,这就来。”

林大山又同两位先生行礼,这才抱了试题和账册出去。

这般,书桌上就露出了《弟子规》和《三字经》两本书,姚老先生捡起来看了看,眼底的愧色更浓,扬起书本对儿子说道,“家中遭逢大变,我曾在夜不能寐的时候反省,不觉咱们姚家有何错处,所以也曾怨天尤人。但今日这小小的学堂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许我们平日自认为虚怀若谷,实际还是添了五分傲气。这份傲气遮了眼,很多事情未必就如同我们想的那般模样。

坐在云端,又怎么能明白众生的苦楚。跌落云端,融于俗世,对于我们姚家来说,也许是件好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